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中国古代唯一作为王朝名将单独列传的女军侯

百科   2024-10-27 18:15   北京  
贵州茅台镇放大招了!
三茅聚首,喝了这杯才叫喝过真正的酱香酒!


明清鼎革之际,无数曾深受明朝廷厚恩的士大夫选择屈膝投降,转而投效他们曾经口中的“胡虏”“蛮夷”。而秦良玉,作为一名女子,却力战不屈,誓死不投降于清朝廷。其铁骨铮铮,令同时代屈膝的男子汗颜。郭沫若曾称赞她“蜀中巾帼富英雄,石砫犹存良玉踪。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她因其壮行与名节,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作为王朝名将单独列传的女军侯。



初出茅庐:何必将军是丈夫


秦良玉,字贞素,1574年出生于四川忠州(今重庆市忠县)的一个书香世家。她的父亲秦葵,是明末的岁贡生,一位汉化苗人,对子女的教育尤为重视。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秦葵却打破常规,不仅让秦良玉和兄弟们研读四书五经,还亲自教授他们兵法武艺,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栋梁之材。

秦良玉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聪慧与机敏,她不仅喜欢读书,还尤其钟爱兵书,常常与兄弟们一起苦练骑射,研习兵法。她的身手矫捷,令父亲秦葵十分欣慰,曾言:

“可惜良玉是女流,否则日后定能封侯夺冠。”

而秦良玉却毫不气馁,慨然回应:

“倘使女儿得掌兵柄,应不输平阳公主和冼夫人。”

这番豪言壮语,预示着她日后必将走上一条非凡的道路。



时光荏苒,转眼间秦良玉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1595年,21岁的秦良玉通过比武招亲的方式,嫁给了石砫土司之子马千乘。马千乘据传是东汉光武朝伏波将军马援的后裔,世袭石砫宣抚使一职。秦良玉与马千乘的结合,不仅是两个家族的联姻,更是两个英雄灵魂的碰撞。


婚后,秦良玉并没有沉浸在家庭的温馨之中,而是与丈夫一起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她劝说并激励丈夫训练军队,以应对时局的复杂变化。在秦良玉的辅佐下,他们挑选自家子弟中的精壮之士,组建了一支以白杆长矛为主要武器的部队——白杆兵。这支部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悍,被誉为“精劲冠诸部”。



万历二十六年(1598),播州(今贵州遵义)宣抚使杨应龙发动叛乱。播州地势险峻,山高水险,叛军依仗着天然屏障,猖獗一时。朝廷派遣李化龙总督四川、贵州、湖广各路地方军,合力进剿叛匪。秦良玉与丈夫马千乘率领3000白杆兵也参与其中。


在这场平叛之战中,秦良玉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她率领白杆兵突入敌军后方,令其猝不及防,大部队乘机掩杀,一举攻克了叛军据点播州海龙屯。战斗中,秦良玉身先士卒,勇猛冲杀,她的白杆兵更是所向披靡,令敌人闻风丧胆。战后论功行赏,总督李化龙大赞秦良玉机智英勇,赠予她“女中丈夫”银牌一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平定播州之乱的过程中,秦良玉夫妇不仅立下了赫赫战功,还展现出了高超的军事策略和团队协作精神。他们凭借长期严格的山地训练、利用白杆兵的特殊装备,在战斗中屡屡给予叛军出其不意的打击。同时,他们还与其他平叛军队密切配合,共同击败了叛军势力,为朝廷的安定和百姓的安宁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良玉在平定播州之乱中的卓越表现,不仅赢得了朝廷的嘉奖和百姓的赞誉,更让她在军中树立了威信,成为名副其实的女将军。


上马杀敌:凯歌马上清平曲


在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一位英勇的土司领袖,不幸遭奸人陷害,含冤而逝。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对秦良玉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然而,面对丈夫留下的土司之位和石砫百姓的期盼,她毅然决然地接过了丈夫的旗帜,誓言要继续守护这片土地和人民。

秦良玉深知,丈夫的遗志不仅仅是守护石砫,更是要捍卫大明王朝的边疆。此时,辽东女真势力的崛起,给明朝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万历四十六年(1618),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伐明,从此拉开了明清战争的序幕。秦良玉虽然身处西南边陲,但心系辽东战事,多次请求率军出征。


