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一棒”,山西文物保护破解新题

民生   2024-09-17 15:00   山西  

随着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持续火爆,游戏画面中的取景地——高平铁佛寺迎来前所未有的热度。这也是铁佛寺打开尘封已久的大门,首度向公众开放。中秋假期,铁佛寺门票全部约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不惜驱车千里,只为一睹这彩塑传奇。

文物古建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并非一朝一夕的流量倾泻。连日来,《黑神话:悟空》的热度仍在延续,山西古建筑“沐浴”在“泼天的流量”中。热度之外,如何保护好流量“光环”下的古建筑,让三晋大地上灿若星河的名胜古迹焕发新的光彩,是我们急需面对的课题。

各方合力,铁佛寺能否接住流量

《黑神话:悟空》在山西取景地多达27处,其中,让团队美术总监杨奇念念不忘的,正是高平铁佛寺。然而多年来,由于文物保护等因素,铁佛寺长期以来都不对外开放。这处藏在乡村街巷深处的“国保”,不同于那些拥有恢宏外观的大型寺庙,只有推开厚重的门后,才能看到那些惊为天人的彩塑传奇。

伴随热度而来的,还有网友对周边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吐槽:“我被抖音骗了,铁佛寺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豪华”“铁佛寺比A级景区差远了”……此外,还有不少网友与古建爱好者引发担忧:“铁佛寺不同于一般景区,这突然的开放,可以接住这么大的客流量吗?”

▲铁佛寺正殿前,游客正有序排队等待参观

中秋节假期第一天,记者走访了位于高平市米山镇米西村的铁佛寺。驱车来到巷口的停车场内,已经有不少外地牌照的车辆停下。窄窄的街道两边,不少村民摆出小摊卖起自己种的高平大黄梨,带着朴实的微笑迎来送往来自各地的游客。拐进铁佛巷里,以塑像为原型的手机壳、冰箱贴等各色文创也支起摊子。寺院外,游客们已经手持预约二维码排起长长的队伍,工作人员站在门口限流疏导,5至10人为一组有序进入寺内参观。

“请大家有序排队进入,不要使用闪光灯……”进入寺内,不时有工作人员拿着喇叭提醒。正殿内,游客们可以隔着保护栏一睹塑像真容,入迷地欣赏着造型生动,色彩丰富的佛像彩塑,不时发出惊叹。

“悟空热”带来的流量,对于当地来说,既是机遇,更是一种挑战。

临时组织安保、解说员,村民“捐”出卫生间、车位,现搭起视频解说室,村里艺术院校毕业的师生加紧设计出来各式文创产品,绘制墙体彩绘……为了承接这一波前所未有的流量,高平市各部门甚至米西村百姓,都拿出了满满诚意。

“中秋节假期,铁佛寺门票已全部约满。假期第一天客流量达到了2462人。”高平市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李斌介绍,8月24日铁佛寺开放以来,面对大量游客涌入,保护中心迅速成立专班,采取了预约限流、加强安保、改善周边基础设施等措施。“来铁佛寺参观是免费的,但是需要在线上预约才能进来。目前我们将预约人数从500人提升到1500人,并提倡让外地游客优先参观。”李斌坦言,相较于成熟的景区,铁佛寺周边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但相关部门不断积极采取措施,希望给大家一个更好的体验感。

顺势而为,保护与发展如何并重

在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副院长安海看来,由于山西的旅游资源大多是文物保护单位,这种特殊性造成了开发旅游和文物保护是两个看似矛盾的领域。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文化遗产资源来吸引游客;另一方面,保护文化遗产需要有限制和管理,以保持其传统和历史特色,不被过度开发和利用。然而,这两个领域是有相互作用的,它们互相依存,并可以为彼此提供支持。

太原理工大学原艺术学院院长赵慧教授表示,游戏的热潮引发大家对山西古建的关注,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方式。“铁佛寺开放得非常及时,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也要在此同时做好保护工作。彩塑是比较脆弱的,限流、加装保护罩和监控设备、改造排水系统、加强日常养护等,对文物来说都是很好的保护的措施。”赵慧说。

▲铁佛寺内释迦牟尼造像 赵素宾摄

高平市公安局米山派出所民警陈鹏辉介绍,铁佛寺开放后,派出所每天出动警力在铁佛寺周边进行巡逻防控,向游客发放宣传资料,同时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与政府、村委会、交警部门、志愿者、村民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加入到保护铁佛寺的行列中。

“目前,铁佛寺殿内已经设置监控设备,对文物所处环境的空气温度、湿度等指标进行监测,由专家对累积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将进一步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李斌说。

据了解,不久前,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学者一行深入调研了高平铁佛寺,对其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参与铁佛寺保护修复工作的原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晚香透露,目前,高平铁佛寺塑像壁画的保护修复方案已经通过审批,正在计划修复。方案将铁佛寺内30余尊塑像、悬塑、壁画等都规划在内,将最大程度保留其历史信息做好修复工作。

