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参加一项活动时向特朗普团队发出了呼吁。
他警告对方:如果未来中美爆发战争,对美国至关重要的某样东西将会迅速枯竭。
沙利文所提到的内容是什么?他为何会如此表达呢?
一、沙利文所说美国缺少的东西是什么?
沙利文可谓是非凡人物,他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安全顾问。
早在2008年,年仅32岁的沙利文便已开始为希拉里竞选总统助力。
尽管希拉里在2008年大选中败北,沙利文仍然得到了她的高度重用。
希拉里担任国务卿期间,每次出访数百个国家时,总是带着沙利文同行,而沙利文也借此机会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外交经验。
希拉里离开白宫后,奥巴马依然对沙利文十分重视。
每天,沙利文都会准时出席在白宫椭圆办公室召开的情报会议,会议期间,布林肯和拜登也常常在场。
无论做什么,沙利文总是能够赢得周围同事的信任与喜爱。
民主党内部对他极为推崇,认为沙利文具备出任国务卿的能力,希拉里甚至曾对身边的人表示,沙利文完全有潜力担任总统职务。
沙利文对中国的态度一向显得相当尖锐。
沙利文在2019年《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没有灾难的竞争》中明确指出,美国应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
与美苏冷战不同,美国应当在确保自身利益和符合其价值观的前提下,寻求一种双方能够共存的局面。
沙利文同时也针对如何应对与中国的竞争提出了建议,认为美国应与其盟友携手合作,共同应对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影响力。
美国还需持续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在若干新兴技术领域加大投资力度,推动移民政策发展,从而增强人口优势。
紧接着在2020年5月,《外交政策》杂志发表了沙利文的文章,标题为《中国有两条通往全球统治的道路》。
文章认为,中国正以独特的方式崛起为超级大国,美国应当准确识别中国的发展路径,以便制定相应的政策。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沙利文始终高度重视中美之间的竞争。
在今年11月13日拜登与特朗普会晤后,沙利文公开表态称,下届美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仍将是与中国的竞争。
随后,沙利文在12月4日向特朗普团队发出警告,提醒美国政府应为可能爆发的冲突做足准备,并表示如果与中国爆发战争,美国将迅速耗尽某种资源。
沙利文所提到的迅速被耗尽的资源,正是指美国的弹药库。
相信很多人听到这里一定会感到惊讶,毕竟美国作为全球军工产业最为先进的国家,每年出口的军火数量位居世界之首。
在自己打仗的时候,弹药理应更加充足,怎么可能会这么快就用尽呢?
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状?
沙利文向特朗普团队发出呼吁,期望他们能够延续拜登政府推动的国防工业增产计划,并设立一个弹药周转基金。
的确,美国的军事工业将武器销往全球,每年其在全球武器出口中的份额始终居于领先地位。
然而,美国的许多军工企业是私营性质的,它们的首要目标依然是追求利润。
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军工企业自然会更倾向于生产那些能够卖出高价的高端装备。
例如F-35战斗机、B-21轰炸机以及“哨兵”洲际弹道导弹等。
军工企业通常不太愿意生产一些轻武器和军备零部件,如弹药、导弹、滚珠轴承等,因为这些产品的利润空间较小,且盈利效率较低。
在不太愿意生产的时候,军工产业通常会尽力减少库存以及生产原材料的储备,毕竟存储这些物资不仅需要占用空间,还会产生巨大的成本开销。
如果一旦爆发战争,倘若需要大量轻武器和军备,即便军工产业立即投入生产,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手忙脚乱的局面。
与此同时,近年来,为了降低成本,美国的许多军工企业将大量供应链转移至成本更低的海外市场,仅在国内保留高附加值和高利润的军需生产。这种做法导致了美国的军工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供应链。
例如,1990年美国的半导体产量曾占全球总量的37%,然而到2020年这一比例已降至12%。
在2018年至2020年间,中国生产的铸件数量是美国的五倍,美国在这一领域对中国的进口依赖程度非常高。
除了中国以外,美国在供应链方面还依赖于其他国家。
目前,美国的军工产业过于集中,现阶段美军主要使用的军事装备基本由五家大型企业提供。
大型企业在美国军工产业中占据着垄断地位,这种局面严重抑制了其他小型企业的发展积极性。
当美国真正需要大量弹药投入到大型战争时,这些中小型企业的作用将变得至关重要,无法忽视。
