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标准化之后,为什么企业都想来一块“巧克力”?

财富   2024-12-31 17:54   四川  

“如果换电站批量上来,估计更多人会接受。为什么?充电要一个小时,换电只要几分钟。而且购车成本降低40%,这个模式肯定没问题。不光对网约车,对私家车也会产生影响。”深圳市网约联合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汽车租赁行业协会会长傅陈理对换电模式的前景充满信心。

这种判断正在被市场验证。12月18日,在巧克力换电生态大会上,宁德时代推出了20#、25#两种标准化换电电池,标志着电动汽车换电标准化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近百家合作伙伴参与,30家企业更是达成10.75万块电池的订阅协议,充分证明市场对这一创新模式的高度认可。


在这个生态圈中,每个参与者都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上游的车企和能源供应商看到了标准化带来的降本空间,中游的运营商发现了效率提升的机会,下游的金融机构和服务商则在开拓创新业务。这种多元协同的格局,正在催生出一个全新的产业生态。


那么,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在这个生态中究竟能获得怎样的价值?


“巧克力”的第一批尝鲜者


“以前我们持有资产是连电池一起持有,现在把车壳跟电池分开后,购车成本就降低了。以10万元车型为例,电池成本占40%,没有电池就只要支付6万元。”傅陈理一语道出了车电分离带来的直接价值。


这种变化源于宁德时代推出的标准化换电电池。通过20#、25#两种标准化换电电池的统一规格,解决了此前换电市场标准不统一、各家企业采用自有标准的行业痛点。此外,有了宁德时代长寿命电池技术的支撑,电池使用模式首次实现从“买断”到“按量付费”的转变,让每一块电池都能发挥最大价值。


“宁德时代占据了60%的电池市场,主流主机厂的电池大多使用宁德时代的产品。”傅陈理分析说,“电池标准化之后,厂家设置底盘时按这个标准来设计就可以了,这个商业模式完全可以实现。”目前,长安、广汽、红旗、北汽、五菱等车企已确定量产换电车型。


更重要的是,电池银行的设立为运营模式带来革新。“我们定制了宁德时代5000块电池,车壳我们持有,电池由宁德时代持有。运营期满后,我们只需处理车壳,电池就还给宁德时代。”傅陈理介绍说。这种模式通过“可租、可售、可回购”的机制,不仅降低了运营商的初始投入,也解决了电池残值风险。


“我们与宁德时代签了战略合作协议,就是看中了此类模式的发展潜力。”傅陈理表示,“使用宁德换电的现在已有10款车型,我们可以从中选择。宁德的产品让广汽可以换,吉利也可以换,其他车型也可以换,使用性更加广泛。”这种标准统一带来的跨品牌兼容性,使得运营商有了更大的车型选择空间。


在市场规模上,仅出租车和网约车领域就蕴含巨大机遇。开源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国内出租车保有量约140万辆,网约车保有量约210万辆,按照6-8年更换周期计算,每年更替需求约43.8-58.3万辆。这些运营车辆最注重补能效率、续航能力和盈利能力,而标准化的换电体系恰好满足这些需求。


然而,行业发展仍面临着现实挑战。“目前,对于市场上已经存在的换电车型,市场比较多的声音是换电成本较高,主要是因为换电站的建设成本比充电桩高。”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另外一个是,目前换电站建设比较少,所以虽然换电时间比较短,但是找站的过程,也会延误很长时间。”


