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学霸背着我们看了什么?知识、思考都如此超前

教育   2024-11-02 08:15   广东  


之前和同事聊天,同事曾经很感慨地说,娃上了初中之后才发现,道法考试中有非常多的新闻热点与时政相关的内容,需要孩子了解基本的概念,还要学会运用所了解的信息去综合分析。她说,后悔太晚让娃接触新闻了,应该从小学就开始培养他们了解时政的习惯;小学的时候培养公民意识,初高中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后来在一位大V的文章中也看到她提及——每次开家长会,年级组长都会提醒家长:平时可以督促或帮着孩子收集一下这两年的新闻时事和社会热点,进行分析点评并输出自己的观点。


原因无他,因为近些年,不管中考还是高考,新闻时事、社会热点都是高频出现内容!


就像今年的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的“人工智能”与新课标Ⅱ卷的“太空探索”都跟当下科技新闻热点紧密挂钩。


▲21年北京中考作文题也来自当年社会热点人物——袁隆平的一句话。


语文和道法中考,还各有大题涉及建党百年话题。

22年,北京道法中考一道关于“东数西算”的8分大题


所以近几年,我们也给大家推荐了不少可以让孩子学习到新闻的报纸、杂志,像《阳光少年报》、《新华月报小记者》、《二十一世纪英文报》等等。


当然还有一个由博雅小学堂出品的新闻周刊音频——《给孩子的新闻系列》


点击图片,马上订阅


这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做得相当成熟的给孩子的新闻产品,不断迭代和完善,至今有10时间,涵盖了国际新闻、商业新闻、科技新闻、国内新闻四大领域。不仅仅是讲新闻,更是对新闻进行梳理、解读和分析,揭开现象看本质。


比如年初引发热议的“Manner咖啡事件”还有“数学少女”姜萍



迄今为止,已有数十万高知家庭在上千万次的收听中,帮助孩子增长见闻、独立思考,激励孩子大胆表达、举一反三。


有意思的是,博雅出品的这个新闻周刊系列,押中了不少中、高考题目。


比如上面提到的22年北京道法中考“东数西算”大题,当年的国内新闻4月就有一期讲到这个。


还有今年关于人工智能和太空探索的高考作文题,这一年来,《给孩子的新闻周刊》也常常有相关的话题讨论。


向下滑动查看



除了应试,提早帮孩子培养新闻素养,在当今这个时代也是至关重要的

上月底,因家中有事,回了几天老家。四年级的侄子问我:第san次世界大战是不是要开始了?我很讶异,这娃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种想法?侄子说在网上看到世界上好多国家在打仗,解说的人这么说的。


不知道他的信息来自于何处,很可能是从一些喜欢用危言耸听、抓人眼球的言语求关注的公号中看到的。(不少老人都爱转发此类信息



自媒体时代,真伪难辨的新闻洪流,已然成为了我们日常的一部分,也必将成为我们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大数据和算法技术的飞速进步,给我们带来了信息获取的便利,也加速了大众成为算法喂食、信息茧房的囚徒的过程。


▲马斯克最近的一次访谈说:之前对孩子上社交媒体的管束没有那么强,以后会加强约束,「因为短视频推荐算法会控制孩子的大脑」


在互联网媒体上,一条冷静思考就能发现错误的谣言,却还是能把很多人耍的团团转;


一件起初令人义愤填膺的事,其真相却和最初的报道大相径庭;比如去年我们分享过的“千百意老爷爷”反转再反转事件


看似高大上的明星、偶像,「塌房」后总是让人大跌眼镜……


▲日本核废水排放后,我国多地出现抢盐现象,超市里的盐频频补货


这些「新闻」不但扭曲了我们对社会的认知,也一定会影响我们的实际利益。


成年人尚且如此,心智并未成熟的孩子呢?不问可知。


我们的孩子是数字时代的第一代原住民,他们生来就面临着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挑战:信息爆炸与信息茧房,以及因此加剧的社会变化。

如何在怎么刷也刷不完的海量信息中,辨别真假,评判高下?

如何在算法为他们量身订造的、让成见和偏见不断加强的信息茧房中,有能力破茧而出,打破信息和认知的固化,看到一个更多元更复杂的大千世界,也看到一个精神正在真正成长的自己?

