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海回声 | 专家学者献计中山高质量发展

科技   2024-12-10 18:49   广东  


在12月9日举办的第十三届南方智库论坛上,专家学者们聚焦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企业高水平出海、中山抓住“大桥时代”机遇等方面纷纷提出宝贵意见,献计中山高质量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接受访问。

深圳大学讲席教授、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张学记接受访问。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大湾区人文共同体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孙九霞接受访问。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柯清超教授接受访问。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教授柯清超认为:


中山作为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更加需要创新力量的驱动,但怎么把科技跟教育深度融合,以高等教育作为改革的龙头牵引整个教育全方位改革,是中山当前亟须考虑的问题。建议中山加强与周边大学合作,例如通过共建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方式,为中山优势产业蓄势赋能。为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中山需要出台更多利好的政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


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为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持续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要借助深中通道开通的重大利好,利用好省内完善的交通体系,紧跟低空经济等热点,实现国内国际交通双循环,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出海通道;强化产业协同出海,专业镇应形成整体的区域性品牌,推动品牌出海;积极主动对接港澳科创资源,利用中山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和制造业优势,推动科创出海,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改善营商环境,解决海内外支付等痛点问题,利用好中山海外华人资源,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软实力,从文旅融合发力,推动文化与出海结合,把中山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


分组论坛现场。


暨南大学现代产业新体系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教授陈林,利用其团队构建的全产业链图谱数据库,对中山市产业链创新链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中山市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度在2013年至2022年间波动较大,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融合度值在2022年达到最高点,接近0.38。在中山市四大支柱产业中,生物医药产业自2017年起成为发展最为突出的产业,尽管在2017年达到最高点后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最高水平。电子信息产业在2019年有所下降,之后几年略有起伏。智能家居产业在2013年至2016年间稳步上升,2017年至2022年间波动较为明显。装备制造产业在后期呈现逐渐下滑的趋势。综合来看,在中山市四大支柱性产业中,产业链创新链融入度最高的是生物医药产业。期待未来这种新的学术研究能够与更多部门达成合作,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商学院产业学院执行院长、教授邵念荣认为: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崛起,为中山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协同、政策监管、成果转化与产业链自主可控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这不仅是中山的问题,更是整个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优化准入监管、强化人才培育、推动国际合作、强化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协同等方向入手,构建更为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
今年10月8日,广东省政府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10月9日,中山就印发了《中山市支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说明中山早就在做这方面的谋划。中山需持续加强政策执行力度,细化并落实各项措施,力争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更为显著的成就和突破。当前,生物医药产业并不缺乏政策的扶持,政府更应深入考量的是对政策效应的精准评估,并依据这些评估结果,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策略。


分组论坛现场。


广东省社科院财政金融所所长、研究员刘佳宁认为,在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中山要从以下方向发力:


一是增加资本供给,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全周期全方位资金支持。结合中山来讲,要充分发挥资本尤其是国有资本的力量,通过产业基金把各方风投、创投的力量带动起来。特别是深中通道通车之后,可以和深圳建立协同合作机制,把深圳资本引过来,争取打造风投创投基金群,集聚社会资本力量,拓宽资本来源。
二是打好“项目+基金”组合拳,在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作用之下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中山可以从独角兽项目入手,针对重点赛道,分重点构建不同的风投产业基金。同时,以资本招商的形式,设立各种产业的子基金,进一步丰富资本的种类,有力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三是吸引境外资本的同时吸引高端人才。深中通道开通后,中山地理位置更加优越,可以把港澳的资本乃至其他境外资本吸引进来,在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把高端管理人才带过来。
四是政府要通过科学、合理管理,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为资本有序流通保驾护航。


中山市经济研究院院长、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授梁士伦认为:


从主要经济指标看,中山与珠三角领先城市发展差距在拉大,但从人均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背离”等数据看,中山经济则可能被“低估”。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进入“大桥时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山交通优势、区位优势明显,营商成本和生活成本低,但有10个问题值得关注和深思,包括:转型发展、规划引导、体制改革、机制改革、产业发展、招商选资、营商环境、城乡建设、“百千万工程”与乡村振兴、经济与社会发展等。
例如,产业发展问题要处理传统与“新质”、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传统制造业是中山发展的基础,中山在做强传统制造业的同时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做出自己的特色、如何与其他城市联动,这些都需要考虑。对于处理现在和未来的关系,要注重招引成熟的优质项目,有投资就能形成新的产能,要着眼未来做好谋划。


文字:陈雪琴 付陈陈 黄启艳
编辑:
侯海影

一审:赵圳晨   朱   晖

二审:罗   筱   韦多加

三审:汪小峰   陈   慧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见微知著  烛照未来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一起来学习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学习积分

+

微理大义
见微知著 烛照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