天启元年(1621),明军在辽东战场屡战屡败,局势危急。秦良玉得知消息后,毅然率领石砫土兵(土司武装力量)北上抗敌。她深知此战凶多吉少,但为了国家的安危,她义无反顾。


在辽东战场上,秦良玉率领的白杆兵以其独特的装备和严明的军纪,迅速成为明军中的一支劲旅。他们身着白衣,手持长枪,腰挂短刀,背负重箭,战斗力极强。在萨尔浒之战中,秦良玉亲自率军冲锋陷阵,与女真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中,她身先士卒,多次陷入敌阵,但又凭借高超的武艺和顽强的意志杀出重围。她的英勇表现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使得明军士气大振,多次击退了女真的进攻。


然而,由于明军内部矛盾重重,加之粮草不济,最终未能彻底击败女真。但秦良玉和她的白杆兵在辽东战场上所展现出的英勇和坚韧,却赢得了朝廷和百姓的广泛赞誉。


天启元年(1621),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发动叛乱,率兵围攻成都,并派遣使者携带重金前来拉拢秦良玉。秦良玉得知消息后,怒斥使者,当场将其斩杀,并立即调集兵马,准备平叛。


在平叛过程中,秦良玉深知奢崇明叛军依仗地势险要,不易攻取,于是决定采取迂回战术,先断其归路,再围而歼之。她亲自率领白杆兵,逆流而上,直抵重庆南坪关,切断了叛军的退路。同时,她还派遣伏兵袭击了驻守在长江、嘉陵江上的叛军水军,尽焚其舟。


在随后的战斗中,秦良玉更是身先士卒,亲自率军冲锋陷阵。她手持长枪,腰挂短刀,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在她的带领下,白杆兵士气高昂,战斗力倍增。经过一番激战,最终成功击溃了奢崇明的叛军,解围了成都。


平叛之后,秦良玉又率领白杆兵攻占了二郎关、佛图关等重要据点,收复了重庆。此役之后,朝廷授予她都督佥事、充都督同知总兵的官职,并多次赏赐金币银两。但秦良玉却将这些赏赐全部用于犒赏有功将士。


勤王进兵:桃花马上请长缨


崇祯三年(1630),一个动荡不安的秋日,清军的铁骑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永平四城在烽烟中逐一沦陷。国家危难之际,秦良玉挺身而出,倾尽家财化作沉甸甸的军饷,以资国用。

秋风萧瑟,战旗猎猎,秦良玉带着侄子秦翼明,着甲骑马。誓死捍卫这片土地。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拉长,每一步都踏出了坚定的信念与不屈的勇气。在秦良玉等人的努力下,皇太极的进攻最终被击退。


崇祯皇帝亲自召见了这位巾帼英雄,并亲自赐予了钱币、牲畜与酒水,每一份赏赐都承载着对这位女将军无尽的敬意。更令秦良玉动容的是,皇帝亲自赋诗四首,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她忠勇精神的颂扬。


皇太极的退兵,标志着这场危机的暂时解除,秦良玉率兵踏上归途,而秦翼明则受命留在京畿,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


崇祯七年(1634),那是一个春意未浓、寒风依旧刺骨的二月。在川陕肆虐的贼寇兵临夔州城下,城墙在炮火中轰然倒塌,紧接着,太平也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在这危急关头,秦良玉犹如天降神兵,她率领着麾下的铁骑,如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冲破了贼寇的包围圈。她的到来,让嚣张的贼寇如鸟兽散,夔州、太平得以暂时保全。


崇祯十三年(1640),巫山之巅,秦良玉又与罗汝才军展开了激烈的较量。罗汝才,这位贼寇中的佼佼者,曾多次侵犯夔州,但每次都被秦良玉击退。在马家寨,秦良玉设下伏兵,一战斩首六百,又在留马垭追击并大败贼军,斩杀其首领。随后,在谭家坪北山和仙寺岭,秦良玉更是与其他将领联手,将罗汝才军打得溃不成军。她亲手夺下了罗汝才的大旗,保卫了一方平安。


然而,国家的危难并未因此解除。督师杨嗣昌为了推卸责任,竟然将贼寇全部驱赶入川。四川巡抚邵捷春只能率领着两万弱兵驻守重庆,他所能指望的,唯有秦良玉和张令两支军队。


绵州知州陆逊之因故罢官归乡,被邵捷春派去视察军营。当他看到秦良玉的军队纪律严明、士气高昂时,心中不禁暗暗称奇。秦良玉设宴款待陆逊之,并在酒宴上向他倾诉了自己的担忧:“邵公不知兵。吾一妇人,受国恩,谊应死,独恨与邵公同死耳。”她告诉陆逊之,邵捷春将军营布置得过于靠近重庆,而张令所守的黄泥洼又失去了地利之便。如果贼寇从高处铁骑冲锋而下,张令的军队必将溃败。一旦张令失败,紧接着就是秦良玉。到那时,他们还能救援重庆的危急吗?


