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对口援助工作?7省市检察院经验分享

政务   2024-11-19 11:00   北京  
跨山海而共行  聚合力谋共进




编者按 今年是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开展30周年,也是检察机关开展对口援助工作30周年。11月15日,全国检察机关对口援助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对全国检察机关对口援助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对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治疆方略,奋力开创检察对口援助工作新局面作出了全面部署。各地在对口援助工作中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检察日报》记者日前走进7省市检察院进行采访,报道检察机关主动融入国家对口援助战略,为受援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的检察实践。



北京

单向援助升华为双向合作

这是几个值得记录的变化——

2023年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第一份针对民法典法律适用错误的检察建议获得法院回函采纳。而监督线索,是由选派到和田地区洛浦县检察院进行对口援助工作的北京检察干警刘倩主动利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开展监督后发现的。

2023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备战第八届全国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暨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期间,赛前集训时多了4名来自青海的参赛选手的身影。两地参赛选手“同频共振”地接受有针对性的业务竞赛培训,他们“既是对手,也是队友”。

今年4月,北京市检察机关选派富有办案经验的检察官张景岩赴藏协助相关案件办理。其间,张景岩针对办案难点申请北京检察科技中心对案件提供技术支持,在两地检察机关的共同努力下,证据进一步夯实,案件办理顺利推进。

…………

这些变化,是新疆、青海、西藏三地检察机关的检察履职和队伍建设日常,更是北京市检察机关2022年以来精准对接受援检察机关检察工作现代化需求、健全对口援助双向互动机制、将业务帮扶与人才援助深度融合的成效缩影。

实践中,北京市检察机关将对口援助重点转移到“人”上,一方面根据受援检察机关的能力提升需求和办案需求,采取定期援助与短期援助相结合的灵活方式,从全市检察专业人才库中选派优秀业务骨干参与受援地区检察专项工作或协助案件办理;另一方面,突出检察业务能力培训,靶向输出易消化、用得上的优质课程,或围绕专门需求开展专题授课,或邀请受援干警与北京检察干警“同堂培训”。2022年以来,北京市检察机关邀请受援院近600名检察人员同步参训,带动提升检察队伍专业化水平。

对口援助工作,从来并非一方的单向输出,而更应强调和坚持双向开放,实现互融互补互促。记者了解到,在业务能力方面,依托对口援助平台,北京市检察机关分享自身强化法律监督属性、着力实施数字检察战略、推动检察履职向引导和疏导端发力等方面的理念变革和实践成果,同时借鉴受援检察机关在生态检察、国家安全检察等领域的履职经验。在素能作风方面,北京市检察机关为受援机关来京交流的26名干警安排“培养导师”,帮助其提升综合素质,还通过邀请受援检察机关先进典型、年轻干警来京交流宣讲等形式,深化检察青年对党忠诚教育,以其扎根边疆的精神品质激励北京检察干警加强斗争精神、养成斗争本领。

单向援助升华为双向合作,不断推动着北京与受援地区检察工作现代化建设的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题共答。

据了解,开展对口援助工作中,北京市检察机关立足发挥数字革命驱动法律监督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和关键变量作用,加大对受援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工作交流指导力度,不仅共享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建用并举”的成果经验和成熟案例,还通过业务骨干实地援助、吸纳受援检察院干警参加数字检察专题培训等方式开展“造血式”的能力培养。

变化仍在发生,前路依旧同行。

湖北

每名援助干警身后都有“智囊团”

“纸短情长,结下的深厚情谊远不能用寥寥数语来表达,就让相距4000公里的我们,共同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检察力量。”日前,谈起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山口市的援助经历,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检察院检察官陈若龙向记者展示了这封饱含浓浓情意的感谢信。

像陈若龙这样的湖北援助干警,奔赴在西藏山南、新疆博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检察院第五师分院3个地级检察院及10个基层院。在援助工作中,湖北省检察机关发挥援助专业人才优势,协助受援检察机关办理了一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在指导个案办理的同时,援助干警注重引导当地建立健全线上咨询交流、网上信息共享、案例远程研讨、个案会诊等业务交流机制,为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案件奠定良好基础。

