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之间: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女性一旦属于感情里弱势的一方,往往宁愿忍受皮肉之苦、忍气吞声,也不愿意离开有暴力倾向的男人

文摘   2024-10-04 10:11   内蒙古  

在我们谈论人性、情感与关系时,有一个沉重却常被忽视的话题——家暴。


它像一道无形的锁链,紧紧束缚着许多家庭,尤其是那些看似平静水面下波涛汹涌的家庭。



最近,“代际遗传”这个词在家暴领域被频繁提及,它如同一道谜题,让人不禁思考:暴力,真的会像基因一样,从一代传到下一代吗?


数据告诉我们,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不分国界、种族或文化。据联合国统计,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遭受过身体或性暴力,而家庭往往是这些暴力行为发生的首要场所。这些数字冰冷而刺眼,它们无声地诉说着家暴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家暴”这个词,是从姑姑身上。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却因为我的一声尖叫,变得格外沉重。姑姑的哭声、姑父的怒吼,以及那些我至今不愿回忆的细节,构成了我对家暴最初的记忆。


姑父在我眼中,起初是个高大威猛、笑容可掬的叔叔。但当我亲眼目睹他对姑姑动手时,那种反差让我震惊和恐惧。


更让我困惑的是,姑姑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为了孩子,选择了忍受。这在我心中埋下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受害者愿意留在施暴者的身边?


上了初中,我与姑姑的孩子同班,虽然对家暴的直观感受减少了,但内心的阴影却从未消散。


我开始在网上搜索家暴的案例,发现施暴的方式五花八门,但受害者们似乎都陷入了一个怪圈——缺乏脱离折磨和遗忘伤害的方法。


我有一个同学,他的父亲是个典型的家暴者。每当提起他的父亲,同学的眼神总是复杂而矛盾。


在他父亲去世后,我听到了他内心的真实声音——既有解脱的轻松,也有对未来幸福的憧憬。父亲的离世,似乎让家庭氛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这背后,却隐藏着家暴对家庭氛围的深远破坏。


同学的弟弟,成了我新的担忧。基于同学父亲的家暴历史,我总是忍不住想,他会不会也遗传了这种暴力倾向?


这种担忧,甚至影响到了我的择偶观。当同学试图介绍他弟弟给我认识时,我婉言谢绝了。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偏激,但家暴的阴影,已经让我学会了保护自己。


短片《看见淤青》讲述了一个家暴家庭的悲剧。儿子从小目睹母亲被父亲打骂,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愤怒。


他发誓,自己绝不会成为父亲那样的人。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长大后,他发现自己也陷入了家暴的循环,尽管他努力想要摆脱。


短片结尾,孩子用稚嫩的童音说:“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我害怕,我会走上父亲的老路。”


这句话,像一把锋利的刀,深深刺痛了我的心。它让我意识到,暴力不仅会伤害受害者,更可能像遗传病一样,代代相传。


写到这里,我不禁要问自己:家暴的代际遗传,真的无法打破吗?我承认,带着恶意去揣测可能成为“暴力”群众一员的人,并不体面。但我也明白,保护自己,远离潜在的危险,是每个人的权利。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些女性在感情弱势时,宁愿忍受皮肉之苦、忍气吞声,也不愿意离开有暴力倾向的男人?


这背后,或许有着复杂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比如,对家庭的责任感、对孩子的担忧、经济上的依赖,以及社会对离婚女性的偏见等。


但无论原因如何,我们都应该认识到,家暴不是受害者的错,而是施暴者的责任。


社会应该为受害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比如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和经济援助等。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家暴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家暴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最后,我想说的是,暴力不会遗传,但我们可以选择不成为暴力的传递者。


让我们共同努力,打破暴力的枷锁,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安全的成长环境。因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爱护。



往期精选:
一个很玄学的现象:对身边的朋友只需筛选,不要试图改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数,若强行介入,必遭反噬
一个很玄学的现象:不要说对自己不利的话,诸如买不起,我不行,我差远了,人身上有股神奇的力量,它会记住并去执行
一个很玄学的现象:保护好自己的能量,多做提升自己能量的事,避免拉低你能量的人和事,你的人生会越来越顺


文案年代
解 救 生 活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