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文案: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财富
文化
2023-10-23 10:05
北京
今日是重阳节,在《易经》里面“九”是“至阳”之数,所以九月初九两个“九”便是“重阳”。古时“重阳节”是一个比现在看起来更重要的节日,所以诗句甚多。“每逢佳节倍思亲”中非常明确地说这是一个“佳节”。后来因为九九象征长寿,1984年被定为“敬老节”。这首诗题目中的“次韵”也叫“步韵”,意思是跟着别人所作诗的韵来作一首诗。这里可能王巩作了一首,苏轼跟着他的诗附和一首,王巩所作的那首现在已经无从考证,苏轼这首却成了千古名句。该诗前面还有两句“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从事到青州。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从事青州”这句非常有意思,据《世说新语·术解》里面记载,东晋权臣桓温手下有个主簿,善于辨别酒质的优劣,他称好酒为“青州从事”,称劣酒为“平原督邮”;因为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青州从事”意思是说好酒入口,酒力下达肚脐(齐)下,“平原督邮”是说劣酒力小,喝下去只停留在膈(鬲)上。”古人作诗,真的是短句虽小,其中却有万千典故。元代张可久大概是读过苏轼的“明日黄花”,在重阳这天作了一首《折桂令》便也引用这句:“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黄花就是菊花。菊花在重阳诗句里面频繁地被提到,除了菊花,重阳节诗歌里面还高频地出现茱萸、归雁、白发和酒。比如上面苏轼就提到了酒(我醉)和白发(鬓霜)。不过李易安九月九日的诗,我更喜欢另一首《行香子》:最后她用简单十个字,将当时的“白噪音”描绘地栩栩如生。“漏”是古时候计时的工具,担当钟表的责任。“蛩(qióng,蟋蟀)声细,漏声长。” 蟋蟀的叫声尖尖的,时漏的声音长长的,虽然只用了“细”“长”两个形容词,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到,蟋蟀的声音虽然细,但是短促,时漏的声音虽然长,但是沉闷,把景物和感悟融到了一起,蟋蟀叫一会儿就累了,可李清照她还有漫长的时间,在这“永夜”里“明月空床”。那怕她已经在黄昏时喝了酒,但是酒醒愁入肠。人喝醉了又能有什用呢,该得不到的依旧得不到啊。九月九日同样在喝酒的还有晏几道,他说“绿杯红袖趁重阳”,看似及时行乐,很开心的样子,其实是想“欲将沉醉换悲凉”,最后换得还是没换得,他诗里没有说,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答案吧。晏几道不仅和李清照一样的喝酒,还呼应了李清照听到的砧声:哦,我说错了,应该是李清照呼应了晏几道,毕竟晏几道死的时候,李清照才将将二十六岁。李白倒是能把酒喝得洒脱,不像宋代才子那样婉约凄凉,张口说:虽然自己是一个菊花看了也笑话的“逐臣”,但是黄花笑我又何妨,我笑人间梦一场。不管开不开心,李清照和李白应该酒都喝到位了。这里还有一位酒没喝好,心情也不咋地的姑娘:“元亮”也就是陶渊明,据说重阳赏菊的风气就是他带起来的。秋瑾大概觉得“百结愁肠”,喝酒也难以喝出陶渊明那种闲适。“仲宣”是“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以《登楼赋》而盛名。我辈每每登高远望,不禁胸怀豪迈,收万里青山于眼下,但是刚刚嫁到异地的秋瑾,却觉得有志难成,郁结在胸。这句适合那些重阳节不能回娘家的小媳妇们~除了上面说的酒啊雁啊菊花啊,重阳诗句里面还经常提到一个“帽子”。上面李白已经说“醉看风落帽”,初读不以为意,可能就是李白正常地叙事而已,但读到其他诗句,发现帽子出现的频次还挺高的:前面我们提到“青州从事”和“平原督邮”典故出自东汉桓温的属下。桓温还有一个属下叫孟嘉,有一年重阳节跟着领导去登山,帽子让风吹走了,但他还没有觉察。于是恒温让其他人作诗笑话他,没成想孟嘉出口成章,应对自如,从此传为佳话。而他们登的山,便是李白所说的“龙山”。他们登山的时候还吃了写点心,大概后人不晓得那叫什么,李白作了“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之后,当地老百姓就从诗句里取了前两个字,说他们吃的是“九黄饼”,现在去了湖北荆州,还能听他们讲着“风吹落帽”的故事卖着特产。除了“落帽”,重阳节还有一个重要的典故“齐景公登牛山”,我有时候怀疑这就是重阳登高的来历。《晏子春秋》里面记载说,齐景公登上牛山,感叹人生终有一死,不禁潸然泪下。可是连南唐后主李煜都说“雍雍新雁咽寒声,仇恨年年长相侣”(五代·李煜《谢新恩》),人生不就是酱紫,哭什么嘛,“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唐·杜牧《九日齐安登高》)。要说重阳诗句里面我最喜欢的,是明代文森《九日》其中一句:我特别喜欢这个“忽”字,比起其它的转折,“忽”总是更强烈一些。就好比我喜欢的一句歌词:说着人间四时美景,又是琴声,又是繁星,可是这时候突然说一句“未及今夜忽逢君”,虽说“忽逢”,但我觉得只是一句瞎想罢了,事实上是“未能今夜忽逢君”。谈到男情女爱,重阳诗句里面最出色的那当属纳兰性德。某一年重阳前夕,他梦到已故的妻子在梦里跟他说“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梦里妻子送他的诗句,说白了也是纳兰性德自己梦里作的诗嘛。如果大家也经常做梦,应该会有些经验,就是你梦里越精妙,醒来之后就越是怅然。纳兰性德也是,梦醒了心绪难平,写了一首诗:小纳多可怜啊,好梦难留,残诗未续,只能“赢得更深哭一场”。两年前的重阳节,正好我在洗头,发现敲代码多年的我在水池留下许多头发,就改了这首诗其中一句:
后来我发现我改的是错的。我本来理解“重寻碧落茫茫”,是说低头寻找还没白的头发,原来“碧落”是一个单独的词语。道家认为东方第一层天碧霞满空,所以称为“碧落”,指代天空。黄泉、碧落、红尘、紫陌,都是带颜色的。白居易在《长恨歌》里面还提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