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
走亲访友,聚餐唱歌
乐在其中
但是
潜藏在我们身边的“毒”手
也可能蠢蠢欲动
在回家的路上
或是亲友聚会之时
千万要保持警惕
平安过年 远离毒品
这份春节避“毒”指南,请您查收!
平安出行,拒绝毒驾
都说酒驾猛于虎
可很多人却不知道
毒驾其实比酒驾要危险万倍
现在开车的人都知道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殊不知与酒驾比起来
更恐怖的是毒驾
“毒驾”和“酒驾”都是机动车驾驶员上路前绝对禁止的行为。“毒驾”是指未戒断毒瘾的患者和正在使用毒品的驾驶员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存在安全驾驶的隐患。
“毒驾”行为远比“酒驾”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严重,尤其是在毒瘾发作时驾车更加危险。
“毒驾”的危害性源于毒品的特殊性能,吸毒后产生的精神兴奋、妄想、幻觉等症状,会导致机动车驾驶人脱离现实场景、判断力低下甚至完全丧失,行为失控,具有攻击性,一旦驾驶机动车,极易发生超速、飙车、甚至主动撞人撞车等肇事行为,发生恶性交通事故的几率倍增。
注意!!!
现在,
越来越多人选择自驾出门旅游。
喝酒不开车已经众所周知,
然而还有一种常见情况——“毒驾”
也会严重影响驾车安全,
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当然此“毒驾”并非彼毒驾,接下来就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毒驾”吧~
01
什么是“毒驾”?
毒驾”简单来说就是指服用了影响驾驶安全的药物后仍然驾驶的行为。一些药物在服用后会引起嗜睡、头晕、反应模糊、视线重影等不良反应,从而危及行车安全。看似是药,不恰当使用则为“毒”不浅。
02
有哪些药物会导致“毒驾”?
世界卫生组织曾列出七大类服用后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并提出在服用这些药品后应禁止驾车。这七大类药品包括:
1.抗组胺药(代表药物:马来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
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缓解人体的过敏症状,但这些药物对中枢神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常常有嗜睡、眩晕、头痛乏力、颤抖、耳鸣和幻觉等,对驾驶影响较大。
2.抗抑郁焦虑类药(代表药物:氯丙嗪、氟西汀等)
这类药物用于焦虑障碍治疗或缓解焦虑及与抑郁症状相关治疗,用药期间会引起上腹不适、乏力、嗜睡、震颤、僵直、行动迟缓等不良反应,长期大量服用甚至会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
3.镇静催眠类药(代表药物:氯硝西泮、艾司唑仑等)
这类药物对病人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的效果,部分药物半衰期较长,服药第二天仍可出现后遗效应。
4.解热镇痛药(代表药物: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布洛芬使用过量,会出现嗜睡、恶心、呕吐和上腹部疼痛等症状,服用阿司匹林可出现头晕、耳鸣、弱视、嗜睡、感觉异常、麻木等不适症状。
5.抗高血压药(代表药物:可乐定、哌唑嗪等)
高血压人群因服药不规律或用药剂量过大时,可能会产生低血压反应,引起眩晕、疲乏和无力,影响驾驶。
6.抗癫痫药(代表药物: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
抗癫痫药物可能会抑制大脑神经元,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其不良反应表现为:嗜睡、眩晕、平衡失调、乏力、视力模糊和震颤等。
7.降血糖类药物(代表药物:胰岛素等)
降糖药有降低血糖作用,用药过程中可能引起血糖变化。低血糖是降血糖类药物治疗中最频繁发生的不良反应,而且常突然出现;使用胰岛素治疗可能引发胃肠道系统疾病、短暂的水肿与视功能调节异常,这些均可能危及驾驶安全。
其实,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远不止这七大类。例如,镇咳药右美沙芬,可能引起头晕;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替硝唑等药物,可能引起头痛、眩晕等;硝酸甘油和阿托品等,服用后容易造成视物模糊;治疗心衰的地高辛,服用后还会出现色觉异常。
03
如何远离“毒驾”?