“援助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整个湖北省检察机关都是大后方、智囊团。”正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检察院第五师分院援助的麻城市检察院检察官夏天告诉记者,他对第五师分院和下辖两个垦区检察院的案件开展质量评查时,发现了一些办案中的难点堵点。为此,他远程联系湖北省检察机关相关业务部门,迅速得到了大后方的“倾囊相授”,相关办案机制、经验做法接踵而至,精准又有效的“靶向式”业务指导,让当地检察干警切实感受到有收获、有提升。

据悉,2022年以来,湖北省检察机关选派38名干警参与援助,接收9名受援干警到鄂跟岗锻炼,帮助受援检察院培育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是湖北省检察工作的一大特色,同样深刻体现在援助工作中。宜昌市检察院挑选业务工作对口、专业知识扎实、同性别、年龄相仿的检察官,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泉县检察院3名少数民族检察干警“结对子”,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加强日常思想交流、人文交流和情感交流,让结对双方在思想上有共鸣、文化上有认同、感情上有纽带;大悟县检察院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检察院第五师分院线上联合开展“传承兵团精神、共话检察发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学习兵团精神,探讨检察工作如何在维护民族团结、筑牢正义防线中发挥作用。

除了发挥人才“传帮带”作用,湖北省检察机关还采取“菜单式”培训和“订单式”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根据受援检察院的需求,湖北省检察机关借助远程视频系统,围绕“看守所巡回检察的重点与方法”分享交流,点对点答疑会诊;积极与受援检察院共享数字检察模型,选派具有研发经验的干警前往支援,促进受援检察机关“硬实力”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湖北省检察机关以推进检察文化建设为抓手,结合西藏、新疆地域文化特点,会同受援检察机关打造卓玛、央央等文化IP,指导绘制的《图说西藏政法干警行为规范“十个一律”》等新媒体作品被中央政法委采用,创作的《一次公开听证会,让非法捕猎者华丽“变身”》等新闻稿件被《人民日报》《法治日报》等媒体报道。

上海

向“智援”和“技援”转变

今年的对口援助工作如何开展?要在哪几方面着力?2022年以来,上海市检察院党组每年都研究审议《上海检察机关年度对口援助工作实施方案》,提前谋划全年对口援助工作。

上海市检察机关承担着西藏、新疆、青海、江西、云南等地36个检察院的对口援助和帮扶任务。为做到精准援助,该市检察院一方面积极与来沪考察交流的受援检察机关就人才交流、教育培训、检察技术、项目援助等深入探讨,详细了解对方需求;另一方面坚持每年由院领导带队赴各受援检察机关走访交流,推动供需无缝对接。如聚焦新疆克拉玛依检察机关着力打造人才、管理、技术“三个高地”,主动安排业务专家赴疆指导、授课,并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实地指导信息化建设,有力提升援助实效。

在对上海市检察机关对口援助工作提出总体方案和要求的同时,该市检察机关还加强上下联动,形成援助合力,在三级检察院建立全面双向沟通机制,由上海市检察院对口援助西藏、新疆、青海、江西、云南下属5个市级院,由各分院、区院分别对口援助相关省区1至2个基层院,有计划地开展交流互访、人员选派等工作,下好检察对口援助“一盘棋”。

为选优选强援派干警、提前做好人才储备,上海市检察机关建立科学规范的援助干警选拔、培养、管理机制,依据年龄、特长等梳理分类、开展专门培训,形成援助人才库,通过参与疑难复杂案件研讨等方式,就侦查监督、数字检察等深入交流,向受援检察机关传授履职办案经验,得到受援单位充分肯定。2022年以来,上海市检察机关共选拔25名优秀业务骨干赴受援检察机关。

既要上门“扶智”,也要历练“长智”。2022年以来,上海市检察机关邀请41名受援检察干警来沪跟班学习锻炼。其间,该市检察院在全市择优选定了办案、管理经验丰富的检察人员作为“一对一”带教导师,安排受援干警参与案件办理和专项工作,并邀请其参加业务条线培训、学术交流、理论研讨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受援干警的理论业务知识和司法实务水平。

为实现及时、高效的互联互通,上海市检察机关与受援检察机关共同打造“云援”工程,重点围绕检察业务等开展帮助,目前已和36家受援检察院建立对口援助和业务工作群,以“一对一”结对进行“点对点”援助,实现“云沟通”“云交流”。

