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发展不要报喜不报忧的形式主义

旅行   2024-09-14 23:24   北京  


还是报喜不报忧,这个暑期文旅都赚钱了吗?文旅火,但火的是孩子的暑假,火的还是那些成熟的旅游热点,那些全国星罗棋布的县城依然还是那样的不温不火,有的甚至是投资不久就荒废了。 全国真正做到文旅火热的地方真的不多。而且很多地方大多是嘴上搞文旅,实则搞政绩的官僚和形式主义,一搞活动就说没钱,而且有钱也不花在刀刃上。来,关注猫哥讲文旅,精彩点评在评论区。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暑期,文化兴、旅游火、消费旺,“流动的中国”尽显澎湃活力。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87亿人次,同比增长6.7%。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暑期各地推出超过4000项约3.7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各种新玩法、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接连上新,游客更有获得感,旅游更有氛围感,消费更有体验感,不断释放消费市场新活力。这些都是官话,我们从中只能看到喜人的数字,但看不到什么获得感、氛围感、体验感和所谓的火力,中国式的旅游就是特种兵式的打卡,真正享受到的也可能就是花钱的痛点。

我们无论是从新闻中,还是自媒体中,所谓旅游热点依旧是那些传统热点城市和景区,人满为患除了看人头就是看屁股。而其他尤其是地、县、市的旅游依然流于形式。甚至很多地方还出现服务不好或是宰客甚至有些地方出现安全隐患和破坏文物等负面消息。

而那些所谓的网红城市或景点不仅是昙花一现,而且也只是红了主播或是部分项目,但是并没有带动文旅的全面发展。

即便是那些火爆的旅游热点城市也是叫号叫座不赚钱。夏天刚好是暑假,天气热,西安旅游更热!大雁塔每天乌央乌央全是人,晚上要去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基本就是被推动着往前走。陕西历史博物馆开馆的每个早上都一群人顶着烈日排着一条长长的队伍……

但是仅以西安大唐不夜城为例,财报显示,大唐不夜城上半年仅实现营业收入3938.3万元,净利润仅为23.53万元,远低于市场预期。这些收入往往难以覆盖高昂的运营成本,包括人力成本、维护费用、市场推广等。此外,虽然有大量的游客前来打卡,但更多的只是在这里拍照留念,真正愿意在景区内消费的游客并不多。

大唐不夜城看似人山人海,半夜12点的人流是我见过人最多的地方了,我相信周边的住宿饮食交通甚至那些汉服馆都赚的盆满钵满。但是虽然有大量的游客前来打卡,但更多的只是在这里拍照留念,真正愿意在景区内消费的游客并不多。从客单价来看却非常令人失望。

还有曾经享受了网络泼天流量网红城市一样是红极一时,但转化率不高。

山东淄博赶烤形成了全国性的热潮,但是从公开的GDP数量来看,总体增长3.8%,依然是山东省倒数的存在,而以文旅等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长仅为4.7%,远远低于山东省的平均值。

那么更为火热的尔滨也是一样,经济增速也是2.5%,更为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虽然享受到了巨大的流量,但是其经济增速却处于东三省的倒数,低于长春、沈阳和大连。

那个曾经接待了近1240万游客的甘肃天水,咱就不说了。

这说明,流量可以提振声望,但是很难转化成真金白银,有财经博主文章称,这种流量热点,大部分是“90后”“00后”年轻群体占比超八成,其中“00后”超五成。

这些网络热点旅游的游客中,“90后”占比35%,“00后”占比20%左右。

这里有就有一大批是“没钱有闲”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开创出了“特种兵式旅游”——尽可能用最少的预算,打个卡,玩个体验感。你可以到网上搜索一下,关于淄博有多少“穷游攻略”就秒懂了:

但是,这种现象却令全国的政府都感到了压力,尤其是文旅局长们,纷纷披挂上阵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着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拙劣表演。一阵风,过去后,还是老样子,每年的经费就是那么多,不花明年就没了,花了有没有效果那是老天爷的事情,反正我们该做的做了。

猫哥从事文旅工作多年,走过很多地方的文旅项目,几年前曾经考察过的项目,有一部分已经荒废了,而有一部分就是靠政府勉强维持,很多景区投入巨大,但是年游览量不过十几万,而游客画像大部分是来自本地和周边县市。说实话,就这个游览量别说拉动第三产业经济了,也不要说维护运营和宣传费用,就是连人员开支都是问题。

猫哥也走过很多文旅资源非常好的地、县、市,但是他们并没有利用好这些文旅自由,虽然非常表面卖力气的在做,但是发力点和方向几乎没有规划和考虑,只是为了文旅而文旅。

这算是好的了,还有一些地方的文旅官员,穿着行政夹克,满嘴官话却对文旅一窍不通。

现在在文旅方面,普遍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宣传走形式做样子,缺乏专业策划和运营,缺少统一规划和产业意识等等。

