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以下简称“中山六院”)
一名医护人员的一条朋友圈
让人痛心!
29岁,肠癌晚期
字字扎眼
这种疾病发病早、会遗传、能致命
从出现异常到癌变有近10年时间
有数次“翻盘”的机会
(早期筛查)
但容易在日久经年中
消磨人们的警惕
朋友圈截图
29岁男子确诊肠癌晚期
同样的疾病,不一样的命运
说到FAP,周家铭对另一个家族印象深刻。
当时,正在就读临床医学专业的小陈(化姓)长期便血,开始以为是痔疮,用药后无改善,到中山六院做肠镜检查,发现肠内遍布息肉,经询问,家中父亲患结直肠癌,大概35岁就去世了。
比较幸运的是,因为发现得早,还没有癌变,小陈接受了手术治疗,已经完全恢复正常生活。他也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劝说家人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三年后,小陈的二姐确诊结直肠癌,但经历了手术和化疗后恢复健康,还生育了两个孩子,家庭幸福和乐。小陈的大姐至今无该方面的异常情况,仍坚持每年进行胃肠镜检查。
最近,小陈接受基因测序,果然APC基因结果提示存在突变。
周家铭表示,FAP通常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开始出现症状,大多数患者在20~30岁之间确诊。
预防性手术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早期接受预防性手术的患者通常有更好的预后。数据显示,25岁前接受手术的患者,其70岁时的累积生存率为75%,而25岁后接受手术的患者,这一比率降至50%。
所以,建议该类患者在成年后就可以进行手术,一来这个时候的身体机能比较好,恢复得快,二来降低了癌变的风险。
早期干预可以从胚胎就开始
周家铭提醒:“对于已经发病的患者,手术是改变命运的最好办法,而且对于术后患者,也要进行长期的跟踪随访。患者的后代应考虑尽早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及早敲响警钟。”
随着生殖医学的发展,现在已经可以通过医疗技术帮助患者阻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的基因传递,从而有效避免困扰家族的遗传疾病向下一代遗传。目前已有过类似的患者案例,并且成功阻断了疾病基因的传递。
所以,一旦发现任何症状,及早就医干预,及时阻断致病基因传播。
重视早期症状
1. 腹痛
右半结肠癌患者十个中有七八个会有腹痛,多为隐痛,当并发肠梗阻时,亦可表现为腹部绞痛。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持续性腹部不适、隐痛、腹胀,经一般的治疗后症状不缓解,那要警惕结肠癌的可能性。
2. 排便改变
有的患者表现为早期粪便稀薄,有脓血,排便次数增多,当结肠癌的癌肿继续增大影响到粪便的通过时,还可出现交替出现的腹泻与便秘,而有的患者则多表现为排便困难,并随结肠癌的病情发展而不断加重。如果患者有粪便带脓血、黏液或血便的情况,但之前没有患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病史,同样要高度警惕结肠癌的可能性。
3. 腹部包块
为瘤体或与网膜、周围组织浸润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有的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时肿瘤浸润严重,肿块可固定。结肠癌的专科体检可以在腹部扪及肿块。
4. 肠梗阻
表现如腹胀、腹痛、便秘或便闭。结肠肿瘤的常见症状是体检可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并可闻及亢进的肠鸣音。左半结肠肠腔相对狭小,粪便至此已黏稠成形,且该部多为浸润型癌,肠腔环状狭窄,因此较早出现肠梗阻症状。
5. 全身症状
预防:生活方式很重要
饮食调整
改变生活习惯
来源|健康广东 CCTV生活圈 南方日报
编辑|温静
审读丨吴剑林 党毅浩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