此外,上海市检察机关结合新形势开展新探索,推动援助工作向“智援”和“技援”转变,如为受援检察机关引进正在使用的“非羁押人员监管平台”“电子文档管理系统”等成熟软件系统,进一步助推其检察工作提质增效,放大平台应用效能。

广东

大数据筑牢“塞上江南”法律护栏

天气渐凉,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检察院办公楼内的氛围却十分火热,下了班的干警们正在开展“数字检察大家谈”沙龙活动。

在讨论的人群中,有一位他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同事许炜涛。许炜涛来自广东省清远市,是广东省检察院派出的援藏干警。

今年8月,许炜涛与7名同事来到林芝,正式开展援助工作。一直从事数字检察工作的许炜涛,也被任命为林芝市检察院“数字检察专班”负责人。就这样,数字检察和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成了许炜涛与同事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我们看到巴松措景区湖心岛上挂着标识牌的粗壮挺拔的古树,树干、树皮被刮下来,很让人心痛。林芝有这么多的古树名木,我们不掌握底数,监督工作很难开展。”林芝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李娜向许炜涛提出自己的担忧和想法。

林芝是西藏的“塞上江南”,森林覆盖率高,林草丰茂,生长着许多珍稀的古树名木。利用大数据摸清底数、开展监督,是许炜涛、李娜和同事们探讨数字检察工作得到的启发。然而,对于建立古树名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来说,底数不清,就意味着数据的收集和挖掘工作将面临很大困难。

由于行政部门难以提供树木生长和保护的全链条数据情况,许炜涛和同事们只能逐个走访相关部门,从电子文档、手写记录中提取、收集、整理全市涉林行政处罚案件信息、专项经费拨款支出情况、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台账等,并来到曾进行古树名木普查的单位——西藏农牧学院,查找古树名木清单。

数据类别找齐后,许炜涛借助广东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构建与数据分析工作经验,与同事们反复进行讨论和测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组合、碰撞,并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地区对重点线索进行摸排,发现各县、乡镇政府都没有古树名木保护专项经费,行政管理部门对古树名木的保护职责尚有缺失,巴宜区、墨脱县个别地方还存在树干上搭建电线、保护标志牌缺失、根部裸露、寄生植物缠绕树身、周围堆放柴火杂物等问题,影响古树正常、安稳生长。

经过梳理,林芝市检察院发现了13件行政部门履职不到位的案件线索,并对其中10件进行立案,发出检察建议4件。行政机关收到检察建议后,及时制定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方案,对患有空洞、虫害等问题的古树名木进行及时救治,对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周边环境进行优化,并开展行政执法行动,对破坏古树名木的违法行为作出处罚,造成损害的及时进行修复。

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创建和使用,是广东省检察机关多年来开展对口援助工作的生动缩影。

2022年至2024年,广东省检察机关共选派70名干警赴西藏林芝、新疆喀什等受援检察机关开展业务援助,接收42名受援干警来粤岗位锻炼,组织15批126人赴林芝、喀什、兵团、赣州四地受援检察机关开展工作调研和授课实践,受援检察机关领导及有关同志6批53人来粤回访调研、学习交流,共享115名兼职优秀教师和240余门检察业务课程,完成援助项目32个。

浙江

数字检察的火种带到边疆

8月21日,对远赴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工作三个月的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检察官马睿来说,挑战才刚刚开始,唯有矢志不渝,默默坚守。

今年,共有28名浙江检察业务骨干踏上了援派征程。他们分赴西藏、新疆、青海、四川等受援地区,目前正在各自的岗位上,贡献着应有之力。而这是浙江省检察机关对口援助的一个缩影。

随着数字检察的兴起,浙江作为先行省,走在了前头。如何发挥优势,带动受援地区一同进步,摆在了浙江检察人的面前。2022年4月,经浙江省检察院统筹安排,选派温州市检察院检察官倪建海等3人,开启首次数字检察专项援助。最终,在浙江省检察院的指导和支持下,援助人员短短21天就完成了任务。系统投入运行的第一天,西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就给予了高度肯定。

