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文以传情。今年以来,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坚持文化导向,聚焦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活动为抓手,以文化服务为核心,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加快基础文体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让群众文化生活充满“热度”。
强化基础提升
夯实文化休闲“主阵地”
全面落实“一村一文化站”模式,建立健全农家书屋、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乡村舞台等文化设施,目前,11个行政村共有图书15900余册,文体广场31处,健身器材282件,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了“旧貌换新颜”。丰富农家书屋活动形式,举办“咪咕阅读打卡”、潍有书香·典耀更好潍坊”读书朗诵大赛等系列活动,让群众读书有去处、健身有场所,截至目前打造五星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处,三星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6处。“生态之源齐鲁嵩山”视频号连续12个月创评“潍坊市最佳视频号”,荣获“年度最佳微信视频号”。
社团蓬勃发展
建强文化服务“主力军”
充分发挥文化志愿服务职能优势,统筹调配志愿服务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群众性文化团队,村村有文体活动队伍,吸收辖区20余支文艺团队,组成11支文化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先后积极参加县级元宵晚会、广场舞大赛等县级文化活动,荣获2023年度“沂山文艺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和美乡村”乒乓球比赛一等奖第二名、2024年临朐县文化惠民活动优秀组织奖,团队人才队伍不断得到优化和提高。
挖掘资源整合
谱写文化服务“主旋律”
深入挖掘嵩山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精心规划和设计,构建更加完善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泉头村乡村记忆馆,已成为研学旅游热点;依托嵩山特色产业,有效串联乡村文化等内容,全面拓展休闲观光、田园采摘等新业态,促进农旅深度融合,拓宽强村富民的振兴之路。先后举办杏花节、桃花节、齐鲁天路自行车骑行大赛等文化赛事,擦亮生态旅游金招牌。
文化惠及民生
丰富文化生活“主菜单”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先后组织了“粽叶飘香 浓情端午”“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等主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评选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评比活动,掀起全中心比“美”热潮;深入开展“美德信用典型选树”“最美志愿者”等系列评选活动,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常态化开展“庆七一”“一村一场戏”“公益电影下乡”等活动,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看得尽兴,乐在其中。
保文物展担当
全力守护红色“主色调”
大力开展文物法规宣传教育,围绕齐长城遗址、泉头古墓等文化遗址,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安排文物巡查员定期对全中心文物进行巡查保护,现场查看文物资源现状情况,不断提高全民文物法治意识,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逐步形成政府依法保护与群众自发保护相结合的文物保护机制。
下步,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将持续坚持把文化事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来抓,创新文化工作新途径,积极提升公共服务阵地建设,常态化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用文化的“软实力”提升经济发展的“硬实力”!
©齐鲁嵩山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每一次的旅行
都想与你同在
齐 鲁 嵩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