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昔马镇通过党组织牵头、党员示范带动,坚持“慢慢走、样样好”的发展模式,着力提升“土特产”产量和质量,打造“昔马土特产”品牌,打响农特产品州内知名度,昔马红米、红米粑粑、小洋芋、小猪肉、古树茶、刺竹笋等独具昔马特色的“土特产”深受消费者青睐。
组织引领,打造昔马“土”品牌
“我们昔马洋芋只有拇指大,香味独特、口感软糯,红米是360年前选用当地野生麻谷移栽种植,其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硒’,昔马小猪肉更是一绝,独特的烹饪技巧只掌握在我们昔马人手中……”每当有人想要了解昔马镇时,在村工作40年的尤朝书都会自豪地向人介绍道。为提升产品知名度,镇党委、政府积极谋划,探索提升产值新途径,把“土特产”融入本土IP,成功注册“盈江昔马小洋芋”“盈江昔马小耳朵猪”2个地理商标,将默默无闻的“土特产”变为“知名品牌”。
驻村帮扶,打响区域口碑
驻村工作队从身边人“下手”,搭建“单位—亲朋—农户”助农爱心桥。组织开展“爱心助农员工自购昔马小洋芋”活动,利用朋友圈、微信群收集订单,迅速完成采购、打包、装车、运输、发放工作。第一批3500斤小洋芋到达目的地后,直接在单位门口进行发放,引得部分行人、商家纷纷过来咨询,工作队向这部分潜在客户推荐了种植户,帮助建立一对一联系服务,不仅有效拓宽农户销售渠道,增加了收入,更让消费者有了更好地消费体验。如今,每年都会有大量客户通过线上和农户进行交易,交易的商品也趋于多样化。
电商赋能,打出特色优势
“土特产”要“出山”,还得靠电商。“昔马小洋芋软糯糯,滋味醇厚暖心窝”直播间里传来不绝于耳的叫卖声,昔马镇领导干部摇身一变成“网红”,热情地推介着来自边境的“特色美味”。借助“党建+电商”助农模式,乡镇领导齐上阵,联动发力,打造“红色直播间”,单次最高销售额达5万余元,将昔马镇“土特产”推至全州,推向全国。
如今,昔马镇“土特产”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产品”,有效带动近1万名村民增收,人均增收达1000元以上。特色产业的发展还使部分年轻妇女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既留住了妈,又“栓”住了娃,解决了社会关注的“一老一小”问题,助推乡村振兴、兴边富民取得实效。
(供稿:昔马镇人民政府 廖常府 甫坤钰)
编辑:刘燕霖、王琼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