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邯郸“十二时辰”
千年的成语还能这么潮
解锁“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的N种方式——
借问成语何处寻
俯拾皆是在邯郸
河北邯郸,被誉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在这里待一天,是怎样的体验?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邯郸,有着8000年文明史、3000多年建城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毛遂自荐、胡服骑射、完璧归赵……邯郸成语文化研究会成员王兴介绍,早在2005年,邯郸就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称号。
如今,通过科技、商业、文化创意等手段,邯郸创新成语典故的讲述方式,将成语文化与衣食住行游购娱有机融合,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绽放新活力。2024年,邯郸市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0.91%,旅游总花费同比增长18.51%,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一趟车、一家店
穿行城市脉络,感受文化脉动
晨光熹微,古城苏醒。登上邯郸26路公交车,开启一天的成语之旅。
“胡服骑射改革风,完璧归赵世无双,负荆请罪格局大,毛遂自荐显担当……”车上,广播里的一段快板,串联了邯郸成语,朗朗上口。
在文创旗舰店的二层,开设了7家艺术工作室,提供13种体验课程,均包含成语元素。
一桌菜、一堂课
舌尖品味成语,指尖触摸典故
邯郸成语文化,既可以“走进”脑海,还能“吃进”肚子。
午间,邯郸滏东大街,春满园饭店生意红火。刚进大堂,邯郸成语文化墙和邯郸美食地图相映成趣。二者碰撞融合,会产生什么火花?
“这是我们推出的‘成语典故宴’。”身着古典服饰的服务员递来一张特色菜单。“完璧归赵、积土为山……”约20道菜品,无论凉菜、热菜还是汤羹,均以成语命名。
“我们目前已开发出30多道成语菜品。”中国烹饪大师、邯郸春满园饭店餐饮总监魏生瑞说。记者瞧了瞧,“完璧归赵”以冬瓜、仙贝、鱼子酱等为食材,利用冬瓜的浅绿和白色制作出“玉璧”,颜值亮眼,鲜嫩多汁。
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成语菜,是怎么研发出来的呢?“我们组织餐饮行业专家和研发团队,先后5次深入邯郸市下辖区县,考察博物馆、古遗址和餐饮街区,了解历史文化,调研传统饮食,并聘请当地历史文化名人、专家作为宴席文化顾问,研发打造独具邯郸地方文化特色的成语典故宴。”邯郸市商务局有关负责同志说。
午后时光,来一杯现磨的“成语咖啡”最为惬意。在光明大街成语咖啡店,25岁的咖啡师李昊原说:“成语咖啡是视觉与意境的融合。眼前这款‘黄粱一梦’咖啡,既在咖啡上拉花呈现成语的元素,调制时又对咖啡分层,喝起来先甜后苦。”2024年“十一”假期,“黄粱一梦”这款咖啡在邯郸日均售出2000余杯。
下午,品成语文化的方式,从“舌尖”转移到“指尖”。各类非遗工坊、体验空间,热闹非凡。邯郸本土艺人将非遗与成语结合,开展艺术创作,开设体验课程。服饰设计师张程静将成语典故以丝帛剪纸呈现于服装,设计制作出18套成语文化服饰;国家级非遗“大名草编”代表性传承人王群英的“成语草编”作品,巧妙融合了剪纸、刺绣等多种文化元素;面塑非遗传承人李春芳制作了“毛遂自荐”等16组邯郸成语主题面塑作品。
一部剧、一景区
穿越千载时光,演绎千年风华
在邯郸成语剧场内,演员正在表演成语舞台剧《邯郸学步》。王洪超 摄
国家5A级旅游景区邯郸广府古城。薛冬 摄
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李春红介绍,邯郸在全市各大景区植入成语元素,开展“背成语享优惠”等趣味、惠民活动,让游客参与进来,在游玩中欣赏成语、品味成语。
成语文化绽放出彩,让邯郸这座千年古城生机无限。在这里,古城不再是尘封的过去,而是鲜活的场景、触手可及的特色文化。
临近午夜,万籁俱寂,找一间成语特色民宿歇下,在甜美梦乡中继续回味邯郸韵味。(人民日报记者 史自强)
来源丨人民日报
编辑丨刘书宇
初审丨赵达伟 袁丽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