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站作家】薛玉林散文《家乡,你是我心中永远的吟唱》(朗诵:紫曼陀玲)

文摘   2024-11-04 00:01   湖北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作家驿站”关注我们!


       

音乐





 家乡,你是我心中永远的吟唱 


——《远逝的乡音》后记

    

   文/ 薛玉林  朗诵:紫曼陀玲

                     

      家乡不只是每个人地理意义上的出生地,更应该是“灵魂的故乡”。无论我们的脚步走到哪里,对家乡的那份亲切、那份熟悉,那份热爱,总会如影随形。那份土生土长的根深蒂固的家乡情怀永远都无法割舍。因此,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围绕着家乡、家园与故土,留下过不计其数的名传千古的诗词歌赋,无一不是表达了他们心中对家乡对家园对故土的特有的情感。


      我的家乡薛北庄,是里下河地区的一个拥有数百年的省级古老村落。村落虽小,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圣地,是我心灵的港湾,是我心中的祖国。无论身处何方,我对家乡深深的热爱与眷恋,都如同江河长流,永远不会干涸。


      我的家乡属于典型的农耕社会的地理环境,土地肥沃,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乡,非常适宜农业生产,所以,更是一个典型的古韵绵延的鱼米之乡。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与生产劳动中,以其特有的乡音(劳动号子)耕耘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这特有的乡音如乳汁般营养丰富,沁人心脾,养人心神。





      踩车号子,又叫锣鼓车号子。上世纪70年代之前,农业生产中的农田灌溉和排涝抗旱基本上靠的是原始的人力脚踩车和风车抽水。踩水车时,由击鼓人边敲边唱,打锣人声锣相和,踩车的人在富有节奏的锣鼓声和悠扬欢快的歌唱旋律中脚下生风齐心协力踩着水车。此时,水声哗哗,激情应和。这曾经是那时家乡的一道独特的田野风景线。“上了龙车把鼓打,打得手麻脚又麻。手麻难敲鼓中央,脚麻难踩大水花。”这是我儿时最常听到的踩车号子。


      打场号子。在以耕牛作为重要生产工具的年代,打场便是一种常见的劳动方式。在夜晚进行稻谷脱粒的劳动过程中,由于劳动强度大且持续的时间长,劳动者和水牛都会感到疲倦和孤独。在这种情境下,打场号子就派上了用场。这种号子的内容比较简单,如“来——来——”,“驾——”“嘘——”等。在反复的吆喝中,或高亢,或低柔,或悠长,或短促,可以用来提神、去除疲劳,从而激励劳动者和水牛振作精神保持劳动的节奏和士气。


      打场号子虽说简单得没有多少词句,但从中可以感受到我的家乡人民的坚韧和乐观精神,以及他们在艰苦劳动中寻求精神慰藉的方式。‌所以,其文化意义也非同一般,它不仅是一种劳动的辅助手段,更是家乡人民智慧和情感的体现。它直抒胸臆,直白而干脆地反映了昔日家乡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应该是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栽秧号子(秧歌,栽秧时唱的歌)。“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每每读到我国南北朝时代人称布袋和尚的这首《插秧诗》,在深刻领悟人生进退得失的禅意之时,便常常怀想起若干年前每逢插秧季节,家乡大地上流淌着的秧歌来。那秧歌,宛如高天上的流云倾泻而来,土生土长的韵味里,青葱脆亮,声情并茂,此起彼伏,铺天盖地。  




      

      插秧,是一个十分劳累十分辛苦的农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妇女们,两脚泡在泥水里,左手握着一大把秧苗,同时拇指食指和中指还要不时地匀出几棵秧苗来,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要协调努力,从左手中把匀出来的几棵秧苗,插到泥土里。插着秧苗,双脚还要适时地向后退。这样不断反复的机械性的劳作,是在弯腰驼背的状态下进行的,真的是太累人了。


      因此,秧歌号子就起到了调节情绪克服疲劳鼓舞斗志的作用。其内容十分丰富,雅俗同聚,妙趣横生。给人们带来无尽的苦中作乐的欢愉和趣味。“鸡叫头遍离被窝,黑咕隆咚去插禾,四爪抠泥生活苦,不唱秧歌瞌睡多。”“我与妹妹隔条河,妹妹养鸭我养鹅,我帮妹妹,妹妹帮我,鹅鸭合趟,哥唱妹和。”“我跟姐家隔面墙,墙头有洞两边亮,早看姐姐来洗脸,晚看姐姐来梳妆。好姐姐,我要跟姐配成双。” “十亩栽荷算插禾,玉亭来客动吟哦。哪如田父秧歌趣,齐唱家家隔垛多。” 此起彼伏的秧歌,吹响过季节的号角,拨击过岁月的琴弦,表现了插秧人不畏艰苦热爱生活争抢季节勤奋生产的劳动热情。


