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北京举行的第二届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论坛上,绿源电动自行车作为“新国标”起草单位以及工信部首批符合《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之一,向业界展示了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型蓝图。
本次论坛以“加速构建新质生产力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为核心议题,旨在响应国家关于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论坛得到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准与支持,由中国质量报刊社成功举办。论坛上,来自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市场监管总局认可检测司、各地市场监管局代表以及绿源、极氪、理想等制造业优秀企业代表,围绕如何激发新质生产力活力、促进产业质量全面提升、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等关键议题发表主旨演讲。
绿源集团副总裁陈文胜作为行业唯一演讲嘉宾,以《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增长”的白银时代》为题,深度剖析了当前行业正处于新国标政策的窗口期的市场环境下,电动两轮车行业如何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型,并分享了绿源在这一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与探索成果。
行业“第二次分水岭”,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尽管近年来该行业集中度日益增强,但行业整体质量保障不足行业整体质量保障能力依然偏弱,不少企业缺乏足够的研发投入和设计能力,产品同质化严重,甚至为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劣质原材料、缩减检测项目,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抽检合格率不高,与人民群众期待存在差距。
陈文胜指出,随着最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进入到发布实施倒计时阶段,电动两轮车行业即将迎来“第二次分水岭”—— 一个由新质生产力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业变革时代。这一变革不仅要求产品在安全、耐用以及续航等方面达到新标准,更对企业技术创新、生产管理、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下,部分中小厂商将面临严峻挑战,而头部企业则有望凭借自身优势实现超额增长,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他强调,新质生产力推动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以满足市场新需求。
作为行业创新的标杆,绿源始终将关键技术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成功推出了液冷技术、数字化电池等多项行业领先技术。其中,数字化电池在安全性与耐用性上取得重大突破,有效预防了潜在安全隐患,并配备了智能预警功能,实现了主动预警与及时维护。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和质量,也为企业赢得了市场广泛认可。
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 提升行业集中度和产品质量水平
为进一步优化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结构,提升行业集中度和产品质量水平,征求意见稿中增加了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的内容。绿源通过数字化质量管理,自主研发了“超强大脑”——MES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成了管材加工、自动焊接、整车装配等高精尖工艺设备,实现了车架制造、铁塑件涂装、电机和整车装配等关键工序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为保证产品品质,绿源制造的每辆车从组装到下线都需要经过50道工序层层把关。在车间的下线区域均配备了试骑检测道,对每一辆成品车都进行骑行检测,以确保开箱合格率达到100%。
面对市场多元化需求,绿源集团不仅致力于产品创新,还积极倡导绿色出行、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作为第一批符合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之一,绿源电动车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的部署,已在全国多地率先开展以旧换新公益普惠行动。这一行动得到了地方市场监管局、消防救援局以及权威媒体的大力支持,为构建安全、绿色、可持续的出行环境贡献了力量。
早在1998年,绿源主办并参与了全国“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标准的制定起草工作,为整个电动车产业规范和良性发展提供了引导。绿源同时也是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起草单位之一。在谈及合规经营时,陈文胜强调,依法合规经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绿源集团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产品从研发到生产、销售到售后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规范要求。未来,绿源集团也将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何鹏林表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中,健全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是一项重要任务。希望通过对《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修订,提升电动自行车产品本质安全水平,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当前,电动两轮车行业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绿源将继续秉承“技术创新引领、合规经营基石、品牌建设核心、绿色环保己任”的发展理念,与业界同仁携手共进,提升电动自行车产品本质安全水平,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