“其实,体验感如何,完全取决于游客自己。铁佛寺是文保单位,意义不同于一般的景区,设施不完善在所难免,但其魅力与价值却毋庸置疑。”刘晚香说。

“悟空一棒”,山西古建何以直面“天命”

作为《黑悟空:神话》取景地之一,几十公里外泽州县的玉皇庙同样成为近期大热的打卡地。

晋城玉皇庙是古代泽州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道教庙宇,庙内保存道教彩塑,年代久远,数量众多。其中,二十八星宿彩塑更是以其高超的雕塑艺术引人注目。

多年来,晋城玉皇庙已作为玉皇庙彩塑壁画博物馆向公众全面开放。如今,各项保护措施相对完善,不论是监测保护、展示利用还是公共服务,都已配备专业完善的团队。

“每年,我们会对玉皇庙屋面、墙体、地面等进行日常养护,同时检查排水、护坡等相关工作。”晋城市玉皇庙彩塑壁画博物馆馆长尹振兴说,中秋节期间,面对持续增加的客流量,团队扩充了志愿服务队伍,合理分流游客,分为8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限制预约人数300人,并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科学调控,加强巡防检查,为广大游客提供最佳游览体验。

山西有很多古建筑分散在村落社区,没有得到开发。而只有在各方努力之下,建设成了一个景点或景区,才具备对外开放的条件。此外,景区的服务质量要跟上、周边的配套设施要完善、游客的多样化需求要满足……五千年的故事要讲好,还要与文物的保护相平衡,这需要有关方面真正地了解和研究并加以解决,让游客在满意的体验中感悟文化的厚度与温度。

▲崇庆寺内,不少外地游客前来打卡

位于长治市长子县色头镇琚村的崇庆寺,则处在紫云山风景区。2022年,长子县紫云山景区通过国家3A级景区评选,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在景区乘坐游览电瓶车可直达崇庆寺。

长子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郝婧介绍,中秋节假期,来崇庆寺打卡的游客激增,对此,文旅局协调全县各大酒店做好外地游客接待,增加了景区电瓶车数量,在各大高速路口做好交通标志标牌引导,力求给外地游客提供完善周到的旅游服务。

“现在游戏的取景地,包括其他的人文古迹地,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研究部署。”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宣传推广处处长张晴说,“山西是一个历史和未来握手的地方,也是虚拟和现实双向奔赴的地方,我们会在保护好珍贵文化遗产的前提下,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感和获得感。”

守护文脉,沉睡的文物如何“活”起来

此次游戏取景的27处,其实只是冰山一角。山西“村村有古庙,处处有古建”,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如繁星般星罗棋布地散落在三晋大地,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

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山西境内现有53875处不可移动文物,28027处是古建筑,其中山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531处,位居全国第一,元代以前的木结构遗存495座,占全国总数的80%以上。全国仅存的3座唐代完整木构古建筑均在山西,文物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于振龙介绍,近年来,山西省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文物保护力度明显加大,制定出台了《山西省文物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强化了文物保护的法律保障。与此同时,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文保资金的投入力度,国、省保资金年投入近6亿元。

▲太原理工大学学生正在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复原

保护文物不仅仅是为了保存历史,更是为了让历史“活”起来,走入百姓生活。

在孝义市梁上庄村,去年修缮完工的清代关帝庙内古建筑修旧如旧,外围修筑了护坡,安装了摄像头,排水非常顺畅。站在关帝庙厢房上眺望,漫山核桃林,一派安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山西一家企业认养了这座关帝庙,并承诺认养5年间对其进行维修保护和展示利用,让沉睡的文物资源“活”起来。

2017年,山西推出了“认领认养”文物建筑等方式的“文明守望工程”;截至2023年底,山西累计认领认养文物建筑473处,吸引社会资金5.4亿余元,一批濒危古建筑得到抢救性保护。

除将社会力量作为文物保护有益补充,山西从2022年年底开始,首次利用政府一般债券全面加强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改善它们的保护状况。

与此同时,山西从2022年起连续5年面向全省117个县(市、区)定向培养600名文物全科人才,着力破解基层文博人才回不去、留不住、短缺的困境。

此外,近年来,科技在文物保护工作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借助多图像三维建模、3D打印等技术手段,可以高精度、快速获取文物三维几何数据,为修复工作、打造数字化旅游场景等提供帮助。“对数字化呈现结合深度讲解,能有效弥补传统文化文物场所缺少的互动体验和场景设计。山西应该利用‘黑悟空’的热度,推动古建数字资源进一步开发,实现古为今用。”赵慧表示。

眼下,旅游市场的热度逐渐转向国庆假期,热门目的地榜单上,山西依旧瞩目。“悟空一棒”,无疑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流传千年的古建筑。未来,如何让千百年积淀的古人智慧焕发出新的光彩,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课题。

来源:山西日报

黄河新闻网
黄河新闻网是由山西省委网信办主管,山西省互联网应急指挥和举报中心主办的全国重点省级新闻网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