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清晨时分地面和叶子上开始出现露珠,故名白露。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之后,气温迅速下降,早晚温差进一步增大,暖寒交替之际,最易生病,因此白露时节,一定要注意养生。
01
02
宜喝三样
1、山药南瓜粥
山药含有皂甙、黏液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以及多种微量元素。
南瓜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钴和果胶,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高血压。
二者加入粳米同煮,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津液产生。
常吃可以有效抵抗秋燥,还能止咳平喘,帮助消化。
2、莲子百合粥
白露时节,天气早晚寒凉。
树叶凋零,寒风萧瑟,人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影响。
百合可以补肺、润肺、清心安神。
莲子入心、脾、肾经,有养心安神、健脾、补肾的作用
莲子、百合、粳米同煮,再加入适量冰糖。
早晚温热食用,有助于益气滋阴、润肺安神。
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3、菊花茶
白露时节,人们很容易口干、咽干、咳嗽等秋燥症状。
而菊花味甘苦,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
可以有效缓解呼吸系统疾病。
而且,白露前后的茶叶没有夏茶的苦涩,而是有一种特甘醇清香味,是清心除烦的必备饮品。
常喝茶,对心血管疾病也有较好防治作用。
02
三 忌
1、忌裸露身体
中医讲:“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是说白露时节,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
白天温度依然近三十度,但是早晚温差会高于十度。
风寒配合秋燥,不仅会对肺部造成伤害,严重的还会损伤筋骨,造成风湿、痛风。
注意不要让膝关节受凉,已患有膝关节疼痛的人群在外需戴护膝,一旦出汗要及时擦干。
早晚温差大时要添加衣被,注意颈部、脐部、脚部的保暖,体质比较弱的老人和儿童,以及慢性病患者更要防好“秋冻”。
2、忌吃辣
白露时节,秋燥严重,最容易消耗人体的津液。人的口鼻、咽喉,容易干燥,大便干结,皮肤干裂。
秋燥严重,最忌讳饮食上的放纵。辛辣燥热的食物一定要少吃,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
建议可以吃些有清心、降火作用的食物,多喝水,多喝粥,多吃富含vc的柚子、西红柿,对抗秋燥。
3、忌过度进补
马上进入仲秋,很多地方开始流行贴秋膘。加上秋季食物供应充沛,很多人一不小心就容易吃多。
为迎接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热量的摄取大于散发,稍不小心,体重就增加。
秋季人的脾胃最是虚弱,最易造成消化不良。所以,秋季进补要适度,以粥品温补为益,切忌暴饮暴食。
03
四 秘 诀
1、注意泡脚
中医讲:寒从脚起。白露时节,气温渐渐降低,地面寒气加重。人的脚最容易受到寒气侵袭。
晚上的时候,注意用温水泡脚,温补肾阳。
肾开窍于耳,在泡脚的同时,可以把耳朵搓热,来补养肾气。
泡脚以15分钟为宜,贵在坚持。可以有效缓解冬天四肢怕冷,乏力的情况。
2、动静结合,注意锻炼
白露时节,人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都有所减弱。
所以要适当运动,增加心肺功能,增加身体的抗寒能力。
年轻人可以跑步、打球、登山,老年人可以散步、太极、慢跑。
以适度出汗而不疲倦为主,这样有助于机体内气血调畅,增强心肺功能,让生物钟自然过渡到下一个节气。
在进行以上运动锻炼的同时,还可配合一些“静功”,做到动静结合,动静和谐。
锻炼身体之后,可以深呼吸,闭目养神,调节心肺气血,保持身心健康。
3、防止过敏
秋季是过敏的高发季节,伴随着空气干燥,气候变化频繁,紫外线增强,人的皮肤呼吸道都容易产生过敏现象。
其中以过敏性鼻炎、皮炎、哮喘为主。
日常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平衡,可多吃一些牛奶、淡水鱼、豆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以增强皮肤抵抗力。
避免吃咸水鱼、虾、蟹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敏感皮肤,要注意皮肤补水,少用刺激性化妆品。
中医认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
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而立秋后天气逐渐变得干燥,很容易伤肺,特别是老年人,如果因秋燥而伤肺,到冬季就容易感染许多肺部疾病。
秋天是养肺润肺的最佳时机,只有养好肺,到了冬天才能肾气充足少生病。
可以每天早晨、睡前用清水润润鼻腔,夜间在卧室放一盆水保持空气湿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酷暑已过,清秋正凉。
今日白露,
气温日际变化大。
饮食需注意,起居需留心,
健康迎接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