这些东西,课堂不会教,但我们的孩子等不起。


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孩子的新闻素养以及理性看待信息的能力——既为了更好的生活,也为了更好的成长。

很多家长,像尖叫童年的不少小伙伴们,都已经开始关注怎么早早跟孩子聊新闻。像之前尖叫童年推出的原创专栏『和娃聊新闻』(点此阅读)系列,就受到不少麻麻们的欢迎。


让我们的孩子在纷繁复杂的新闻信息中,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批判性的思维;让便利的信息获取渠道不致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开阔孩子的见识,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这是《给孩子的新闻周刊》系列设立的初衷。


在《给孩子的新闻周刊》中,至少能给孩子带来这些收获——


面对周遭真伪难辨的信息,能够独立判断信息的真假,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发掘提炼信息中的价值点引为己用;


在新闻中以小见大,了解掌握相关的通识知识、历史背景、经济规律,观念冲突和利益博弈;


补全校园学习阅读量短板,学会用凝练的语言和讲逻辑的表述方式进行写作,提升孩子的书面表达能力;


养成忠于事实,而不是忠于某种观点和理念的习惯,学会用批判性思维看待问题;


养成一种胸怀天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观。


讲新闻是一件很专业的事,非专业人士很难做好。给孩子讲新闻,要求就更高。博雅小学堂精挑细选的给孩子讲新闻的5位主讲导师,都是业内备受尊敬的专业人士:


《给孩子的国际周刊》主讲导师是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倾听全球》前记者、编辑、主持张奥

《给孩子的国内新闻》主讲导师是《南方周末》前高级编辑、《Vista看天下》前主编,“得到”专栏讲师林楚方;

《给孩子的商业周刊》主讲导师是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复旦新闻学硕士,专攻经济新闻的灰鸽叔叔;

《给孩子的科技周刊》主讲导师是知名职业科普作家,文津图书奖获得汪诘,提名奖吴京平


这些讲师,不仅是资深的传媒大咖,深谙传播的奥妙,更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

这四个周刊,每个每周更新一次,每次时长从十多分钟到三四十分钟不等,年中、年末还有复盘总结,一年共有4×55期音频,遇到突发新闻会及时加更,音频都可反复收听。

 


试听一下

△少年版《给孩子的新闻周刊》试听
(适合9岁+)

大学新闻系老师小Q说,儿子小时候特别爱听童话故事幻想故事,总是缠着大人念书给他听,可是到了小学四年级,他更关注新闻。孩子在10岁以前亲子对话内容,主要以自我和童话故事为主,那么10岁以后的聊天话题逐渐发生转移,以校园生活和社会事件为主。

在这一阶段,新鲜的热点事件是锻炼孩子思考能力,培养孩子素质非常好的素材。不只是锻炼孩子理解和分析能力,从素材和信息中提取自己的观点,还能让他们走出八卦、谣言、明星、短视频的虚拟世界,重新认识身边的真实世界是“更有趣的游戏”和“很有用的知识”,培养更开阔的视野,明白学习的意义。


《给孩子的新闻系列》因其内容的知识度,之前一直是面向9岁以上的孩子及家长。曾有家长问过我们,有没有适合更小一点的孩子的?


有见及此,博雅从2025年开始增加了一个面向6-8岁孩子儿童版新闻周刊。用一种聊天似的、幽默的方式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讲新闻。相比9岁以上的青少年版,儿童版的每条新闻讲透一两点知识点可能就够了。主要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同时培养他们了解时政的习惯,为之后的时政学习打好基础。


试听一下
△儿童版《给孩子的新闻周刊》试听
(适合6~8岁)

儿童版和少年版有什么区别呢?

两个版本,都是为了帮助孩子看见更大的世界,训练批判性思维,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儿童版的讲解方式会更加活泼生动,深入浅出。


「儿童版」知识量不贪多,讲透几个核心点就好;思考也不求一个猛子扎特别深,掌握了思考方法就好。


相比之下,「少年版」更讲究逻辑框架,多元思辨,接近事情的本质。



比如,会怎么给6~8岁的孩子讲马斯克“星舰”发射成功呢?
△儿童版《给孩子的新闻周刊》试听(适合6~8岁)

开头是这样:


假如说,有一天,你醒过来,一睁眼,诶,你们家飞到外太空去了。你会怎么办?