然而,许多中小型企业曾反映,美国国防部往往倾向于将订单交给大型企业,这使得中小型企业的生存面临诸多困难。
在短短10年间,从2011年到2020年,美国的中小型军工企业数量骤减,从4万家锐减至仅剩25000家。
从长远角度来看,这对美国的国防将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此外,目前美国军工产业的人才数量也正迅速减少。
由于近年来美国持续经历去工业化进程,参与工业生产的劳动力逐渐减少,而能够从事国防与军工行业的人才则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美国咨询公司德勒曾预测,至2030年,美国军工制造业预计将需要约400万名工人,涵盖2020至2030年期间的需求。
然而,美国根本无法找到如此数量的合适人才,预计将面临210万人的缺口。
有人或许会认为,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只需大力放开移民政策,就能轻松解决这些问题。
然而,军工产业具有特殊性,首先,它设有一定的职业门槛,并非任何移民都能轻易上手操作。
另外,如果真有移民符合进入美国军工生产的标准,美国方面会轻易让他们进入军工厂吗?
综合种种原因,正是这些因素促使沙利文做出了这样的表态。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沙利文的言论呢?
三、我方该如何看待沙利文的发言?
像沙利文这样抱怨美国弹药库告急的言论,已经并非第一次见诸媒体。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曾发布报告指出,如果发生台海中美决战,美国的弹药储备最多支撑一周便会耗尽。
12月5日,美联社报道称,美国的专家和议员表示,目前美国的造舰能力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
美国海军情报部门表示,经过分析,中国的造舰能力是美国的230倍。
民主党成员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可以建造359艘大型集装箱船,而美国的建造能力仅为一艘。
有人引用1975年的数据,那个时候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造船国。然而,如今美国在大型远洋船舶的制造上已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每年仅占全球总量的1%。
只要稍微多查阅一些类似的新闻,就能看到许多美国的所谓专家和学者满怀忧虑地表示,美国的国防与军工实力已经出现问题,他们不断对自家实力进行悲观预测。
似乎美国眼看就要失去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仿佛只要与我国发生战争,它就会立即崩溃。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只能说,他们或许会自我贬低,但我们绝不能轻易信以为真。
美国擅长在舆论场制造烟雾弹来迷惑对手,无论是夸大自己军工产业的强大,还是渲染其崩溃的危机,或许都只是其常用的舆论策略。
就像美国五角大楼每年向国会申请国防预算时,总是声泪俱下,极力渲染中国的军事实力,夸大其威胁,反复炒作“中国威胁论”。
归根结底,还是希望国会能够拨更多的资金。
尽管美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武器出口国,但却不断对其军工产业表达悲观看法,这很可能是在呼吁政府更加重视该领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补贴,简而言之,就是“打钱”。
这当然也可以视为一种干扰我们判断的方式。
如果真有大量人相信美国当前军工产业的产能不足,一旦与我国爆发冲突,可能支撑不了几天,这种看法就可能导致轻敌大意。战略上的误判往往会带来致命的后果。
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是,我们都清楚信息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往往能左右战局。因此,关于本国的国防和军工信息,必须尽力做到严格保密。
像美国这样在全球范围内大肆宣扬产能不足,真有可能成立吗?
如果美国的军工产能真的不足,恐怕它只能勉力撑场面,打肿脸充胖子,怎会让这个消息广为人知?
因此,对于美国那些唱衰自己国家的言论,我们可以听一听,但不必过于认真对待。
美国能够持续维持其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背后自然有着深厚的实力和资源,我们绝不能低估其他国家的实力。
无论美国的军工产业现状如何,我们只需专注于发展自己的国防工业,致力于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和强盛的国家。
无论外部形势如何变化发展,都无法动摇我们稳居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