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以京津冀方言为主,特点是念白、唱词口语化,因而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2006年5月,沈阳评剧“韩花筱”艺术流派经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韩、花、筱”指的是以评剧著名表演艺术家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为代表的三大艺术流派,在全国评剧六大流派中占有三个席位。三大艺术流派代表了沈阳评剧院的基本艺术风格,也构成了东北评剧艺术的主体。
“韩派”创始人,工青衣、花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韩派评剧以朴实、细腻、优美、大方的表演风格著称,演唱时“字清、腔顿、板正”,刚柔相济、行腔委婉、韵味醇厚,疙瘩腔运用尤佳。
“花派”创始人,工青衣、花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花派评剧艺术承袭传统、博采众长,汲取京剧、梆子、大鼓等剧种、曲种的艺术特色,创造出“高遏行云、低逐流水”的花派唱腔,具有“弦高、腔高、音高”的演唱特色,享有“铁嗓”美称。
“筱派”创始人,工老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筱派评剧艺术以老旦戏见长,善于利用低回浑厚、韵味十足的嗓音特点,汲取各家低腔之长,吸收单弦、大鼓等演唱方法,逐渐形成了低回婉转、行腔俏丽、节奏灵活的“筱派”艺术风格。
观展小贴士
展览地点
沈阳博物馆三楼家庭教育厅
展览时间
2025.01.25—2025.06.15
关注沈阳博物馆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沈阳博物馆
新浪微博
@沈阳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