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告别新年假期
你有没有不想起床
不想上学、不想上班?
很多人假期结束返工时
无法切换到“工作模式”
一起了解怎样缓解
“节后综合征”
所谓“节后综合征”是指,人们在经历了长假之后(7天及以上的假期)重返工作岗位时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症状,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你有典型症状吗?
1. 睡眠紊乱 精神不振
睡眠紊乱是指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突然改变,打乱了睡眠和觉醒的生物节律而导致的睡眠障碍现象。
在小长假期间,一旦作息黑白颠倒,就会引起人体生物钟紊乱,带来夜间精神抖擞、白天精神不振等情况。
3. 疲劳焦虑 心情烦闷
从热闹的假期回归到平静的生活,人们可能会出现抑郁、烦闷、无聊等心理状况,有的人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紧张心烦气躁、疲乏无力等情况。
很多人假期里长时间刷手机、追剧、看视频等,这不仅会让人在假期结束后也会过度依赖手机,还会因长期低头或久坐引发头疼、颈痛、腰背痛等不适。
五招帮你"满血复活"
1
调整心态
调整心态,从放松的假期模式逐渐过渡到工作模式。可以深呼吸放松心情,这有助于提升自信和减轻焦虑感。
也可以利用日历、提醒工具等来帮助自己有效地管理时间和任务,不断强调积极、乐观的信息,例如“我已经准备好面对工作挑战了”或“我可以克服节后综合征”。
2
调整时间
节后调整睡眠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睡眠不足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和康复的能力低下,容易感冒,并加重其他疾病或诱发原有疾病的发作。
可就是睡不着,该怎么办?睡前洗个热水澡、喝杯热牛奶都是极好的。另外,用热水泡泡脚,睡前听听音乐也有助于睡眠。
3
调整饮食结构
不过,节后饮食调整应遵循多样性原则,单一食物的营养肯定是不全面的。另外,还应该多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值得注意的是,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4
恢复运动,适当锻炼
节后恢复运动非常有必要,否则总会感觉没精神。此时可以进行一些活动量相对大一点的运动,比如快跑、游泳、球类等,以帮助身体消耗一些能量,重获元气。
5
合理安排工作
节后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通过合理的饮食和作息调整,以及适当的运动、放松和休息等,大多数人都可以逐渐适应并恢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如果症状持续严重或影响正常生活,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来源:临沂疾控综合科普中国、健康中国、人民网健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