为什么我会问这么个问题呢?因为这事儿还真有可能。你知道吗?就在昨天,咱们地球历史上最大的飞行器,一艘40层楼高,和40头大象一样重的火箭,从7万公里高空飞回地球,duang~一下,被一双巨大的金属筷子夹住了。诶,如果你的同学,从一米开外朝你扔来一支铅笔,你能夹住不?


……


人类是越来越厉害了,将来有一天真的就实现移民火星的梦想了。你现在在哪上学啊?早晚有一天,我觉得你会坐个火箭,唔~飞到火星去上学,然后唔~飞回来,被根筷子给夹住,回家吃饭。


“假如……”这样的开头,“duang”这样的拟声词,还有各种类比现实情境下的“你能做到吗?”“你也会被根筷子夹住”……想必老用户也看出来,这跟我们少年版新闻课的不同了。


少年新闻版,用的是客观的新闻叙事。但儿童版,用的是讲故事的手法。各种想象,各种比喻,各种情景模拟。


△少年版《给孩子的新闻周刊》试听
(适合9岁+)

对6~8岁的孩子来说,会讲什么呢?


比如第一期的选题,科技新闻,讲太空行走,冒险刺激,孩子感兴趣。国内新闻,讲全国蔓延的小学关停潮,跟孩子息息相关。商业新闻,讲假期调休,孩子正亲身经历的。国际新闻,讲猴痘病毒,这个病毒孩子最容易感染,也是跟孩子相关的。


这些新闻不仅有趣,贴近孩子的生活,而且内在大有思考拓展的空间。比如,为什么他放个十一假期,周日还得去上课调休?为什么给了我们七天长假,大家还是抱怨呢?有没有一个“既要,又要”的办法,让我们周末正常休息,还有自由的长假呢?我们希望的是,以后孩子遇到这种身边的公共性话题,能够情不自禁地就想去提问、去思考。


△儿童版《给孩子的新闻周刊》试听

(适合6~8岁)


少年版在此基础上,会加强思辨、加强逻辑。不只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而是多跟孩子探讨“为什么”,教孩子拆解复杂问题的方法,看待事件的多元角度。跟儿童版相比,有点难度螺旋上升的意思。


比如,少年版新闻会怎么讲呢?——


从武汉无人驾驶出租车萝卜快跑,聊到无人驾驶的AI现实进展,“深度学习”的计算机科学原理,进而思考无人驾驶会让司机失业吗,怎么看待AI对人类就业影响。


从“农夫山泉舆论事件”,聊到媒介素养,学会判断什么是事实,什么是立场和观点,然后让孩子学会理解复杂信息的方法,继续拓展传播学里流量的逻辑,历史上发生的类似事件,认识市场经济和企业家精神。


从孩子对烟卡的沉迷,聊换位思考,引导孩子了解大人的想法,然后引出游戏设计的“沉迷逻辑”,其实不止烟卡、小马宝莉卡、奥特曼卡、盲盒手办都是一个套路。


△少年版《给孩子的新闻周刊》试听

(适合9岁+)


从今年这届历史上最奇怪的诺贝尔奖,聊到最前沿的科学原理,进而思考AI对人类文明范式转换级的意义。

从黎巴嫩寻呼机爆炸,讲到民用设备用于战争的可怕后果和战争伦理问题。


……


2025年《给孩子的新闻系列》现已开始征订。恰逢双十一,我们给大家争取了早鸟订阅优惠价。


《给孩子的新闻系列》(儿童版/少年版),原价796元/年/合辑,,早鸟优惠价439元/单年/合辑。订阅2年更优惠早鸟优惠价799元,省心省力。订阅还赠送以下超值赠品——


1、畅听会员4个月;

2、价值199元的月度电子刊;

3、价值199元的新闻精选刊专辑(主题式);

4、价值199元的新闻素养白皮书。



每周各更新1集,一周一共4次(日期不重叠),而且是音频,有趣有料,也并不太长(儿童版每集约8-12分钟左右。少年版每集约15-20分钟左右),不会成为负担,反而是种乐趣。就算不能完全跟上进度也可以无限次回听


