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画】怪不得练不好书法,竟然没看过书圣王羲之的书法秘诀

文摘   2025-01-14 15:48   辽宁  



很少人知道,练习书法,除了平日挤时间的练字实践,最不能忽略的其实是书法理论的学习。

在我们练字困顿时,书法理论学习,就像黑夜明灯,能照亮我们的习书之路,让我们走得更远。

书法理论学习,是我们习字的底气,更是形成个人书法风格的基石。

光练字不看理论,就像盲人摸象,陷在自己的狭小认知里,写出来的字也只能是坐井观天,不知其可也,写得再多也只能是油滑现世,肤浅自欺。

从上一篇文章我们知道,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因其家庭氛围的熏陶,其书法悟性极高,是不可多得的书法好苗子。

王羲之却发觉老七未能勤于书法规矩的遵守,干脆给儿子写本书法秘籍《笔势论十二章》,其核心章节启心章可谓全书的精华,如若看懂,书法练习一通百通。

在给大家解析这难得的书法秘籍之前,不妨先来看看以下两个“不”字。

正楷“不”字

有人看到类似于这样的书法,会在旁边评论道:这才是正宗的楷书。

那如果让你的眼睛看到这样的“不”字呢?(右起一列顺数第四个字)

王羲之《黄庭经》碑文

这两个“不”字有什么不同呢?把最上面那个“不”字笔画拆开,再合拢,我们会发现,这字特点是写得端正规矩。但是由于标准化“组装”,初看还行,看久了总觉得呆板,没什么味道。

再看看王羲之《黄庭经》里的“不”字:

字的架构章法富于变化,每个笔顺之间相互呼应联结,竖画创新地写短了,为了给最后的“点”画施展空间,而最后一点的布排,正好在竖画黄金分割点的位置,往右空一点位置起笔,灵动绝妙,整个字真可谓遒劲滋润,富有特色,让人过目不忘。

以上这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为了给大家破解王羲之给儿子的书法秘籍,让大家去体悟笔势论十二章里的核心章节内容。

那有人问了,王羲之的字好是好啊,还是不懂啊?咋整?王羲之书法秘籍的核心章节到底讲了什么?

相由心生,同样的,字由心起,心里想到意会到才能指挥手写出来,那么启心章里究竟讲了什么秘诀?

答案是王羲之写的“意在笔前”。有了初期大胆创临,由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不计遍数,写到劲滑不滞涩,达到习书的第二境界;那么要达到第一境界,就要慢下来了,慢到研墨的时候就开始静神宁思,提前谋划。

从王羲之开始研墨的时候,我们就和这位伟大的书法家拉开了遥远的距离。因为这个时候,王羲之已经意在笔前,提前谋划着字的大小、偃仰、平直、振动,笔顺与笔顺之间的呼应联结。

王羲之的字,笔笔精妙,放在一起又恰如其分,灵动自然。王羲之的行笔技巧、章法布局能力统统蕴含在作品中,我们要用眼睛看,用心琢磨。再用手写。

王羲之《曹娥碑》

就,我们在创临章还没勤奋到王羲之废寝忘食的地步,我们的书圣已经情意飞动,妙笔生花了!

但是请注意,方法对了,进步慢点无妨,我们要学会跟自己对比。学高手不是为了给自己增加压力,而是提升自己的眼力劲儿,用对方法,是谓巧。

写好书法,除了创临基本功打好,关键还得有心法支撑:意在笔前,提前谋划,笔顺的布排,要合理而灵动,妥当而又富于变化。笔顺与笔顺之间又要往来映带,互相联结。字写活了,自然有美感。意在笔前既是夯实创临基本功,也是书法创新,形成自我风格的关键。

除此之外,王羲之为了让儿子加深意在笔前,富于变化的心法秘诀,举了一个宋翼学书的例子,将意在笔前的概念具体化。

宋翼拜钟繇为师学习书法。宋翼老老实实认真布排每一个笔顺,但是苦于平直无变化,被钟繇狠狠骂了一顿。心虚的宋翼自此三年不敢见老师。

此后,宋翼勤练苦学,每写一捺,必像水流行进有三次折笔;每写一竖,必隐锋而为之,写横则像密阵排云,不计其数;每写一个“戈”,像百钧之弩待发……

王羲之在给儿子的笔势论十二章里讲宋翼学书

王羲之给儿子举宋翼学书的例子,其实就是丰富重现自己的写字过程。

细心地人会发现,王羲之每写一笔顺都是形象化思维,他平时极善于观察,写字时联系到了他生活的时代、具体到生活中相关物体的情态,巧妙地运用于书法当中,笔笔有情,自然生动。






编  辑:耿宝年

审  核:么  东

来源:中国书法

北镇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北镇市文化旅游体育服务中心


2025年

1月14日


镇山福地 乐游北镇

农历开元4721甲辰龙年

腊月十五



北镇文旅
未经授权和许可,任何单位或媒体
不得对本公众号的文章及其他信息资料非法予以复制


北镇文旅
以及时发布重要行业信息,展示历史文化、推荐旅游资源,追踪重大文旅活动,普及文旅知识等为方向;以北镇地方各类特色文化为依托,拓展内容的覆盖范围;以固定专栏的形式,规划内容的布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