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访谈 | 刘平云:“喜洋洋”“乐融融”争做全运史上最佳吉祥物!

文摘   2024-11-12 19:30   广东  



11月9日晚,随着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揭晓,众人啧啧称赞,“好可爱”“好漂亮”的呼声不绝于耳。


吉祥物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海上国宝”中华白海豚为原型。取名“喜洋洋”“乐融融”,寓意喜气洋洋、其乐融融、团圆和美。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会徽、吉祥物设计团队负责人刘平云,讲述了创作吉祥物的幕后故事。




见到“喜洋洋”“乐融融”的庐山真面目,你对它们的第一印象肯定是“萌”。


从吉祥物的整体身形来看,设计者采取了“呆萌可爱”的表现方式,走可爱路线。


再从细节上看,圆圆的脑袋、憨憨的微笑、鼓鼓的肚子、肉肉的手臂,这些元素再搭配头顶的三根彩色小水柱,代表着粤港澳三地,以及心形的尾巴尖,共同形成了软萌的效果。



“这些年,我们深切感受到萌经济、萌文化的力量。人们从心理上对萌有一种偏爱,喜欢长得可爱的东西。”刘平云说,“两年前,北京冬奥会‘冰墩墩’所表现的就是一种‘呆萌’形象。我们发现,两年过去,大众对萌的偏爱还在持续,所以应用到了小海豚身上。”


刘平云曾担任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团队总执行人,正因为曾经的作品“冰墩墩”登上巅峰、火遍全球,到了现在这两只小海豚,设计团队无形中承担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刘平云设计团队代表




1987年,广州六运会以山羊为原型的吉祥物“阳阳”,是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个吉祥物。


2001年,广州九运会以醒狮为原型的吉祥物“威威”,展现了千禧年后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色。


刘平云认为,这两个吉祥物都展现了广东典型的文化特性。

时代是不断更迭的。如何以一个代表性的形象彰显大湾区的创新精神和岭南文脉,既要符合逻辑,又要在视觉呈现上充满创意,更要具备不同于会徽的互动功能和市场化需求?

寻找“新物种”的命题应运而生。


广州美院刘平云设计团队在对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进行最后修饰润色。图/新华社


在一连串的创意尝试后,设计团队最终将“新物种”锁定为中华白海豚。


为何选择中华白海豚作为吉祥物的原型?


因为中华白海豚最重要的栖息地就在粤港澳三地共通的珠江口,而它也是大湾区海洋文化的象征之一,为全国乃至世界喜爱的海洋精灵。它们热爱运动,是海洋里游泳和跳跃的健将;它们也是群居生物,可以表达团结、互助、共进的精神。


刘平云解读吉祥物的寓意


在刘平云看来,一个设计成功的精髓,在于创造记忆点,用简约化的方式让所有人铭记,展现粤港澳的三地融合。


设计团队最终敲定海豚头顶的小水花由三色水柱组合而成,“三个小水柱是符合白海豚的生理特性,也传达出粤港澳三地同心同德、携手并进的美好愿景。”


这处堪称神来之笔的精妙设计被网友称为“可爱到发芽”,白海豚讨人喜欢的萌宠形象,整体造型圆润,身形线条流畅,十分符合大众的审美意趣,也迅速在全网“破圈”。


评委在讨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会徽设计方案。图/新华社


谈到这个“可爱到发芽”的新网红,刘平云满是期待:“‘可爱到发芽’这个提法很不错,我希望大家都能记住和传播,当年‘冰墩墩’是一难求,我希望它们是一‘豚’难求,我坚信‘喜洋洋’‘乐融融’一定会成为全运会历史上最好、最有创意的吉祥物!”




“喜洋洋”和“乐融融”的形象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为原型,不仅因为它长得呆萌可爱,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考量。


生态文明,是其中的关键词。


中华白海豚是唯一以“中华”命名的海洋哺乳类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目前,全世界大约还有6000头中华白海豚,约4000头栖息在中国,其中2000头生活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


图/纪录片《中华白海豚》摄制组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稳定向好,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态保护的一个生动象征。刘平云说,“以中华白海豚作为吉祥物形象,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两者十分契合。”


至于吉祥物产品何时面世,刘平云表示,近日已经与执委会相关部门碰面,正在积极推动吉祥物及相关文创产品的生产,“目前我们考察的厂家包括此前生产冰墩墩的厂家,我们也希望‘喜洋洋和‘乐融融尽快跟大家见面。”


刘平云还透露,吉祥物的质地是柔软的毛绒,头顶的浪花将是透明材质的材料,“有可能是果冻啫喱状的材质,吉祥物乐融融手臂的末端是粉红色的,像多肉植物一样可爱,希望大家看到它们就想抱一抱、捏一捏,喜欢它们。”




END


全运广州
直击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精彩尽在掌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