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球生物医药行业的目光将聚焦于美国旧金山。当地时间2025年1月13日至16日,第43届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年会(以下简称JPM)在美国旧金山如期召开。作为医药行业的年度风向标,吸引了大批药企汇聚于此,MNC“选货淘金”,Biotech“卖身求存”。。2024年不可错过的十大精选IVD及生命科学市场报告 2024年不可错过的四十大医学领域热门行研报告
奉上全套课件更新最全大会资料!
2025JPM大会释放了以下信号:
并购趋势
大型并购重现:强生以146亿美元收购Intra-Cellular Therapies,这是近两年以来生物科技行业最大的一笔交易,也是2024年以来首笔过百亿美元并购的案例,意味着医疗保健行业的并购活动在2024年下滑之后正在重新升。 并购策略分化:辉瑞宣布不再进行大并购,继续收缩资金,2025年的销售、总务和管理费用将比2024年减少约5亿美元,研发费用将减少约3亿美。而罗氏明确每年有100亿美元的并购额度,但其CEO在JPM会上表示,具体怎么花、是否花还不确。不过,包括强生、默沙东、诺华等在内的21家大型跨国药企,拥有超过170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和借款能力,这将成为2025年并购和商业合作的重要推动。
研发方向
ADC药物受关注:除GLP-1外,肿瘤治疗领域,ADC或仍将璀璨。2025年,多款ADC产品将有望迎来数据读出,为赛道再添热度。伴随着PROTAC载荷ADC、双载荷ADC的研发深入,ADC耐药问题逐渐被突破的同时,适应症广度也正在被拓。 AI助力研发:罗氏重点在ADC和创新靶点,或将分享如何利用AI提高制药生产力,缩减成本,支持下一代药物的研。贝恩的报告也指出,AI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已经从最初的辅助诊断和图像分析,快速渗透到药物早期研发、临床试验设计、患者分层和精准医疗等核心环。
药企战略调整
应对专利悬崖:BMS将面临Revlimid等药物的专利危机,预计Revlimid的2025年销售额将缩减至20-25亿美元之间,最少下滑42%,不过其五大“明星产品”预计在2025年将撑起公司半壁江。辉瑞也在为未来几年将席卷而来的“LOE浪潮”做准备,通过收购Seagen等来应对专利损失带来的销售额损。 拓展业务领域:默沙东计划在多个治疗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并推动一系列创新疗法的获批和上市,继续拓展PD-1抑制剂Keytruda的适应。渤健明确表示将在2025年继续通过并购方式扩充自身实。
中国药企表现
创新药崛起:中国创新药的崛起,给欧美市场带来了竞争压力,现在好比“三国演义”。很多明星技术资产在中国,海外资产虎视眈眈,国内创新药实现了由“进口”转“出口”的转。 积极寻求合作:据JPM大会在场人士分享,今年参会的中国公司少了自我展示的紧张,更多是从容交流,寻找机会,且很多颇具信。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一年一度的JPM Healthcare大会期间。主办方精心安排了三位重量级的Keynote Speaker,他们分别是JPM CEO杰米·戴蒙、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以及FDA前局长斯科特·戈特利布。这三位在各自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精英人物,不约而同地在演讲中提及了中国的崛起,并流露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
杰米·戴蒙:贸易摩擦与美国形象的双重反思
杰米·戴蒙在演讲中着重探讨了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以及关税战问题。他指出,由于某些地缘政治联盟的存在,美国和中国目前难以建立起真正“良好”的关系。这一观点揭示了国际政治格局对两国关系的深刻影响。更有趣的是,戴蒙提到美国人在中国民众中的印象是“weak and lazy”,但他随即反驳了这种刻板印象。他认为,若深入了解美国的创业公司以及名牌大学,便会发现美国的精英年轻人其实非常勤奋,并且在全球创新领域发挥着引领作用。这番言论不仅为美国的年轻一代正名,也体现了戴蒙对中美两国在经济和创新领域竞争与合作的深刻洞察。
马克·米利:军事视角下的中美关系与国际秩序挑战
马克·米利则从军事角度对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军事领域的进步给予了客观的评价。他直言不讳地表示,美国军方普遍认为中国大陆将于2027年具备“解放”台湾的能力。这一判断无疑给美国的军事战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米利进一步强调,美国自二战以来建立的国际秩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而中国正是这一挑战的重要来源之一。他指出,中美之间从对抗(Confrontation)走向冲突(Conflict)的风险正在逐渐升高,但同时也强调,双方仍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分歧。这表明,尽管军事领域的竞争态势日益紧张,但和平解决争端的途径依然存在,关键在于双方的沟通与协商。
斯科特·戈特利布:创新药研发领域的竞争与政策应对
斯科特·戈特利布的演讲聚焦于创新药研发领域。他透露,目前FDA收到的IND申请中,有超过50%的早期研发分子来源于中国。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中国在创新药研发领域的强劲实力和快速发展态势。然而,戈特利布也表达了担忧,他认为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可能会破坏美国创新药研发的生态系统。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他提到了《生物安全法案》,该法案旨在防止中国获取创新药研发的尖端技术。尽管该法案尚未被纳入2025年的NDAA及CR法案,但他预测,未来该法案仍有很大可能会被继续推进。这反映出美国在维护自身科技领先地位方面的坚定决心和政策调整。
美国政策调整与中美摩擦的未来走向
从上述三位精英的演讲中不难看出,美国社会精英对中国的全面崛起感到极度焦虑。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美国政府正动用各种手段进行政策调整。就在大会期间,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BIS)发布了一项临时最终规则(Interim Final Rule, IFR),旨在修订出口管理条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 EAR)。该规则针对先进生物技术工具的发展和部署对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构成的威胁,对某些生物技术设备及相关技术实施新的控制措施,并征求公众意见。具体而言,该规定将限制两类重要仪器,包括高参数流式细胞仪及液相色谱质谱仪,这两类仪器在多种类型的创新药研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实施,将对中国创新药研发产生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未来中美之间的摩擦以及美国单方面的限制和制裁措施可能会越来越多。作为制药行业的从业者,我们必须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奉上全套课件更新最全大会资料!
! JPM2025 day1 | 人流量不比往年,近 30 家中国公司即将亮相!
JPM2025 day2 | 医疗健康大会,制药巨头各显神通(可获取76份“2025 JPM 演讲PPT”)
JPM D3 | 焦虑中国创新药崛起,管制高参数流式细胞仪及液相色谱质谱仪!(可获取100+份“2025 JPM 演讲PPT”)
延伸阅读:
更多报告可以添加微信ljswmed2016定制,全文报告付费团购领取!
延伸阅读:
扫码上方二维码,加入药械江湖会员频道,获取更多药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