手机、平板下载【博雅小学堂APP】后,登录购买手机号即可收听。如果不想孩子使用手机,也可以用外部播放器收听,像不少家庭都已经给孩子们购置的倾听者K3/K5、听力熊T4/T6、超级牛听力宝和听力宝pro都可以同步听。

倾听者K5K9使用示范:


注:并非倾听者自带资源,需购买后收听哦~~

强烈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听。新闻课提供的“餐桌话题”,可以充当家庭成员沟通的纽带,为两代甚至三代人创造高质量交流场景,大家平等讨论、彼此倾听,这很重要,也许会减少隔阂、增加信任,父母和子女的信任太重要了。


前沿、多元、探究、思考
覆盖全球新闻各个领域,洞见背后逻辑
培养孩子深度思考能力,塑造国际视野

《给孩子的新闻系列》分龄新闻课 

2025年

适合年龄:6-8岁(儿童版)

9岁及以上孩子和家长(少年版)

定价796元/年(合辑4辑)
尖叫团购价439元/年/合辑

799元/2年/合辑


点击图片,马上订阅

注:《给孩子的新闻》系列所述新闻全部来源于官方媒体公开报道。


应该怎么和孩子聊新闻?


孩子每天输入的信息,其实就是每天供养他们大脑的食物。父母对孩子入口的食物有多关心,对进入他们大脑的信息就应该有多重视。

从2015年开始,博雅小学堂就开始请专业媒体人给孩子讲新闻,这件事一做就是七八年。


用国内新闻讲师,《南方周末》前高级编辑、《看天下》杂志前执行主编、前字节跳动副总裁林楚方的话来说,每天给孩子讲新闻,其实就相当于去超市给家人采购食物——我们希望孩子对新闻的摄取既安全无害,又营养均衡,还满足味蕾。


基于这样的情怀,博雅小学堂设计了现有的四类新闻周刊。


而具体到每一类课程,每个周刊能带给孩子的收获,又因着方向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表现——


国内新闻

讨论国内重大新闻,深层挖掘分析事件背景;

还原新闻来龙去脉,介绍背景,判断趋势;

调动地理、心理、经济、科技等跨学科知识;

带孩子发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视角。

国际新闻

全面跟踪全球范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由大见小”,从世界百态中汲取成长的经验;

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和多元视角;

塑造未来公民全球视野。

商业新闻

角度够独特,观点够犀利;

聚焦全球经济、商业变化及发展;

深度分析各类热门新闻背后的商业逻辑;

用专业易懂的解析,帮助孩子理解商业社会的规律。


科技新闻

追踪全球最重大科技新闻;

触达人类最聪明大脑洞见;

培养孩子对当代科学与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培养孩子独立、科学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再具体到每一条新闻来说,今年上半年,这四档栏目就分别和孩子一起探讨了这么多的话题:


2024往期国内新闻 上下滑动查看↓

向下滑动查看



2024往期国际新闻 上下滑动查看↓

向下滑动查看



2024往期商业新闻 上下滑动查看

向下滑动查看



2024往期科技新闻 上下滑动查看

向下滑动查看


你会发现,《给孩子的新闻周刊》系列里所选的新闻,大都是事件重大、意义和影响深远,富有新闻价值的严肃话题。


孩子耳边的声音不应只有童谣和欢笑,他们也需要听到这个时代的脉搏,通过感受世界的律动,真正认识到自己与这个世界息息相关,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


同时,这些内容也都是能让孩子和成人共同沟通、讨论的话题,《给孩子的新闻周刊》的讲师在课程当中,也会通过与众不同的视角和深度分析,带领孩子尝试用新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价值观、世界观。
以今年2月农夫山泉陷入舆论风暴这件事为例说说。


大家都知道,2月25日,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逝世,之后跟娃哈哈同处杭州的农夫山泉陷入舆论漩涡。这是国内很值得关注的重大新闻,林楚方老师会带领孩子怎么分析呢?


