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贵州日报》以《春风化雨润“兵”心——贵阳市修文县将阳明文化融入退役军人思政工作》为题,报道修文县借助阳明文化传承优势,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无缝衔接,以“五建促五带”为工作主抓手,教育引领退役军人传承阳明文化精髓,知行合一投身社会实践,不断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质内涵”。
春风化雨润“兵”心
——贵阳市修文县将阳明文化融入退役军人思政工作
“能为群众做点实事,看到他们的笑脸,我心里暖乎乎的,这份温暖,比任何回报都要珍贵。”10月29日,在贵阳市修文县龙场街道党务政务服务中心,龙场街道“良知”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成员周训华说。
近年来,修文县作为我省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先行点,借助修文县阳明文化传承优势,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无缝衔接,以“五建促五带”为工作主抓手,教育引领退役军人传承阳明文化精髓,知行合一投身社会实践,不断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质内涵”。
建阵地 12个工作室传习阳明文化
走进中国阳明文化园西园,“修文县‘良知’退役军人研学基地”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再往里走便看见军人誓词宣誓台,宣传栏上展示着“良知”退役军人工作动态和研学成效。
在修文县,这样的工作室共有12个,全部用以承载该县退役军人传习阳明文化。同时,该县还邀请阳明文化研究学者为退役军人制定“良知”手册,以阳明文化为载体,将阳明文化助推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一套完整的手册汇编。
为用好这些活动阵地,修文县邀请专家为退役军人线下授课,开展阳明文化交流活动,组织专场讨论,在退役军人中广泛开展阳明文化学习,并且将此项学习纳入退役军人的年度课程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树品牌 127支服务队服务乡梓
每当夜幕降临,在修文县的大街小巷,时不时就能看见“良知”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巡逻的身影,他们身着“橄榄绿”,臂戴“红袖标”,保障着群众的夜间出行安全。
“良知”志愿服务队是修文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大力培塑的服务品牌,实现了全县乡(镇、街道)及村(社区)“良知”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共成立了127支队伍,并全部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志愿服务内容实行清单管理,确保志愿服务质量,全年开展服务活动650余次。
“良知”志愿服务队的得名,正是源自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思想,倡导“凝聚老兵力量,发扬奉献精神”,知行合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
此外,修文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还不断拓展“良知”品牌,拓展组建了“良知”退役军人宣讲团和思想政治指导员队伍,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在传承红色基因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同时还以大木红军广场、谷堡索桥红色文化为主体,依托中国阳明文化园等历史遗存设计“良知”教育线路,开展重走长征路、唱红歌等活动,让退役军人忆苦思甜,进一步发扬退役军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促知行 更多模范蓬勃涌现
随着阳明文化不断入脑入心,同时辅以活跃城乡的“良知”志愿服务队的耳濡目染,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主动投身服务乡梓发展的各种志愿服务中,功臣模范、“最美退役军人”“模范退役军人”“兵支书”“兵教师”等群体持续壮大。
来源:《贵州日报》
编辑:刘珊珊
责编:李忠玉 王 艳
编审:张德全 王 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