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四届三次会议预备会后 通报表扬了2024年度 履职表现突出的省人大代表28名 我市镡仲峰、刘琳2名代表受到表扬 ↓↓↓ 镡仲峰,甘肃省十四届人大代表,成县鑫园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甘肃鑫园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他从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逐步成长为高级农民农艺师、作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力奋斗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最前线。
他在产业发展中,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总体思路,不断创新发展机制、突出联农带农、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产业联合基地建设,目前已在全县范围内建成产业联合基地4处,每处基地可带动周边120余人务工。通过示范引导、技术指导带动当地发展中药材、食用菌及特色加工产业,把中药材初加工产业链前移,建在村组一级,为更多的农户提供便利和就业的机会,实现产业的大联合。
在2024年春意盎然的四月中旬,随着羊肚菌收获季节的顺利结束,镡仲峰代表迅速展现出其敏锐的洞察力和高效的行动力。他深知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他即刻组织团队外出,精心挑选并引进了适合当地环境的木耳菌棒。回到家乡后,他亲自督导,带领团队争分夺秒地将木耳菌棒安置妥当,不仅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无缝衔接,更为当地留守的妇女和老人创造了额外的收入来源,有效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体现了镡仲峰作为人大代表对地方产业发展的深思熟虑与积极推动,也彰显了他作为企业管理者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树立了典范。
作为一名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镡仲峰矢志不渝地履行着他的职责,紧密联系群众,积极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家庭。在2024年的端午节前夕,身为甘肃鑫园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以及成县鑫园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的他,带领着企业党支部和妇联的负责人,深入到镡河乡开展了充满爱心的关爱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他们特别关注那些经济条件较为困难的家庭,以及那些在乡村留守的儿童。他们为19户经济困难的家庭和8位留守孩童送上了温馨的节日问候,同时也传递了企业的关怀之情。为了帮助这些家庭度过一个更加温馨的节日,他们还特别准备了价值超过12000元的生活必需品,包括食品、日用品以及其他生活必需的物资,确保这些家庭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为了进一步拓展企业的生产规模,提升企业的整体生产能力,同时秉持着“打响甘味品牌,做好陇南味道”的理念,2024年在成县店村镇尹家寨村投资了超过1700万元,用于新建一座现代化厂区。这一举措不仅将建设一座集电商运营中心、办公区、生活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办公楼,还将建设一座集生产加工、包装仓储为一体的两层生产车间。项目的顺利落成将极大地促进成县特色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有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现有产业链的升级。升级后的生产流程将更加高效,自动化程度也将显著提高,从而大幅提高生产速度。这一项目的实施将为成县乃至整个陇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刘琳,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甘肃中康利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民营企业家,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大胆开拓、锐意进取,使公司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作为人大代表,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依法履职、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对刘琳来说,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崇高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多年来,他始终把“诚信求实、创新发展”的经营理念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在追求实现自身企业效益的同时,更能够立足大局,深入思考、着力破解当地畜牧产业发展的瓶颈和困难。
面对企业融资难问题,他反复研究国家金融政策,争取最大的资金和项目支持,为当地畜牧企业发展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面对产品与市场适销不对路问题,他多次奔赴周边城市,深入调查,潜心研究,研制生产出适合当地养殖的饲料品牌;面对当地养殖产业化水平低、规模小的问题,在2019年全国畜牧博览会上,通过与阿克苏兴疆牧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交流互动、洽谈合作,招引兴疆牧歌在徽县投资2.6亿元建设1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
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在追求企业发展的同时,刘琳一直将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回报社会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助力乡村发展。
他以提高企业效益、促进富民增收为核心,通过探索订单养殖、订单种植收购、入股分红等方式,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2018年至今,通过带动周边农户投资入股分红,受益群体达13个村集体、350余户村民,做到了让“集体联合个体、农户变成股东”。同时,授权所在的甘肃陇源阳光能源开发公司饲料生产基地与村集体签署订单种植协议,每年收购订单玉米10万余吨、周边农户玉米5万余吨,稳定粮食销路,带动农户增收,被评为“徽县第一批扶贫车间”。
2021年至今,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采取“公司+合作社+养殖大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基地”的产业扶贫模式,与全县50余个养殖大户、21个农村养殖合作社、106户监测户签订养殖订单,并为监测户免费提供猪仔及饲料,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支持、技术培训等服务,吸纳当地35名群众就近就业,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扶持中小养殖户共同发展,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和学习先进养殖技术的机会,更实现了助农增收和企业增效的双赢局面。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琳先后获得“优秀民营企业家”“先进工作者”“企业管理先进经理人”“劳动模范”等称号。他表示,将不断加强学习,进一步扩大订单范围,规范养殖标准,加强技术创新,挖掘市场潜力,在助推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在忠诚履职、为民履职中交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代表答卷。