试听一下


首先,回归事实,看媒体报道的断章取义处。让孩子知道,原来,看新闻,甄别事实这么重要。一旦事实差之毫厘,思考就会谬以千里。


其次,逻辑分析,看爆款文章们是如何故意往爱国情绪上引导。让孩子知道,诉诸情感,是多么常见的逻辑谬误。


那么,接下来,问题来了,为什么这样一个蹭热点的话题,热度会持续这么久?这就需要一点传播学思维了。


再来,楚方老师带领孩子,看看历史上的案例库给我们提供了什么经验。人们讨论农夫山泉事件,经常提到一个词叫“猎巫”。这么着,中世纪欧洲的猎巫历史课也补上了。


最后,从市场经济角度,引申思考一个问题,杀死一个合法经营的企业,究竟意味着什么。给孩子重要的经济学思维,这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重要武器。


通过听这样一条新闻,孩子的视野从书桌前被带到复杂的中国现实,又回转到古代欧洲,拓宽视野之余,更懂得了思考的重要,培养学习的兴趣。

基于这个话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和看法,林楚方老师并没有粗暴地告诉孩子,哪个是对哪个是错,而是秉承着专业新闻人的素养,去讲逻辑、讲事实、讲科学——说实话,现在的新闻能做到这一点的真的不多。


这并非林楚方老师的国内新闻周刊独有的特点,而是博雅四个新闻周刊的共同气质。

5位讲师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表达,带领孩子从这时间的一个热点到另一个热点,在来回穿梭间,逐渐成长为一个拥有广博知识、独立思考的人,一个明辨是非、爱自己爱身边的人,一个也能听见远方哭声的人。


为孩子打造有条不紊的学习流程


这四档节目,每档每周更新一次,每次时长从十多分钟到三四十分钟不等,年中、年末还有复盘总结,一年共有4×55期音频,遇到突发新闻会及时加更,音频都可反复收听。


为了帮助孩子掌握核心知识,激发他们的思考,博雅小学堂还设计了有条不紊的高效学习流程,从输入到输出,让孩子学习形成闭环,拓展知识,提高思辨力。


 答题互动篇:

喜欢科技新闻的孩子,会学到物理学、生物学、人工智能、脑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喜欢国际新闻的孩子,会主动记住节目谈到的世界各国历史、地理、政治常识……怎样让孩子把这些知识记得更深刻?

新闻课,除了老师讲,另一个重头戏就是同学分享。


每期新闻最后,主讲老师都会进一步提出一个追问,帮助孩子深入思考。


请千万不要小看孩子,他们的理解力是很高的,行动力也是很强的。


上下滑动看详情↓

向下滑动查看



有时候,真是羡慕今天的孩子。作为家长,有时想,如果我在小时候能进行这样高质量的思考,今天的我,会不会有所不同呢?哈哈。

除此之外,少年版新闻,每周老师还会遴选一位思考很出色的小用户留言,作为“小小评论家”,呈现在下期课程之前。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自信也在增长。

△小用户“小小”的快乐

这种分享,也会让其他孩子们看见:哦,身边竟然有同学,会这样思考问题。


每个孩子都爱游戏化的学习方式,现在,每节新闻除了可以听音频,看文稿,还有3个题目闯关打卡,帮助孩子积累核心知识。

 电子月刊篇:

此外,很多订阅了全部四个专辑的家长留言说,每个月孩子都把国内、国外、商业、科技这4个领域16+个热点新闻听个遍,能不能像杂志一样,帮孩子梳理知识,整理思维结构,还能讨论话题和投稿?


为此,在2024年的《给孩子的新闻系列》合辑中,每月会加更一期电子刊。里面有「不服来辩」、「小小作家」与表达思辨能力培养直接相关的版块,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更逻辑化、结构化地表达出来,也能锻炼写作能力。


电子刊在《给孩子的新闻周刊》栏目里,还将扮演对日常新闻结构化、主题化总结整合的角色,通过对一个话题的多元思考,将碎片化的新闻嵌入孩子的知识储备中,巩固孩子的学习成果。



不论你是《给孩子的新闻周刊》系列的老用户,还是正准备订购的新朋友,只要您现在订阅《给孩子的新闻周刊》合辑,不仅每月附赠电子刊(每月更新一期),还会在2018年至今的《给孩子的新闻周刊》中,选出40期最精彩、最具代表性的课程组合成一档主题精选刊,供老朋友温故知新,新用户抢先学习。


点击图片,马上订阅


数十万家庭的选择,孩子收获多多


家长如何评价这些新闻课程呢?听着这门课程长大的孩子有哪些成长呢?