落地见效是数字检察的关键所在。国土资源智护场景的建设,让西藏和新疆尝到了“甜头”:利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应用模型和检察公益诉讼遥感系统,专门设计分类智能识别算法,精准发现林草侵占和地下水资源保护监督线索。与此同时,浙江省检察机关自主研发的醉驾案件智能辅助系统等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也纷纷支援受援院。截至目前,浙江省检察机关已帮助受援院建立48个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数字检察的合作网正不断扩大。

浙江省检察机关深知,对口援助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只有多措并举才能提质增效。

2022年3月的一天,一名新疆检察干警走进了浙江省检察院的大门。她叫阿比旦·阿卜都热依木,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阿克苏分院。“浙江之行,让我对工作的规范性、严谨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今在阿克苏分院综合检察业务部的她,以所学融入工作,成功办理了一起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

四川省甘孜县检察院干警白拥卓嘎也成为“幸运儿”,今年初来到台州市路桥区检察院锻炼学习。“作为一名检察新人,浙江行让我大开眼界,工作能力有了大幅提升。”她告诉记者,浙江检察干警的精益求精令她佩服不已。重返甘孜后,她主要负责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学以致用,不负嘱托”。

据统计,本轮共接收安排94名受援干警来浙江进行岗位锻炼,实现了受援院人才援助的全覆盖。

此外,业务交流指导也是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全省各检察业务条线做好受援干警同堂培训,共调训受援干警70余名,并派出全省检察业务专家讲师团到西藏和新疆开展数字检察和刑事检察专题业务授课交流。依托通信网络技术,积极组织业务骨干开展线上业务交流活动,通过视频同堂听课、线上疑难解答、案例远程研讨等方式提升受援干警的素质能力。

随着对口援助的不断深入,浙江省检察机关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对接摸排受援院意愿,根据“点课”内容,精准聚焦受援院的业务“薄弱点”“兴趣点”。温州市检察院以优秀师资巡回业务指导及送教的传统模式为蓝本,推出节约时空成本的“温检云指导”直播平台,利用线上音视频互动优势,设置提问交流环节,还原线下课堂交流、会议研讨的“面对面”体验;绍兴市检察院从提升受援院检察理论研究水平入手,探索建立东西部检察理论研究合作机制,共同打造检察理论研究跨地区交流合作范例,积极促进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

江苏

培植“带不走”的人才

今年7月1日至5日,江苏省检察机关50名检察人员参加了国家检察官学院新疆分院联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检察院举办的“检护丝路”对口援助培训班,并与11个受援县市检察院研讨交流。

近年来,江苏省检察机关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对口援助工作的重大意义,紧紧围绕最高检相关要求和全省“一盘棋”支援战略,以人才援助为重点,通过选准派优援助干警、精心培育受援地人才等措施,推动援助工作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自2011年起,江苏省检察机关承担了对口支援西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青海等地方的6个分(州、市)院和所属26个基层院,以及江西赣州下辖4个基层院的任务。江苏省检察机关紧紧扭住“人才援助”这个牛鼻子,不断深化支援“供给”和受援“需求”的精准对接。近年来,针对受援地区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侦查、检察技术人才的急迫需求,江苏省检察院在全省三级院选拔、统筹此类人才,选派的70名干警中,有上述业务骨干43人,占援助干警的61%。

“援助为什么,援助干什么,离开留什么”,这是每一个援助干警的“灵魂三问”。南京市江宁区检察院检察官朱桂花有着14年的刑事检察工作经验,在挂职伊犁州检察院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检察部副主任期间,承办了多起疑难复杂案件,包括新疆首例在茶叶制品中添加色素的犯罪案件、海关总署挂牌督办的走私案件等,并参与指导基层院办案、承担案件评查工作、起草规范性文件等。2021年,她所在的伊犁州检察院经济犯罪办案团队获评自治区优秀办案团队,2022年3月被记集体二等功。为高质效办好上述走私案件,她主动申请将挂职时间延长了一个多月。

