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央视)眼中的上海是一个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和现代化气息的城市。
这里,东方潮阔,群星闪耀。
梧桐路、石库门、黄浦江
白玉兰、咖啡店、老洋房
这里的行人车辆川流不息
这里的摩登大楼高耸入云
有江南的温婉味道
也有国际化大都市的时尚潮流
这里令人神往
是一千个人眼中
有一千种风情的上海
上海的印象
林立的历史建筑和着车水马龙,繁华的街巷里流动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这是很多人对上海滩的第一印象。
▲▲
外滩万国特色建筑连成一条上海对外展示的风景线
在上海这座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城市里,摩登的都市感与怀旧的烟火气并存,令许多人着迷。
“沪”和“申”是上海的别称。
相传春秋战国时这里是楚国春申君的封邑,故称为“申”。晋朝时,当地居民创造的竹编捕鱼工具叫“扈”,江流入海处称“渎”,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后来“扈”演变为“沪”,成为上海的称呼。
至清朝,上海设立海关,对外开埠通商。
▲▲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
1990年,上海浦东新区计划启动,一个新上海开始高速崛起。数年后,在原本一片滩涂的浦东,一座高约468米的建筑赫然耸立,名为“东方明珠”。
随后的近二十年间,上海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等一众摩天大楼相继建成,不断刷新着城市天际线的边界。
穿云破雾的陆家嘴摩天大楼,成为人们关于上海的印象之一。
外滩附近的南京路是游客到上海的打卡地,号称“中华商业第一街”。
在南京路的另一头是静安寺。飞檐斗拱、殿阁错落,居于繁华和喧闹中的古寺,在霓虹灯映衬下格外清幽。
上海的腔调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上海人注重细节、讲究品位、自带气质,对生活品质有较高的要求;他们思维活跃、精打细算,举止显露着自信和智慧。
在举手投足间,上海人或许会不经意流露:“阿拉上海宁,腔调交关紧要,侬晓得伐”。
很多上海人的生活态度——优雅不失品质,高档但不奢华,有情趣又有腔调,而且延伸到方方面面。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牌手表、永久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质优又精致,令人怦然心动。随着大批上海人走出上海,将“上海腔调”带向全国:小脚裤、夹克衫、奶油蛋糕、大白兔奶糖……
▲▲
奶乎乎的“大白兔”
上海的必备单品
左手咖啡,右手甜品,是很多上海人的必备单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拥有七八千家咖啡店。每天早上叫醒上海人的,可能不是六个闹钟,而是一大杯冰美式。
走进一家咖啡店,还能感受到上海人嘴里的“嗲”。
在上海话中,“嗲”更多的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如:“那家店的咖啡很嗲!”,“很嗲”就是“很棒”的意思。
街角的咖啡店,香气从门缝飘向马路,渗透在城市的空气中,与周边杂货铺、小饭店、居民楼共同生长,没有过于华丽的装修,只有忙碌的咖啡师和为此驻足的行人。
上海人有多爱咖啡,就有多爱甜品。这里有近万家中西合璧的甜品店。
跨越中西的甜味在上海交汇,包括奶油、豆沙与糖霜,都是海派饮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上海的江河湖海
长江有雄伟的身姿,黄浦江有母亲的细腻,苏州河里流过无数光阴,淀山湖里盛满好故事,还有茫茫的东海波澜壮阔。
▲▲
长兴岛青草沙水库湿地
上海这座城写尽了江河湖海的传奇,诉说着江海的壮阔与水乡的柔情。
▲▲
崇明岛和长江
苏州河和黄浦江一横一纵穿城而过,打通了大千世界,孕育出这座举世闻名的超级城市。
▲▲
俯瞰黄浦江
发源于太湖流域的吴淞江,到上海市区的北新泾被称作“苏州河”。这片处在长江三角洲最前缘的年轻土地,与身后古老的江南水乡血脉相连。
▲▲
苏州河上观日出
曾经,苏州河沿岸工业区迅速扩张,轰鸣的机器、高耸的烟囱、激增的人口,使河流不堪重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苏州河“墨墨黑”的颜色与冲天的臭气,成了上海人的心病。
后来,上海通过多年治理,苏州河水从“水像酱油”逐渐泛起清波。
上海的底色
86年前,苏州河边的四行仓库留下“八百壮士”的传奇。将士们浴血奋战,把日本侵略者所谓“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击得粉碎,也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
▲▲
1937年,淞沪会战,“八百壮士”与日军打响“四行仓库保卫战”
102年前,中共一大在这里召开,打开中国历史的崭新篇章。
▲▲
中共一大会址
在风雨如磐的岁月,上海诞生了改变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上海创造了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奇迹。
▲▲
上海洋山深水港
上海的白玉兰
白玉兰是上海的市花,洁白芬芳的花朵既有清廉之意,也因“望春”之名代表奋发向上的精神。
时髦的上海人钟爱白玉兰,并把白玉兰的形象融入了生活——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等建筑造型灵感来源于白玉兰,就连上海电视节的奖项也叫白玉兰奖。
▲▲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添加小编微信
分享更多朋友圈文章和评论
长按识别二维码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