为避免“药驾”,根据医生建议,服药期间最好不要驾车。
另外,服药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 有驾驶需求的人,就诊时应主动告知医师,请医师避免开具会对安全驾驶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
2. 在服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是“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用量、禁忌证”等,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
3. 不可超剂量用药。用药剂量不当、重复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4. 若必须服用,应在服药后至少6—8小时后才能驾车,服药期间如果出现嗜睡、困倦、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头晕、耳鸣、视物不清、辨色困难、定向差等情况,应立即停止驾驶。
一定要提高对“药驾”风险的认识,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是药三分毒”这句话,其实一点都没错,尤其是部分处方药,因此药物需遵医嘱服用,不要随便加量或减量,一定要提高对“毒驾”风险的认识,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在此提醒:“毒驾”危险程度堪比“酒驾”!
相关法规
公安部发布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对毒后驾驶做出了明确规定,对吸毒人员申请驾驶证或者驾驶机动车做出了“零容忍”的态度。规定三年内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未满三年的,不得申请驾驶证;驾驶人吸食、注射毒品后驾驶机动车或者正在执行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措施的,要注销驾驶证;对查出毒后驾驶的驾驶者一律注销驾驶证,并三年内不得申报领取机动车驾驶执照。
春节假期
你可能碰到下面这些情况
01
归家途中
归家途中,车站永远是老乡见面的第一站,“老乡”可能让你帮忙,“我们都回同个地方,能不能帮我捎件东西”?
02
聚餐,KTV聚会时
聚餐、KTV聚会时,“新朋友”热情地招呼“唱得这么好,这杯不能少!” “喝杯‘开心水’醒醒酒,一会儿继续下半场!”
03
家中拜年时
家中拜年时,“老同学”递上一支烟“哥,新东西,放松放松”!
春节
是享受美好的团聚之时
但对毒品的警惕也不能放松
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远离毒品
守护平安生活
为此,我们可以这样做↓↓↓
小心春节聚会陷阱
很多人初次吸毒都是在聚会场合,禁不住损友的诱惑,吸食了第一口,然后一发而不可收拾,节庆假期吸毒事件高发,春节玩乐小心中招。
请记住!
• 尽量少去人员混杂、管理混乱的酒吧、夜店、KTV、洗浴中心等娱乐休闲场所。
• 不要随意吃一些所谓的药品、保健品。
• 不要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零食,果断拒绝来路不明的食品、香烟和饮料。
代拿行李包裹要警惕
春节外出旅途中,切记不要帮不了解底细的人托运、携带、领取包裹!
请记住!
• 切忌行李上有张开的口袋或缝隙,背包、手提袋的边上,常有为方便而设置的开口口袋,可能成为毒贩“托付”的好地方。
• 不要因为同情而帮助老弱带东西过海关,必要时你可以帮他们找机场的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 即便是朋友托你带东西时,也必须查看清楚所带的东西是何物!
主动提高防毒意识
接受毒品相关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不追求刺激,不把吸毒当做赶时髦的行为。
平安春运 警惕搭讪
不明食物来源
为吸引消费者、迷惑公众,一些毒贩不断翻新毒品花样,变换包装形态,香甜美味的巧克力、卡通形状的曲奇饼干……新型毒品具有极强的迷惑性,一定要警惕“热情”的陌生人搭讪!
以下几点请务必注意:
不与新朋友透露个人与家庭隐私,不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饮品、香烟等,长期离开视线的饮品、食物最好不要再食用,即使是认识的人也要保持警惕。
拒绝陌生人的无偿礼物,这极有可能是“瘾君子”的投毒陷阱。
END
【吴忠禁毒】
Forgot to review
2024年吴忠市中小学生禁毒征文比赛获奖情况的通报
吴忠市禁毒办与司法强制戒毒所携手加强戒毒康复指导服务
强化督导检查 攻坚年度任务
吴忠市禁毒专干政治理论暨业务技能培训班圆满结束
扫码关注我们
抖音视频号
快手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