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近三年来,江苏省检察机关共接收60余名受援干警跟岗锻炼,精心挑选锻炼基地和帮带导师,进行“一对一”“多对一”指导,提升综合素能。针对受援地提出的“订单”,江苏省检察机关精心“备课”,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培训:为受援地开设25个线上培训班,受众近3000人;派出6个讲师团“送教上门”,当面授课;提供“菜单式”选课,接收对口支援单位450余人,参加32个不同类型的培训班次。

支援和受援是一个有机整体,援受双方双向互动、同频共振,才能有效保证对口援助工作的最佳效果。近年来,江苏省检察机关和受援地区检察机关不断提升交流交往频度,签署30余份共建协议。2023年8月,江苏省检察院从部门负责人和员额检察官中挑选15人,与伊犁州检察院相关部门负责人签订了“一对一”结对协议,实行“思想、工作、作风”三位一体互帮互学。2023年底,江苏省检察院又选取14名优秀干警与伊犁州检察院少数民族干警建立“民族团结结对关系”,促成双方互帮互助、共同提升。

吉林

打造“1+N”云援模式

自2011年建立对口援助关系以来,吉林省检察机关共有130余位援藏援疆干警,跨越4000余公里山河,赴高原、到边疆,与新疆阿勒泰地区、西藏日喀则地区检察干警一道携手前行。

2023年3月,41岁的吉林省桦甸市检察院副检察长翟跃踏上了援疆路。

在到阿勒泰市检察院工作之前,翟跃有15年的刑事检察工作经验。援疆期间,他帮助该院建立轻微刑事案件非刑罚处罚工作机制体系,研究制定《阿勒泰市检察机关不起诉案件适用非刑罚处罚措施工作指引(试行)》,积极探索“不起诉+公开听证”“不起诉+检察意见”等模式。

援藏援疆的征途,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单兵作战,而是共同携手的奋进之路。为帮助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检察院阿勒泰分院破解民事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工作进展较慢的问题,吉林省检察院组建检察业务后援团,以援疆干警为沟通纽带,集中全省检察业务优势力量,帮助当地组建专业化办案力量,突破办案空白,开展类案治理。仅用半年时间,阿勒泰地区两级检察机关共办理民事非诉执行监督案件13件,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件41件。

“群里有没有民事检察业务骨干,加个微信呗?”“吉林老铁,有制作新颖的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宣传手册可供参考吗?”早上刚上班,白城市检察院干警刘浩的手机频繁响起,相距4000余公里的日喀则、白城两地检察干警在微信群中交谈甚欢。已经结束援藏工作三年的刘浩,看见日喀则当地同仁的留言总是第一时间回复。这样经常进行的线上交流,让他觉得自己从未离开过那片美丽而热情的土地。

2021年,刘浩在日喀则市萨嘎县检察院援助期间,发现日喀则地区基层检察院普遍存在地域偏远、自然环境恶劣、机构规模小、人员编制少的特点,如果对口援助仅限于线下“一对一”交流,援助效果将“大打折扣”。

为打破地域限制,白城市检察院和日喀则市检察院联合打造了“1+N”云援工程,即以白城市1名援藏业务骨干为牵头负责人,利用两地两级检察院互联网、微信群、远程视频等“N”种“云”载体,开展多种业务援藏方式,并联合印发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检察机关与吉林省白城市检察机关“云援工程”方案》,明确两地检察机关分别指派专人负责需求对接、信息整理等,并针对个案指导、专项交流、文化建设、队伍培训等工作需要,开展线上交流。

为打造更加积极主动的业务援助培训新模式,吉林省检察院党组将受援地区检察机关纳入全省年度教育培训计划,每年派出省级检察业务专家、骨干人才组成巡讲团,到新疆阿勒泰地区、西藏日喀则地区检察机关调研交流,实地发现受援院业务需求,现场提供指导帮助。

近年来,吉林省检察机关先后派出6批30人次省级检察业务专家、骨干人才到受援地区检察机关调研交流,帮助受援检察院干警全面提升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检察职业素养。


来源:检察日报·特别报道
作者:简洁 刘怡廷 王章丁 张心恬

江苏烨 潘志凡 高燕艳 龙洋 史隽

卢志坚 周春雷 徐晓红 王浩淼

编辑:王昱璇 郑凯文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为了进一步推进检务公开,拓宽人民群众了解检察工作、监督检察工作的渠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微信将发布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工作信息等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