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随便共享屏幕!“共享”的可能是你的钱

政务   2024-11-29 17:04   江西  

“共享屏幕”

是一种方便的远程协作工具

然而

它在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被不法分子盯上了

划重点! 

不要与陌生人使用“共享屏幕”功能

谨防上当受骗

“共享屏幕”诈骗套路


01

伪装身份,获取信任 


冒充公检法、银行、电商平台客服等人员身份,利用事先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量体裁衣编造事由,取得受害人信任。

02

诱导下载共享屏幕软件 


诱导受害人下载具有“共享屏幕”功能的会议软件。

03

开启共享屏幕,窃取信息 


以指导操作、核实信息等各种理由,要求开启“共享屏幕”功能,进而获取受害人的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并以此迅速转移受害人银行账户内资金。

典 型 案 例


01

冒充保险公司客服 


2024年7月,受害人王某接到了一通诈骗电话,对方自称是某保险公司客服人员,谎称系统检测到王某购买的保险即将开始自动扣费,如不取消,每月将自动扣费上千元,需要与其通过“共享屏幕”解除绑定。王某信以为真,便按照对方要求,下载具有“共享屏幕”的APP,并操作自己银行账户。随后,王某发现其银行卡内资金被转走。

02

冒充公检法人员 


2024年8月,受害人韩某接到冒充公检法人员的电话,以其涉嫌多起案件为由,让其配合做调查。随后,对方又以案件内容涉密为由,要求韩某下载具有“共享屏幕”功能的App,并开启“共享屏幕”功能,进行手机画面共享,供所谓的“民警”进行监视。最终,韩某的银行账号及密码被诈骗分子窥视及窃取,被骗走近百万元。

03

冒充民航客服 


2024年9月,受害人刘某接到自称是“民航客服”的电话,称其乘坐的航班因机械故障延误,需要改签,并且会赔付一笔延误金作为补偿。刘某信以为真,便按照对方的要求,下载“webex”视频会议软件。随后,对方又以需要验证刘某银行账户是否有收款权限为由,要求刘某通过“共享屏幕”,查看自己名下银行账户余额,并要求刘某将账户中的余额,转至对方提供的“核验账户”中,承诺验证完后将返还资金。一番操作后,刘某手机上的银行扣款短信接踵而至,近4万元余额全部被转走。

当陌生人要求下载某个软件

或打开某个链接进行“共享屏幕”时

要提高警惕!

您可能正在遭遇

“共享屏幕”电信网络诈骗套路

若被骗,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接下来
一图带你详细揭秘
“共享屏幕”诈骗手法
增强防骗意识
提高防骗能力



END


来  源 | 福建警方

签  发 | 倪春斌     审  核 | 徐灵     编  辑 | 黄典


进贤公安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进贤公安
警务资讯播报、治安形势通告、警方安全提示、政策法规解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