孩子通过《给孩子的新闻周刊》爱上新闻、爱上表达、爱上写作:


上下滑动查看

向下滑动查看



家长留言说:有价值、有深度、有思考:


上下滑动查看

向下滑动查看

全家老少一起听,服务三代人:

讲师有料有趣的新闻解读只是引子,作为亲子陪伴、交流成长的餐桌话题,家长和孩子通过新闻探讨为人处事的经验,传递家庭价值观,同样重要。


家庭话题,从日常扩展到新闻,孩子的视野变辽阔了,孩子跟父母的关系纽带,是不是也更深刻了呢?这是来自杭州爸爸的分享。



这是家住上海的萌萌家长给到的另一个生活片段。科技新闻,如何激发了他的孩子做科学实验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消化完新闻背后的知识和思考方式后,表达自己的独立思考,被看见和回应。对于导师们给出的思考题,孩子们在评论区各抒己见,拓展了思考和知识积累。


 听导师讲解,输入知识——理解脉络因果,掌握批判性思维——参与留言讨论,输出独立思考,通过这个过程,让孩子学会读新闻、理解新闻,将新闻化作人生成长道路上的重大助力,不但对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他们的人格、心态和素养,通过新闻润物细无声的持续影响,终将决定他们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留下怎样的痕迹。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每一个人都注定要用有限的时间来面对无限广袤的世界和知识,作为先行者,我们能给孩子的,就是帮助他们早日踏上这条道路,努力推动他们在这条路上走得远一些,再远一些。


常见问题说明


1、在哪里听课?
博雅小学堂APP,在应用商店搜索并下载


2、购课后怎么收听?
购买后48小时内开通,使用填写的上课手机号登录《博雅小学堂》app,在我的-我的课程-音频 中收听课程。

3、新闻2025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新闻2025分为4个单辑,分别是《给孩子的国际周刊》、《给孩子的国内新闻》、《给孩子的商业周刊》、《给孩子的科技周刊》

4、内容多久更新一次?
新闻2025包括四个单辑,分别是每周更新一讲,音频形式。

5、购买后是否有时限?
没有时限,可以反复收听。

6、支持什么设备收听,可以多台设备同时登录吗?
手机/平板,(支持2个上课设备及设备同时在线)

7、退款政策
本课程为虚拟课程,不支持退款,理性下单,敬请谅解!

      


培养孩子的多元视野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深度思考能力,就从每周一次的新闻解读开始吧~~


前沿、多元、探究、思考
覆盖全球新闻各个领域,洞见背后逻辑
培养孩子深度思考能力,塑造国际视野

《给孩子的新闻系列 》

2025年

适合年龄:6-8岁(儿童版)

9岁及以上孩子和家长(少年版)

定价796元/年(合辑4辑)
尖叫团购价439元/年/合辑

799元/2年/合辑


点击图片,马上订阅

注:《给孩子的新闻》系列所述新闻全部来源于官方媒体公开报道。


想更集中了解最新的团购资讯
可以关注我们的服务号“尖叫种草”
PS:为了便于大家沟通售后情况,
下单后请务必添加尖叫君客服号哦~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尖叫君啦↓

须知
1、发货时间:一般下单后,48小时内开通使用(下单时请确认登录手机号确实无误)。
2、请大家不要在橱窗中留言询问,因为橱窗的留言系统不稳定,有问题可联系尖叫君客服号(微信号:jianjiao020),特别着急可打电话:18127987131(周一-周五:9:00-18:00)。
3、售后服务:虚拟课程,一经订阅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款,介意慎拍。



尖叫童年
我们不仅学习做父母,更需要学习做孩子的亲密朋友,在玩乐中引导他们探索、观察和思考。 尖叫童年满世界地收集各种玩法和游戏(涉猎自然、科学、艺术、英语、旅行等),拉近和孩子间的距离,实现真正有质量的亲子陪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