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益全球化的学术界,英语不仅是学者们沟通的工具,更是获得学术认可的关键。
近期一篇题为“Why English? Exploring Chinese early career returnee academics'motivations for writing and publishing in English”的论文(图1)利用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中国早期职业生涯归国学者(ECRA,又称“海归”)选择英文作为其学术写作与发表的深层动机。本文旨在分享该论文所揭示的ECRAs用英语写作与发表的深层动机以及这背后所反映的学术环境,并期待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在全球化的学术研究中,作为中国学者,我们该如何平衡国际声誉与本土文化、如何定义学术成果的真正价值。
图1.这篇题为“为什么选择英语?探讨中国早期职业生涯海归学者用英语写作与发表的动机”的论文2024年5月10日发表于Nature出版集团旗下子刊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上(截图来自Why English? Exploring Chinese early career returnee academics motivations for writing and publishing in English |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 (nature.com))
ECRAs往往具有较好的国际视野并接受过严格的科研学术教育。当他们回国后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在中国的学术环境中,如何维持和拓展他们的国际地位和声誉?研究显示,这与他们和国际合作者的关系网以及受国家政策影响的学术评价机制息息相关。
该研究采用生态系统理论,深度探讨了宏观系统层面的学术文化对ECRAs的显著影响。在一个倾向于国际发表的学术生态中,ECRAs的动机展现出多个层面,既有维持国际联系的外在需要,也有对英语学术写作的内在热情。该研究所关注的不只是语言选择的问题,更是跨文化认同的演变,是个人理想与现实环境的博弈。这篇文章让我们思考,语言真的只是个选择吗?还是在这个选择背后隐藏着学术生存的复杂性问题?
发现与结论
ECRAs用英语发表学术论文的动机是多方面的,与他们微观个体环境的直接互动、国家政策的指导以及宏观学术文化的影响都有关系。除了策略和动机层面的探讨,研究还强调了个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
一方面,ECRAs认为与国际合作者合作写作发表英文文章是提高研究能见度和学术影响的有效途径。许多ECRAs依然与其外国导师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利用这种专业关联来发表文章和进行学术讨论。
另一方面,国家政策制定者和高等教育机构管理者通过政策要求来指导学者的发表行为,以提升学校国际排名和声誉,并鼓励发表在知名国际期刊上的高质量文章。
此外,学术和科研文化在宏观层面的差异造成了ECRAs需要选择遵循哪种研究文化的问题,他们往往习惯于以基础科学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模式,而不是中国传统的以应用为主的研究倾向。
对当前中国学术领域的启示和影响
首先,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大学管理者应注意到ECRAs在推动学术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学者的国际经验和英语写作能力,使他们成为连接中国与国际学术界的重要桥梁。因此,为这些学者创造有利的研究环境,并支持他们的学术工作和国际发表,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学术研究的全球影响力。
其次,国家政策对于激励和指导ECRAs发表高质量国际论文具有积极的作用。制定鼓励高质量国际出版物的政策和评价体系可以激发学者的研究动力,提升学术产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这种政策方向还需兼顾学术多样性和本土研究的价值,避免过分依赖国际期刊的排名系统。
此外,加强国际和跨文化学术交流十分重要。中国学术领域应更加开放,鼓励国内外学者的合作与交流,吸纳全球知识体系的多元视角,促使中国学者在遵循国际研究标准的同时,也能贡献中国独特的思想和理论。
该研究为理解ECRAs的英语写作和发表动机提供了生动的例证,揭示了创建更有利的环境促进ECRAs取得成就的必要性。同时,也为中国学术领域的进一步国际化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策略和思路,有助于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和高质量的学术环境。本文的结论也适用于全球化教育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机构,尤其对于政策制定者和大学管理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Xiantong Zhao, Xu Liu & Shan Yan. Why English? Exploring Chinese early career returnee academics’motivations for writing and publishing in English.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 volume 11, Article number: 596 (2024)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volume11, Articlenumber:596(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