      可以说,插秧号子蕴含着水一样的灵秀,散发着泥土般的芬芳,曾经是我的家乡最清爽的风,最动人的乡音。


      在我的家乡,此类号子种类甚多,还有打夯号子、薅草号子、拉犁号子等等,不胜枚举。它们都不仅体现了家乡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而且展现了他们在艰苦的劳动环境中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的农业技术和现代化的机械作业,取代了传统的人力和畜力操作,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的负担,更有效地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效率。


      因此,我的家乡与其他乡村一样,那些曾经的劳动号子(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乡村歌谣”)也就渐行渐远了。当然,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反,当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的时候,我们更加怀念那些远逝的乡音。因为,那些乡音里有我们的前人的超群智慧、不畏艰辛、无私奉献、不懈追求、乐观向上和对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不忘乡音,虽然是一种怀旧,而这种怀旧更是对家乡、家园与故土的深深的由衷的感恩之情。这,应该是一种永恒的乡愁情结。


      《 诗经·小雅·小弁》中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虔诚和敬意。家乡,人生的桑梓地,灵魂的归属地,我们不能不对她怀有虔诚、敬意和感恩。家乡,那些已经遥远的乡音,那些已经走远的先辈,每当想起,心中便满是伤感,好想在那熟悉的淡淡的然而又是浓浓的烟火味里,能再一次触摸到那份亲切、诚实、质朴、醇厚与温暖。


      时光的长河生生不息,我拿什么感恩家乡这片热土?每每在心里问自己,便每每偶得几句。这本小册子整理出了我近十年来有关家乡、家园与故土的大部分习作,也算是吟唱给家乡的一首首赞歌吧。


      就在我的这本《远逝的乡音》小册子即将付梓的时候,得到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连云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军先先生的鼎力支持,并欣然为我作序,令我十分感动!借此,诚表由衷的感谢!      


       2024年9月6日

      



作家档案


      薛玉林,驻站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写诗千余首,小说、散文各数十篇。作品散见于《诗选刊》《诗歌月刊》《诗潮》《文学月报》《参花》《青年文学家》等近三百余种报刊及文学选本中。著有诗集《弯弯的情歌》《母亲与故乡》《远逝的乡音》等六部。曾获《长江文艺》刊庆50周年“长江杯”文学作品大赛优秀奖、第二届“新视野”杯全国文学征文(小说类)优秀奖等数十个文学奖项。拥有诗心,拥有年轻。养一颗诗意的心,怀念父母,感恩乡愁,回馈生活。




主播档案


      紫曼陀玲,金牌主播。曾担任过电台主播,黑龙江省第十五届演讲与口才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愿以诗文传递热爱,以声音诠释生活。


投稿说明

     1、本平台欢迎原创首发文字,体裁包括:诗歌、散文、杂文、短篇小说。

     2、投稿必须以“文章+体裁+作者简介+照片”的方式投稿,投稿邮箱 :1146596930@qq.com。

      3、投稿必须关注“作家驿站”微信公众号zjyz5225,并加主编微信ygx5225,以付稿酬。

      4、稿费支付方式为:赞赏总金额的50%,赞赏费低于10元(包括10元),阅读量低于100,无稿酬。有播音朗诵的,作者30%,主播20%,平台50%。除驻站作家,配音请自己赞赏5元。朗诵费20元封顶。播音自愿,需要请投稿时说明。

      5、稿酬支付日为文章登出第7日,请及时与主编联系;超过稿酬支付日,视为主动放弃。

      6、请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7、本平台刊发文字可往《神韵》《大渡河》《百姓瞭望》等,多家报刊推荐。

          

荣誉顾问

     石孝军 颜泽沛 魏红前

编委名单    

    社长、主编:叶桂秀
    副主编: 百姓瞭望  邹野  贾小建  倪美群 
    编委:颜泽沛 刘立志 林荣艳   嫣然  尹述安 李楚和 李亚平 杨永岭 雒晓峰 熊家林  玛瑙石  许琦  胡道柏  赵长旭  杨剑横  雷廷弼  陈少峰  王华  高国华 华昌萍 杨磊 张智谋 崔彦钊 李国庆 梁广福 杨琼 张春玲 欧阳德成
驻站作家

      牧青  一剑屠龙  李国七(马来西亚)薛玉林  乔力一  段载芳   铜墙  杨高智 柯真海

金牌主播

    雪峰 芝兰于室 素兰 一弓 秋子 海涛 金辉 旧时光 紫曼陀玲 青铜剑 海上明月 碧水青山 初夏 周进 向阳而生 陈着 萧声


:文内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提醒,我们马上删除。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招募启事


   本平台招副主编和编委若干名,有意者请备好简历,与社长叶桂秀老师联系。叶老师微信号:ygx5225。



作家驿站
本平台刊发各类文学稿件,体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不包括中、长篇小说)、杂文;欢迎各界人士投稿。优秀作品可推荐纸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