健康科普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天气逐渐变冷,气候干燥,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和细菌也开始“蠢蠢欲动”,为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让健康相伴每一天,下面和同学们分享一些秋冬常见的传染病类型以及预防方法。
流感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接触传播。一般潜伏期1~3天,突然出现高热、寒颤、头痛及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预防小妙招
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每日对个人卫生用具、餐具、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各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地面清扫勿使尘土飞扬。 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教室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
百日咳
预防小妙招
保持房间清洁、通风、阳光充足。天气好时,多行户外活动,分散其注意力,减少阵咳次数。 保证充足的睡眠,如夜间痉咳频繁,可酌情给服镇静剂。 食用易消化、富有营养、较粘稠的食物,少食多餐,吐后补喂。 保持五官清洁,呕吐后要用生理盐水或茶漱口,清洁面部。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肌肉骨关节痛,极度乏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为特征。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的。伊蚊喜欢在日间叮人,尤其是日出后两小时及日落前数小时。如果患者在刚发烧前至 退烧期内(大约六至七天)被蚊叮,病毒就有可能传给蚊子而传播开去。不过接触患者是不会被传染的。
如果不小心感染了登革热,应该进行如下处理
早发现、早隔离、早就地治疗。登革热治疗上没有特效药,主要是对症治疗。 预防性治疗(预防出血、休克出现),保持环境卫生,避免伊蚊滋生。 急性期卧床休息。 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至完全退热为止(一般起病后7天)。
新冠
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预防小妙招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勤洗手,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触摸过公共设施后、照顾发热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病人后。
不要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如有咳嗽发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起病较急,感染者在皮疹出现时伴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水痘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小妙招
要管理传染源,患病以后要进行隔离,一直到疱疹全部结痂或疹子出齐后7天才可结束隔离。
要切断传播途径,避免与患者接触,房间要经常的通风换气,对患者污染的物品、餐具要及时的进行消毒。一般用千分之一的84消毒液消毒。
保护易感人群,可以采用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进行预防。
水痘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如果病情较重,要尽早到医院就医,使用抗病毒的药物,积极防治并发症,合并感染要及时应用抗生素,积极的治疗和预防水痘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对易感人群及时接种水痘疫苗。
预防胜于治疗
总之,秋冬季节是传染病的高发期,但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如有感染要及时就医治疗。让我们携手共筑健康防线,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END—
— 健康科普 —
文稿:晏羽婷
排版:杨 燕
审核:宋光晏
审签:刘川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