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尼木藏香
作为具有千年历史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走上了总台春晚拉萨分会场的舞台
并以其独特的魅力
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老辈人告诉我,在吐蕃时期,松赞干布曾派出16名青年才俊到天竺游学,最后只有吞弥·桑布扎学成归来。他学成归来以后见乡邻饱受疫病频发、缺医少药之苦,便将文成公主带来的大唐香道和藏医药文化相结合,发明了被誉为西藏第一圣香的尼木藏香,也就是我的“祖先”。
在历史的浮沉中,一次瞬间燃烧的机会,我穿越时空,乘着吞巴天空上的云朵来到了尼木县藏香产业园,开启了我的新生。尼木县藏香产业园由北京援助修建,现在由尼木县城投公司经营,是通过党委统领引导、企业合作运营、百姓积极参与,将藏香制作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形成集生产、展示、体验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藏香生产基地。
在这里,我的“爸爸妈妈”每天在宽敞的大房间里给我的“兄弟姐妹”们量身高、测体重,修理边幅,然后“爸妈”再根据各种规格,把我的“兄弟姐妹”装进精美的盒子,贴上漂亮的标签,装进大箱子。最后,我的“兄弟姐妹”们就等着快递小哥把他们送往全国各地去“旅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的“兄弟姐妹”逐渐多了起来,去“旅游”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了,“爸爸妈妈”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西藏藏之梦香业有限公司员工 罗珍
我是2024年来到城投工作的,这里离家近,平时上班走路就能到,现在学会了一技之长,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我的“叔叔”经常要给游客和客户销售藏香,他会带着人们来体验中心的展厅参观我,虽然我不能像我的“兄弟姐妹”们那样去全国各地“旅游”,但是我可以给大家展示尼木藏香独有的香味,感觉也很自豪。
要知道尼木藏香“家族”既伟大又神奇,我们“家族”是以柏木、榆树皮为原料水磨加工而成的燃香,颜色为土黄色、黑色、红色,形状分为条状、塔状及粉末状,是一种历史悠久,地方特色明显的藏香,拥有最古老的制作技艺、制作工具,以及最原始的藏香配方,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因我们“家族”不同的配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味道和功效,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都很高。以前我们“家族”的“家”在村里,村里的“家”空间有点小,离尼木县也有点远,“叔叔伯伯”们的“孩子”也很少,可是自从我们来到尼木县藏香产业园,一切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藏藏之梦香业有限公司销售 扎西
之前的厂房偏小,在县委、县政府和城投公司的支持下,我们向工厂化规模转型。藏香的配方从原先的17种到现在的27种,随着新产品的研发,就业人数从30人增加到50人。在这边就业的群众收入更稳定了,生活也越来越好。
在尼木县藏香产业园的这些日子里,我还知道了尼木藏香“家族”制作已有1300多年历史。尼木县吞巴乡吞达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在生产藏香,我的“亲戚”特别多,多得我都快认不清了。“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们能更容易被人记住,一方面给我们进行配方调整,一方面专门请人给我们设计“衣服”。比如有人喜欢助眠款,就加一些帮助睡眠的配方;有人喜欢净化空气款,就加一些能够杀菌的配方。
经过市场调研后,“爸爸妈妈”不仅让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功效,还有造型独特的香插作伴。2024年给我们设计的六款文创礼盒,其中祥云图案、藏式窗户这两个样式,不仅我自己很喜欢,也很受网友们的欢迎。“爸爸妈妈”还把我们带进直播间,让更多的家人认识、了解我们。我的好多“兄弟姐妹”都被网友下单带回家了。
拉萨市尼木县城投公司董事长 索朗次仁
2024年3月份我们去区外进行了市场调研后,新研发了6款符合区外市场需求的藏香,并于2024年8月底正式上线。结合线上直播等销售模式,目前的销售额已经达到500多万元。
后续我们会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根据区外市场需求,研发新的文创产品。以藏香带动包括尼木“三绝七技”在内的藏纸、藏雕刻、藏鼓、藏靴等产品,将尼木的非遗文化推向区外市场。
如今,尼木藏香“家族”已经成为卫生防疫、熏香用品、净化空气的帮手,家家户户都会点燃我们。越来越多人喜欢上尼木藏香的独特味道。相信未来,我的“家人”们会到更多的地方“旅游”,也会认识更多的朋友。
拉萨融媒
关注“拉萨发布视频号”
“拉萨融媒视频号”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