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单一主机厂模式的局限性:换电站和车同时铺设,但往往一个区域内只有一两座站,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正是看到了这些痛点,宁德时代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径。上述业内人士认为:“这次巧克力换电项目推出来,对行业来讲是一个重新思考的机会。原来可能更多的是单一主机厂,换电站和车同时去铺设,但是往往最后换电站在一个区域内只建设了一两座,并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就没法大规模的市场化。但如果说宁德时代这次的换电项目,可以先建站再去匹配车,而且能保证充换一体的车型不影响它充电的效率,我觉得这对整个行业来讲,或者说对充换电的车型来讲,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但换电站网络的建设绝非易事。“作为新基建,既需要自建来迭代各种能力,也需要共建来拓展网络效应。”时代电服CEO杨峻表示。宁德时代规划了一个渐进式的建设方案:从零到一的前1000站由时代电服建设,1000到10000站将由时代电服和生态伙伴一起建,10000到30000站则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越多资源方的加入越能加快这个进程,让用户更快体验到便捷。”


在这个宏伟蓝图中,网络布局的精准性同样重要。宁德时代依托大数据算力,根据司机出行习惯,精准锁定最佳建站位置。以首个试点城市重庆为例,综合考虑运力情况、人群密集度和换电补给需求,制定了清晰的网络覆盖目标,成熟网络阶段可以达到10分钟找站。


这种规模化的市场机会,正是推动生态伙伴共同参与换电网络建设的重要动力。而这种多方参与的开放格局,也将加速标准化在更广阔市场中的推广。


生态共建
标准化引发的连锁反应


对生态伙伴而言,标准化的意义远不止于统一规格。


在这场变革中,最戏剧性的转变也许发生在保险领域。一度让行业头疼的难题比比皆是:电池损失难以评估、专业团队严重缺失,甚至出现过伪造电池磕碰事故骗保的情况,高额的保费也让用户望而却步。而今天,这些看似无解的难题正在被一一破解:基于电池银行的精确数据,中华联合财险已将保险模式从被动补偿转向主动风险管理,电池保费更是从2000元直降至500元。


二手车市场的变革同样令人瞩目。纯电二手车的保值率、电池健康度及使用寿命等,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同时,检测评估体系不完善、售后质保等行业标准亟待统一等问题,成为制约新能源二手车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


优信等平台敏锐地将这些市场痛点视为创新突破口,通过引入标准化检测认证体系,搭配“可租可售可回购、可换可充可升级”等灵活交易模式,二手车市场正迎来一场透明化与规范化的变革。


而京东养车的选择则更具想象力。对这个全国拥有超4万家门店网络的巨头来说,打造新能源汽车维保换电“一体站”的意义绝不仅是服务的简单叠加。与时代电服达成合作之后,双方在养车服务与换电站运维等多领域的协同,将推动行业构建更规范、高效的服务标准与流程。这种融合创新,正在重新定义新能源汽车的后市场服务。


支撑这些创新的核心,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电池信用评估体系。“可见、可管、可优化”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对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依托全球规模领先的电池数据库,宁德时代能实时追踪每一块电池乃至电芯的历史和实时数据;通过大模型预测电池衰减趋势,实施一致性均衡管理,确保电池始终保持最佳使用状态;更重要的是,这些数据让每个充放电循环都能实现最优利用,最大化资产价值。


这些数字化能力不仅构筑起电池资产的“信用档案”,也为生态伙伴的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保险机构能够精准评估风险,二手车平台可以给出更可靠的估值,维保服务商则能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养护方案。在这个透明可信的数据支撑下,电池资产的流转和创新正变得前所未有地活跃。


在巧克力换电生态大会现场,30家企业共签订10.75万块电池订单。这个数字的背后,是生态伙伴们对这一创新模式的集体认可。而这或许正是标准化最大的魅力:它不仅让每个参与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创新空间,更让这些创新能够无缝连接,最终推动整个行业向前跃升。


普华永道预计,到2035年,轻型汽车的换电车型渗透率将达到30%,全国需要建设4万座换电站,并且利用率会对换电站数量产生重要影响。而对生态伙伴们来说,这个万亿级市场的背后,是一个重构产业价值链的历史性机遇。当我们回望这场变革的起点,会发现正是标准化的突破,让如此广泛而深入的创新成为可能。

编辑|蒙锦涛

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主流财经全媒体。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7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