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如果继续打下去,结果会如何?背后的因素又是什么?
对越自卫反击战如果继续向河内推进,那就有可能中计了。
在中越战争爆发前,苏联乃至越南其实都判断出来了,中国发动攻击对越南来说并不是突然袭击,越南其实是有准备的。
当时苏联和越南都认为虽然越南绝不是中国的对手,但通过学习中国的游击战术,重创中国军队的机会也不是没有。
他们计划诱敌深入,把主力部队放在后面,而首都河内就是决战的战场。应该说,越南的战术是可行的。
在开战初期,越南全民皆兵,二线部队放在前面迟滞消耗我军,而主力部队在柬埔寨。苏联和越南设想得很好,只要我军攻下凉山再往前推进,那就是上钩了。
当时我军后勤保障比起抗美援朝时期的礼拜攻势其实没强多少,空军力量薄弱,不仅没法掩护陆军作战,还无法对前线部队空投补给和弹药。
那时候中国军队的后勤真的很薄弱。
我国采取的措施只能是背靠边境作战,而越南要战胜中国军队最好的办法就是诱敌深入,把中国引进越南境内,那样一来就会远离边境,后勤保障跟不上。
对此,苏联和越南判断得很准确。
当中国军队势如破竹般攻下谅山后,苏联和越南都以为中国军队下一步就会继续进攻河内。
这样一来,越南会迅速调回在柬埔寨的主力部队回来和中国军队在河内决战。
要是这种战况出现,那中国军队将被重创,那在全世界面前脸就丢大了。
苏联和越南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我军的开国将帅们大部分都还活着呢。
前线指挥官许世友只是其中的一员虎将,而老帅们都打了一辈子仗,对我军短板看得很清楚,怎么可能吃那个亏呢?
所以当全世界都认为解放军会迅速攻下河内时,我国外交部发了个声明说惩戒越南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全军迅速撤回来了。中国这一手可把越南整懵了,这是什么操作啊!
越南全境几乎被打成废墟焦土,那就等于鱼饵让鱼吃了,而最后鱼就跑了。
这把越南都快气疯了,重新杀回中越边境要把中国军队引出来。
而中国军队则采取各大战区轮流值班的方式和越南打消耗战。
这下子越南就熬不住了,而苏联当时也是束手无策啊,因为苏联也深陷在阿富汗战争中。
直接对越南首都发起自卫反击,在舆论上是难以立足的。
北方处于一级战备状态,防范苏联的兵力甚至超过了对抗越南的军力,长期下去将难以承受。
假如苏联发起进攻,即使仅一个班的兵力,我们若撤军,也会被视为被苏联所震慑。
这将带来长远的麻烦,不可能先制服苏联再回头应对越南。
趁着苏联尚未准备好,应适时收手。由于未能大量歼灭越军精锐部队,导致了边境长达十年的轮战。
原本可以一击致命的攻势,变成了逐渐放血的过程,最终彻底击碎了越南“印支联邦”的梦想。
如果继续向河内进军,必然陷入苦战,被包围的风险也极大。
目前进入越南前线的部队总数超过20万,与越南边境的几个师的地方部队和民兵交战二十多天,造成了七千多人死亡,九百多人失踪,两万多人受伤,两百多人被俘。
战斗减员率接近15%。以这样的状况如何能够攻打河内?
而越南能调动来保卫首都的正规部队人数更多,装备甚至更好。
越南军队的实力不容小觑,他们曾派遣部分主力前往柬埔寨作战,而在我国边境北部防御的,除了一部分主力外,还有不少是地方武装力量。
即便如此,双方的伤亡比例仍然接近,可见战斗之激烈。
我国已有很长时间没有参与外部战争,此次确实暴露出许多问题,尤其是在指挥层面,存在一些陈旧的观念和条条框框,这些都是通过惨痛的代价换来的经验教训。
随着越南从柬埔寨撤军,我们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撤回的部队中不乏精锐力量。
考虑到当时我国的军力配置,是否能取得胜利尚难断言,即便能够获胜,恐怕也会陷入长期的拉锯战。
再加上北方苏联的巨大压力,持续十几年的全面战争让我国无暇顾及经济发展,导致改革开放进程推迟了十多年。
这场战役对于苏联阵营而言是一次重大打击,不仅削弱了其在红色阵营中的领导地位,还促使越南迅速撤离柬埔寨,为后者建立了更符合民众意愿的政权模式,从而有效遏制了共产主义在东南亚地区的进一步扩散。
最终,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在这一过程中看到了中国的立场转变,并逐渐赢得了它们的信任。
尽管80年代初期主要的外资来源限于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华人社区以及日本,并未广泛吸引欧美投资,但柬埔寨作为受益者之一,摆脱了越南的军事干涉后成功建立了人民满意的新政府。
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冷战期间东西方对抗格局的变化,同时也为后来苏联解体埋下了伏笔。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