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的一系列增量政策组合拳落地后,A股市场迅速回暖。本以为遥遥无期的回本之日这么猝不及防的来了,当然也带来了新的烦恼:现在要卖吗?卖了会不会错过后面的大涨?
该拿多少钱投资?我的消费和家庭支出水平是怎么样的?未来工作发展和劳动收入大致情况如何?除去日常生活和应急金,大概有多少钱可以拿来进行长期投资?
如果目前投在股票和偏股型基金里的钱,是用来应对未来5年之内日常刚需消费的,可以考虑赎回部分,把自己从“过度投资”的状态中调整出来,确保投资用的是真正的“闲钱”。
盘点自己当前的所有投资,各类资产的比例各是多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多少,股票仓位是否过高?
通过正规的金融服务平台进行投资者适当性测评和“组合诊断”,结合市场情况重新审视自己的风险偏好,深入了解自己的持仓“全貌”和投资框架。
搞清楚当前的持仓,哪些投资品是真正深入了解、可驾驭的?是否清楚理解以往投资的盈利/亏损是怎么产生的?
例如主题和行业基金,需要具备较高的认知和专业投资知识,有些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研究,这类品种则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是否在回本之后清仓。
1.业绩表现如何?
比基准:主动基金的及格线是战胜指数,可以用过去3年期和5年期的业绩和相应的指数进行对比,看是否战胜了指数。
看同行:把基金与实际投资范围相似的同类基金进行对比,看是否战胜了同行。
2.业绩从哪来?
如果用更专业的评估方式,就是拆分了解产品之前的收益来源:钱到底是怎么赚来的,是押对了行业赛道,还是选股能力突出?
业绩归因可以帮我们粗略地分解一只基金的收益来源,看过去3、5年这只基金的主要收益是来自押对赛道(行业配置)还是选对股票(个股选择)。根据业绩归因考虑该类资产是否具备长期投资的价值,自身是否能够驾驭?
内容来源:晨星投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