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富阳人这样穿衣!你经历了哪些年代,时髦都赶上了么?

时事   2024-10-02 10:52   浙江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报道

“我们的生活”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直观地体现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实现甚至超额实现的过程中。这75年是老百姓获得感显著提升的75年,每一个年代都在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为此,区融媒体中心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别策划——“我们的生活”,从吃、穿、住、行、游、购、娱七个方面讲述生活的变迁,以此折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双重提高。

时光荏苒,转眼间,新中国已走过75年辉煌历程。这75年,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翻天覆地的75年,也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75年。在这诸多变化中,人们的穿着无疑是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之一。
今天
我们走近“70后”“80后”“90后”
三位女性
听听她们对穿着变化的切身体会



“70后”何韩英

从小穿姐姐剩下的衣服,长大后立志要做最好看的衣服
进入21世纪,工业化水平日渐提升,成衣制作成本随之降低,加上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人们更习惯到商场、店铺购买成衣。曾几何时,买布料、做衣服也是一种风尚,缝纫机转动时的“嗡嗡”作响声,是几代人真实而珍贵的记忆。在富阳区实验小学附近,有一家门面不大的制衣坊坚守着,是开了28年的丁丁布艺坊,它的出现源于经营者何韩英从小的一个梦想。

△丁丁布艺坊

何韩英1971年出生在大源镇一户人家,其父母共育有三女一子,她在家中排行老二。那时,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国家对生产、分配和消费有着严格的控制。物资匮乏的年代,连穿一件新衣服都是一种奢望。“小时候哪会有自己的衣服啊,都是姐姐穿完了留给我穿,我穿完了给妹妹穿。”她说,破了,就打一块补丁;短了,就加一块布料。在当时,家家户户都是如此过日子,虽是平常现象,但爱美的何韩英还是暗暗下决心:以后有能力,要开一家店,做最好看的衣服穿。

19岁的何韩英,羽翼未丰,她选择听从父母的安排,先进入富阳三山棉纺厂工作。一段时间后,她习惯了棉纺厂的工作节奏,但也更加确定:这不是她喜欢的工作。“生活上我比较大条,但对工作,我很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在工作之余,她跟着师傅学制衣手艺,这一学就是2年时间。学成之后,她就辞职出来单干,在中国工商银行富阳支行旁边开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制衣坊,也就是现在的丁丁布艺坊前身。

何韩英(左)开店第一天穿着自己做的衣服

上世纪90年代,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市场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服装行业蓬勃发展。一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山装、列宁装等单一款式,代之以更具时尚特色的西服、套裙、喇叭裤等,这与欧美风、港台风渐渐吹入内地有关。何韩英说,那时,人们到店里来做衣服,首先是选布料,选好布料,才定款式。衣服款式不多,以衬衫、西装、直筒裤等为主,追求的是简单大方,又不失时尚。价格也不贵,加工一条裤子,只要5元钱。

何韩英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在剪裁、缝制工艺上技艺不错,更重要的是在设计方面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审美,擅长通过自己的观察为顾客设计符合对方身材与气质的服装,让每一套衣服都能恰如其分地展示出穿着者的魅力。这为她赢得了一众忠实“粉丝”,事业逐渐朝着自己期盼的方向发展。但时代在进步,人们对服装的审美和看法也在不断更新与变化,何韩英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寻找突破的契机。

何韩英穿着自己做的衣服(90年代)

“二十八九岁的时候,一个上海的朋友来我店里,看了我制作的成衣以及展衣后,说我的审美与眼光不错,建议我去上海东华大学进修,系统学习服装知识。”这正是何韩英一直寻找的契机,她没有犹豫,关了店门,直奔上海。在东华大学学习的一年,她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除了在学校学知识,我还很喜欢一个人去逛大商场,看看人家的衣服是怎么设计、怎么剪裁的,整个人的眼界就提高了。”进修回来后,她将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不断丰富制衣的款式,提升制衣的档次与品质,让自己的顾客群体逐渐扩大。

当下,面对时代潮流的新风尚,网购成衣已成了时下年轻人的首选,但何韩英仍坚守着自己制衣的初心与理念。接受采访时,她毫不掩饰自己对制衣与中国风的热爱:“现在大多数来做衣服的人会选择宋锦、汉麻、真丝等比较好的料子,我们一直坚持使用最优质的布料,并坚守传统手工缝制技术,既让人穿着舒服,又让人穿出自信。”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妙不可言,回归本源,向内求索,才能得到身心的宁静,而传统服饰就能传达这一点。“我去参加婚礼,就会穿上传统服装,上面的祥云、鸳鸯、莲花、牡丹等吉祥图案,都代表着美好的寓意,我希望把最好的祝福带给新人。”

△现在的何韩英

谈到丁丁布艺坊未来的发展,何韩英充满热情与憧憬:“我想将更多中国元素融入衣服中,像汉服这类传统服饰之中蕴含的美的力量是无限的,能够给人带来力量,让顾客穿上就显得有自信、有气质、有品位!”何韩英表示,她还将不断学习,不断增进自己的技艺,寻求更多突破空间。她的个人奋斗故事,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