官僚和形式主义对文旅发展的影响堪称“顽疾”。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做好开发文旅项目的思想和认知基础,为了应和上级盲目匆促上马。

先说说项目规划这一块,有些地方官员为了政绩,一拍脑袋就决定上马一些所谓的“文旅大项目”,根本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比如某贫困县非要搞个大型主题公园,结果资金链断裂,烂尾收场,浪费大量资源。

还有审批流程,那叫一个繁琐复杂!各种文件、手续,跑断腿还不一定能批下来。这让很多有创意、有潜力的文旅项目胎死腹中,错失发展的黄金时机。

景区管理更是重灾区,表面上卫生搞得光鲜亮丽,检查的时候整得热热闹闹,但游客真正需要的服务设施不完善,工作人员态度冷漠,游客体验极差。

在文化传承方面,形式主义也大行其道。搞几个节庆活动,摆几个展板,就号称传承文化了,根本没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游客也感受不到真正的文化魅力。

在文旅项目的规划与开发中,常常出现不顾当地文化特色和市场需求,盲目跟风建设大型人造景观或同质化的商业街区。比如一些原本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镇,被改造成千篇一律的商业街,失去了原有的韵味。

资金分配不合理也是常见现象。大量资金被投入到那些看起来“高大上”但实际效益不佳的项目,而真正需要资金支持的基层文化活动和小型文旅企业却得不到足够的资源。

在文旅活动的组织方面,注重形式和排场,却忽视了内容和质量。各种开幕式、闭幕式搞得热闹非凡,但活动本身缺乏吸引力和文化内涵。

景区管理上,只关注表面的卫生和秩序,对游客的实际需求和反馈置之不理。比如景区内的服务设施不完善,游客遇到问题找不到有效的解决途径。

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只是做一些表面的修缮和保护工作,没有真正做到活化利用,让文化遗产失去了生命力。

还有在宣传推广上,夸大其词,虚假宣传,游客实地体验后大失所望,严重影响了当地文旅的口碑。

其实,所谓的文旅,就是要讲好自己的故事,所谓的当地文化只是文旅项目中的一个点,而不是核心,除非这个文化点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内容,否则一味的谈文化,就是空洞的拉大旗作虎皮,反而令游客反感。人们出行,就是在自己呆烦了的地方,去到别人也呆烦了了地方,去体验不一样的体验,体验风景、风情和风俗,很少有人特意去体验你的文化。

以下是几个失败的案例,由于有些你懂的原因,我就不说是哪里了,

案例一:某历史文化名城为了提升旅游形象,决定大规模重建古城墙。然而,在重建过程中,由于官员过度追求速度和政绩,没有充分考虑历史原貌和建筑工艺,导致新建的城墙粗制滥造,与原有历史风貌格格不入,游客评价不高,未能达到预期的文旅发展效果。

案例二:某地举办了一场大型民俗文化节,开幕式花费巨资,场面宏大,但活动内容空洞,缺乏对当地民俗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展示。游客参与度低,活动结束后也没有对当地的文旅产业带来明显的推动作用。

案例三:某景区为了迎接上级检查,临时加强卫生清扫和秩序维护,检查过后又恢复原状。对于景区内游客反映强烈的设施老化、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却长期未得到解决,导致游客满意度持续下降。

案例四:某乡村计划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豪华的游客接待中心,但周边的配套设施如道路、停车场等不完善,且没有对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和民俗进行有效的推广,最终游客寥寥无几,投资未能取得应有的回报。

文旅带动当地经济,需要的是沉浸体验式的细水长流的项目,比如摄影、

绘画写生、自驾游、房车体验、休闲养老、修行养生等等,要把游客留下来,才能拉动当地的服务业和经济活力。

很多地方的文旅都是倾向于,不做不行,做了也没有用。专款不专用,主官领导和主管领导只动嘴,搞宣传活动也是肉要烂在锅里,只是面对本地区或是本区域,活动项目只是针对本地区。活动宣传的窗口基本上没有对外打开,都是为了完成任务,做给领导和本地人看的,这种活动对于文旅宣传能有什么推荐作用,连他们自己都不会去想的。

在推荐方面选择合作多是关系紧密单位或是上级单位推荐,能不能拉动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拉关系的渠道。最后就是,你有妙计千条,与当地没有厉害关系也是白扯,因为是否是有效规划和推荐对于他们并不重要。这就是很多地方文旅发展的现状,大家觉得还有哪些方面深受官僚和形式主义的“毒害”?一起聊聊。这些案例都清晰地展示了官僚和形式主义对文旅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您觉得呢?

猫哥又在策划长途考察多个省市县级地区文旅项目,如果身体和条件允许,也许讲进行为期40天左右的自驾车沿途考察,大体是经过河北、河南、湖北、陕西、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回北京。信马由缰自由自在,沿途如有地方上的朋友需要交流请提前私信猫哥,争取面谈。


猫哥知识分享
提供环球旅游常规线路和定制服务,组织环球及国内自驾游。分享交流环球旅行文化和摄影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