来源:陇南人大
镡仲峰,甘肃省十四届人大代表,成县鑫园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甘肃鑫园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他从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逐步成长为高级农民农艺师、作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力奋斗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最前线。
他在产业发展中,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总体思路,不断创新发展机制、突出联农带农、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产业联合基地建设,目前已在全县范围内建成产业联合基地4处,每处基地可带动周边120余人务工。通过示范引导、技术指导带动当地发展中药材、食用菌及特色加工产业,把中药材初加工产业链前移,建在村组一级,为更多的农户提供便利和就业的机会,实现产业的大联合。
在2024年春意盎然的四月中旬,随着羊肚菌收获季节的顺利结束,镡仲峰代表迅速展现出其敏锐的洞察力和高效的行动力。他深知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他即刻组织团队外出,精心挑选并引进了适合当地环境的木耳菌棒。回到家乡后,他亲自督导,带领团队争分夺秒地将木耳菌棒安置妥当,不仅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无缝衔接,更为当地留守的妇女和老人创造了额外的收入来源,有效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体现了镡仲峰作为人大代表对地方产业发展的深思熟虑与积极推动,也彰显了他作为企业管理者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树立了典范。
作为一名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镡仲峰矢志不渝地履行着他的职责,紧密联系群众,积极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家庭。在2024年的端午节前夕,身为甘肃鑫园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以及成县鑫园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的他,带领着企业党支部和妇联的负责人,深入到镡河乡开展了充满爱心的关爱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他们特别关注那些经济条件较为困难的家庭,以及那些在乡村留守的儿童。他们为19户经济困难的家庭和8位留守孩童送上了温馨的节日问候,同时也传递了企业的关怀之情。为了帮助这些家庭度过一个更加温馨的节日,他们还特别准备了价值超过12000元的生活必需品,包括食品、日用品以及其他生活必需的物资,确保这些家庭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为了进一步拓展企业的生产规模,提升企业的整体生产能力,同时秉持着“打响甘味品牌,做好陇南味道”的理念,2024年在成县店村镇尹家寨村投资了超过1700万元,用于新建一座现代化厂区。这一举措不仅将建设一座集电商运营中心、办公区、生活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办公楼,还将建设一座集生产加工、包装仓储为一体的两层生产车间。项目的顺利落成将极大地促进成县特色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有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现有产业链的升级。升级后的生产流程将更加高效,自动化程度也将显著提高,从而大幅提高生产速度。这一项目的实施将为成县乃至整个陇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刘琳,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甘肃中康利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民营企业家,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大胆开拓、锐意进取,使公司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作为人大代表,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依法履职、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对刘琳来说,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崇高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多年来,他始终把“诚信求实、创新发展”的经营理念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在追求实现自身企业效益的同时,更能够立足大局,深入思考、着力破解当地畜牧产业发展的瓶颈和困难。
面对企业融资难问题,他反复研究国家金融政策,争取最大的资金和项目支持,为当地畜牧企业发展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面对产品与市场适销不对路问题,他多次奔赴周边城市,深入调查,潜心研究,研制生产出适合当地养殖的饲料品牌;面对当地养殖产业化水平低、规模小的问题,在2019年全国畜牧博览会上,通过与阿克苏兴疆牧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交流互动、洽谈合作,招引兴疆牧歌在徽县投资2.6亿元建设1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
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在追求企业发展的同时,刘琳一直将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回报社会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助力乡村发展。
他以提高企业效益、促进富民增收为核心,通过探索订单养殖、订单种植收购、入股分红等方式,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2018年至今,通过带动周边农户投资入股分红,受益群体达13个村集体、350余户村民,做到了让“集体联合个体、农户变成股东”。同时,授权所在的甘肃陇源阳光能源开发公司饲料生产基地与村集体签署订单种植协议,每年收购订单玉米10万余吨、周边农户玉米5万余吨,稳定粮食销路,带动农户增收,被评为“徽县第一批扶贫车间”。
2021年至今,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采取“公司+合作社+养殖大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基地”的产业扶贫模式,与全县50余个养殖大户、21个农村养殖合作社、106户监测户签订养殖订单,并为监测户免费提供猪仔及饲料,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支持、技术培训等服务,吸纳当地35名群众就近就业,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扶持中小养殖户共同发展,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和学习先进养殖技术的机会,更实现了助农增收和企业增效的双赢局面。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琳先后获得“优秀民营企业家”“先进工作者”“企业管理先进经理人”“劳动模范”等称号。他表示,将不断加强学习,进一步扩大订单范围,规范养殖标准,加强技术创新,挖掘市场潜力,在助推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在忠诚履职、为民履职中交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代表答卷。
来源:陇南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