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基层治理的疑难杂症问题,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精细化水平,近年来,城市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入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构建了社区、业委会、物业“1+1=1”三方联动工作机制,切实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车库漏水居民愁 联动办理解民忧
近日,城西社区组织辖区内7个小区物业、业委会、物管会以及社区干部、小组长召开三方协商议事例会,在会上针对碧桂园小区外围停车管理、大华御景天下小区车库漏水等当前小区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摆在桌面进行商讨,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大家各抒己见,发言热烈,为解决问题献言献策,社区认真总结分类,将问题解决任务落实到人,本级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由社区寻找解决渠道。经社区、业委会、物业协商共议后,大华御景天下小区车库漏水问题得以解决。
废旧烟囱惹人忧 及时拆除消隐患
日前,鑫茂大厦小区居民向城西社区反映,小区2栋外墙有一根原底楼餐饮店倒闭遗留下来的高近30米的废弃铁皮烟囱,一直没有拆除。烟囱长时间废弃无人管理出现了断裂和错位、卡扣也已经锈蚀,每次刮大风,烟囱摇晃发出的声音很大,随时有砸下来的重大安全隐患,还影响居民正常休息和生活。
为尽快消除安全隐患,社区立即到现场查看,并召开社区、小区物业、业委会三方联席会议并明确权属责任。工作人员走访了小区2栋的几家门店和小区居民,并且电话联系了安装该烟囱前餐饮店经营者,确认了这根外挂的烟囱确实属于闲置报废品。
同时,社区、业委会、物业与各商铺负责人协商烟囱拆除相关事宜。征得多方同意后,城西社区组织专业团队拆除了铁皮烟囱。“烟囱被拆掉了,我们业主就放心了。”居民刘先生说。
小区居民充电难 协调增设充电桩
“新安装的电动车充电桩方便又快捷,只要手机扫一扫,就可轻松安全地给电动车充电。”辖区居民张女士高兴地说道。
走进高新社区中亿安防小区,小区内环境优美,而最引人注目就是车棚里一排排智能充电桩设备,居民们在充电桩设备附近整齐的摆放着电动车,以便进行扫码充电。安装的充电桩十分智能,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这是高新社区“我为群众办实事”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电动车以其便捷、环保、经济等优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方便出行的同时充电难问题却困扰着不少居民,由此引发了“飞线”充电,“上楼充电”等乱象,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满足社区居民电动车充电需求,从源头上解决电动车安全充电问题,高新社区、业委会、物业积极行动,召开三方联席会议,协商解决居民实际需求。深入辖区开展“飞线整治”专项行动,了解楼院电动车停放布局现状、居民对电动车充电的需求、安装电动车充电桩空间容量,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摸排工作。
通过广泛征求小区居民意见,详细记录各小区楼院对充电桩的需求数量,积极对接充电桩安装公司走访各小区楼院,进行实地查看,按照“应装尽装”的工作原则,因地制宜,精准选址,实现小区居民“充电自由”,为居民“幸福指数”充电蓄能。截至目前,高新社区共计新增电动车充电桩5处,80多个充电位。居民们纷纷表示,现在充电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再也不用为充电问题而烦恼了。为居民提供贴心的充电解决方案,全面推进小区内电动车充电桩安装工作,切实打通安全充电“最后一米”。
城市社区通过三方协商议事工作机制,增强了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的沟通,协调了三方的关系,“三方”互相督促又互相协作,有效的提高了为民办实事效率。今年以来,城市社区18个社区共召开三方协商议事会议100余次,同心协力解决民生问题 200余件。
近年来,城市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创新“三方联动”工作模式,发动居民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以增进社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党组织在小区治理中的战斗堡垒和引领枢纽作用,助力社区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来源:谢团华
编辑:邓子文
初审:申 云
终审:谢忠伟
监制:潘传芯、刘泽民
往期推荐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