秦良玉的担忧并非多余。果然,在那年的十月,张献忠在观音岩、三黄岭接连击败官军,随后从上马渡渡过长江。秦良玉与张令急忙在竹箘坪设伏,试图挫败贼军的锐气。然而,不幸的是,张令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秦良玉虽然奋力救援,但未能成功。在后续的战斗中,秦良玉再次失利,她所率领的三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面对这样的败局,秦良玉没有选择逃避或放弃。她孤身一人去见邵捷春,请求增援。她告诉邵捷春:“事急矣,尽发吾溪峒卒,可得二万。我自廪其半,半饩之官,犹足办贼。”然而,邵捷春却因为与督师杨嗣昌意见不合,且仓库中没有现成的粮食,所以拒绝采用秦良玉的计策。秦良玉只能无奈地叹息着返回,也许此刻她的心中充满了悲愤和无奈,她为国家付出了这么多,却得不到应有的支持。


但秦良玉并没有因此沉沦。她深知,国家的危难还没有解除,她必须继续战斗下去。在摇、黄等十三家贼寇横行蜀中的时候,秦良玉再次挺身而出。她的族人秦缵勋竟然成了贼寇的耳目,被官府擒获后,他杀死狱卒逃走了。秦良玉得知后,立即派人追捕并将其擒获归案,之后,当张献忠攻陷了整个楚地,准备再次入侵四川的时候,秦良玉没有选择退缩。她精心绘制了全蜀的地理形势图,呈送给巡抚陈士奇,并请求增兵防守十三个险要的关隘。然而,陈士奇却未能采纳她的建议。秦良玉又将地图呈送给巡按刘之勃,刘之勃虽然答应了她,却无兵可发。面对这样的局面,秦良玉的隐隐感到了大厦将倾的无力与无奈。


无可奈何:不是昭君出塞时


崇祯十七年(1644),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风雨飘摇。北方,李自成的军队步步紧逼,对京师渐成关门之势。南方,张献忠沉楚王、入四川,逐步占领了天府之国。关外,皇太极的清军不断入寇,明军损兵折将。

农历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在煤山(今北京景山公园)自缢,明朝灭亡。不久之后,李自成在一片石大败,清军在吴三桂的带路下,入关进京,定鼎中原。



此时的秦良玉身在川渝,听闻此消息,不啻为霹雳。她面向北方,痛哭流涕,下定决心,要为君父报仇,恢复山河。


然而,此时的秦良玉已经老了。多年的军旅生涯和战斗给她留下了一身疾病,年近70岁的她已经很难披甲骑马、上阵杀敌了。这一段时期,关于她的记载十分稀少,就像从史料中消失了一般。


但历史终将不会被掩盖。不久后,在关于南明的一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南明隆武帝加封秦良玉太保兼太子太保衔、一品诰命夫人,封忠贞侯,并颁赐予一方铜印给她。该铜印印文为“太子太保总镇关防”,左侧刻有“天字七十三号”,背面刻“隆武二年(1646)八月七日”,又刻一行“礼部造”。


据传说,秦良玉性格刚烈,老年后至死不下居住的“玉音楼”,不踏清土一步。


清顺治五年五月二十日(1648年7月10日),一代名将秦良玉走完了她74年的恢宏人生。


那时的她,或许在凝视北方,盼望着南明军队能够反攻,规复河山。

贵州茅台镇放大招了!三茅聚首,喝了这杯才叫喝过真正的酱香酒!点击下图购买



赖家、王家、华家茅酒珠联璧合,奉献百年沉淀茅香技艺



优质原料,12987传统工艺精制,100%老酒,保证酒的纯正和口感!点击下图购买


军武次位面
我们充满好奇的探索世界,专注提供有价值的思考与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