“80后”小珍

穿妈妈织的毛衣过年,很温暖、很幸福
小珍(化名)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成长于90年代,身上承载着这一时期的独特印记。这个时代是中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文化多元融合,人们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从一张张留存的老照片来看,小珍的童年生活很幸福,从不缺少漂亮的服饰,甚至很多是出自母亲的巧手。

小珍说,他们家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爸爸负责赚钱,妈妈负责照顾家庭。在她出生前,妈妈学过裁缝这门手艺,能做一些简单的衣服,但应该技艺一般,未到能制衣售卖的程度。她成了最大的受益者,能经常穿漂亮的衣服。“除了妈妈会做衣服,奶奶也会做裙子,好像那个时代的女性都会这门手艺。”10岁之前,在她印象中,很多夏天的裙子是做的。“女人对美应该都很敏感,看着港台剧里女主角的穿着打扮,妈妈会突然有灵感,吸收里面的时尚元素,再将想法告诉裁缝,裁缝将衣服做出来。”这些衣服都是独一无二的,令很多同龄女孩很羡慕。

三四岁时,小珍穿着妈妈做的裙子

而冬天的毛衣是妈妈亲手织的。她记得,家里有一本厚厚的书——《毛衣编织大全》,里面囊括了各种各样的织法,每到冬天,这本书使用很频繁,妈妈、婶婶、小奶奶轮着用。“织毛衣是她们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对于好看的织法,她们会互相学习,有些不懂的地方还要拿出来讨论,直到真正学会新的织法。”妈妈总想给她打扮得美美的,每年过年都会换不同的毛衣给她穿。直到现在,有几套毛衣的样式她还记忆犹新:“有一套是黄色毛衣套装,衣服上还有动物图案;有一套是紫色毛衣套装,是高领大麻花款式;有一套是红色开衫毛衣,上面配有绿色树叶,喜气洋洋的……”

七八岁时,小珍穿着妈妈织的毛衣

到小学三年级的冬天,她发现过年织毛衣的传统消失了。“妈妈、婶婶是村里最赶时髦的一批女性,那一年她们不再织毛衣,而是组团到杭州四季青去扫货。”妈妈给她带回来三套衣服,一套红色中式毛衣配黑色棉裤、一套白色棉服背心裙带有一顶时尚帽子、一套褐色毛呢套裙。每一套衣服都令她爱不释手,眼巴巴盼着除夕夜到来。“真的是数着日子等过年,有时忍不住,晚上先拿出来套一套,过过瘾。”款式新颖、面料多元的成衣很快取代了做衣服的潮流。

时代更迭总是猝不及防。21世纪,随着互联网兴起与发展,服装实体店遭受了不小的冲击,人们从线下购衣转到线上购衣。上大学后,小珍开始网购,既便捷又无需还价,省去不少麻烦,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90后”小圆

穿衣注重个性和时尚元素融合
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小圆(化名),她成长的时代更是发展迅速,人们的穿衣风格也经历了显著变化。从早期追求花哨、鲜艳为主的风格到现在更加注重个性和时尚元素融合,展现出“90后”“00后”随着时代变迁衍生出来的独特审美观念和生活态度。

小圆小时候,虽然服装款式逐渐增多,但最为明显的是色调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黑白灰色调。“小时候去裁缝铺,虽然是做一条简单的吊带睡裙,但挑布料都是越花越好看。”小圆回忆道。这时候的人们已经开始尝试更多色彩丰富、图案多样的服饰,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同时,个性化的设计,如一条点缀在裙子上的小腰带等,成了她衣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圆穿着款式独特的连衣裙

进入2010年后,流行文化席卷而至,“跟风”的浪潮开始在彼时十多岁的孩子群体中蔓延。“我们开始流行穿一些品牌,在学校里显得比较时尚,因为大多数同学是这么穿的。”小圆告诉记者,New balance、斯凯奇、AJ等都是当时在学校里风靡一时的品牌,这些款式时髦、有设计感又较为实用的品牌,在当时孩子们心中成了不可替代的“白月光”。

小圆的成长轨迹几乎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轨迹相同,她们这一代在网上购物时变得更加“精明”。通过网络平台对比不同品牌的产品性能,甚至收到快递亲自试穿后,她们再做决定,这种“先试后买”的消费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此外,社交媒体上的穿搭分享也极大地影响着她们对时尚的认知和购买决策。“像一些私人订制、独立设计师品牌,都是我现在比较会去选择的,不仅较为简约大气,而且有设计感,走在路上也不容易撞衫。”小圆还会将自己的衣服严格分类,比如通勤风、日常风、学院风等,这些多元化的风格融入了她的生活。

不难看出,以小圆为代表的“90后”“00后”已经从单一走向多元化,从跟随潮流到创造潮流。她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一个时代的时尚趋势,并且继续以开放的心态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引领属于她们的新风潮。

屏幕前的你
关于穿衣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记者 周晓露 见习记者 何媛

编辑 丁   玥

审核 王永杰
终审 章优达
点亮“在看”+点赞

富阳日报
了解富阳,抢鲜一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