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晚,南开大学发布讣告: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1月24日15时23分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查看详情)
惊闻噩耗,社会各界沉痛哀悼先生逝去。25日清晨,天津入冬以来第一场寒雨悄然洒落,似乎也在哀恸这位大师的离去。南开园马蹄湖里的残荷虽经风雨,却愈显坚韧。广大师生、校友、文学爱好者以及普通市民纷纷冒雨赶来,送别这位诗词的女儿。
南开大学校友詹先华在吊唁后表示,叶嘉莹先生以南开为基地,传播古典诗词文化,让中国古典诗词焕发了新的生命。她在诗词中弘扬弱德之美,鼓励经受挫折的人要坚持善行、德行。叶先生仙逝是南开的巨大损失。作为南开人,唯有化悲痛为力量,传承先生之精神,继续以诗词之美感育青年。
南开大学文学院学生邹一诺说:“很久之前看过叶老说的一句话:‘你的心在走路。如果再用语言说出来,那就是诗’。因为我平时爱好读诗,所以被这段话深深地触动,于是开始了解叶先生。叶先生以弱德之美持守君子之道,以烛火之力传播诗词之美。我发自内心地对叶老尊敬。一直把她视为女性的代表,文人的代表,诗的代表,连接着我的憧憬和信念。怀而不在,念而不得,今天我来送叶先生,惟愿叶先生精神长存,来生岁岁平安。
田海英是南开大学逸夫图书馆的一名普通保洁员,在大家追思吊唁的间隙,她不时扫去花篮中掉落的花瓣,让灵堂保持干净整洁。“叶先生是南开的骄傲,我们在这里耳濡目染也感到很自豪。今天,我也想送一送叶先生,给她鞠个躬。”田海英说,自己年轻时也喜欢诗歌,回去也要好好学学叶先生的诗词,回来讲给自己在上海读大学的儿子听。
其实,早在前一天的夜晚,叶先生讣告发布后的第一时间,迦陵学舍门前就开始有学校师生自发前来,将一束束鲜花摆放在迦陵学舍门前,送别先生。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学生许子同临睡前在朋友圈刷到先生去世的消息后,内心十分沉痛,连夜赶到迦陵学舍门前来送一送先生。“我从小热爱文学,在高中时就开始喜欢叶先生的诗词,了解了很多先生的生平事迹,被先生的人品和诗词造诣所折服。我最喜欢先生的那首《浣溪沙•为南开马蹄湖荷花作》: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这首诗有先生经历的坎坷,有她对人生的豁达,满怀中国文人的风骨,读来真是令人口齿噙香。”
小许告诉记者,自己在大一时曾经参加过叶先生组织的校内师生诗词比赛,虽然遗憾没有拿奖,但他仍把先生视为自己诗词上的师长。惊闻先生仙逝,自己必须要来送她最后一程。
不仅仅是小许,虽然已是凌晨时分,仍有师生陆续赶来,送别先生,向先生致敬。
“叶嘉莹女士,一路走好!我们永远会铭记您!”“文学不死,诗意不灭”……花朵之间,有学生们写下的留言卡片。还有不知是谁送上的一幅墨迹未干的荷花,应该是临时创作的。
“先生生前最爱荷花,冬天的北方荷花难寻,也许这幅画的作者想让一缕带墨的荷香陪伴先生吧……”现场一名老师说到。
彻夜未眠的还有南开大学文学院的师生们。叶嘉莹先生的灵堂设在学校逸夫图书馆,学院师生们连夜开始着手布置,将肃穆的菊花和写好的挽联安置在大厅中间。
“叶嘉莹先生千古”南开大学文学院2022级学生鲁奕彤沾墨执笔,饱含深情写下挽联。她说:“我平时也会去摹写叶先生的诗,品读诗中的意境,但从来没有想过会亲手为叶先生写下一副挽联。这种送别的方式太令人伤感和悲痛。但,我们唯有振奋精神,把先生的诗词吟诵出去,把先生精神传下去,这样才能真正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这一夜注定无眠。在迦陵学舍门前,一盏温暖的路灯依然照着,犹如叶嘉莹先生生前照亮无数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爱好者心田一般。离迦陵学舍不远处,就是陈省身先生生前居住的宁园。我国数学与文学领域两位大师比邻而居,都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燃尽了最后一丝光明。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是当之无愧的大先生。
愿先生
一路走好
而我们
要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