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八卦:衡水的中学,又惹大麻烦了。

教育   2024-11-14 08:15   广东  


作者:小树妈妈,本文来源:小树妈妈(ID:tree2050)。



最近著名的衡水有一个学校发生了这么一个事,说来还挺玄幻的,不知姐妹们听说没。


有位孩子妈妈在网上发声,说自家孩子上阅读课时只是抬头看了眼黑板,结果被学校判了违纪。


孩子之前还有5次违纪分别是:上课说话、迟到、晚自习时睡觉、考试时说话、宿舍铃响第二次时不在床铺上。


加上抬头看黑板这次,凑满了6次违纪,给了停课一周的处分。


妈妈和学校沟通了几轮,得到的结果都是必须停课。



孩子听说后崩溃到大哭,问妈妈“停课7天该怎么办,如果这样下去,是不是连大专都没得上了?”


衡水的学校,卷是出了名的,别说停课一周了,就是3天不上学,都会被秒甩,孩子和家长都是满满的担心。


这件事让我想起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黄灯老师的一段话:


我宁愿学生们在课堂上活蹦乱跳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使有漏洞,也充满热情。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安静地记笔记缺乏交流的兴趣显得淡漠无情。

我充分感受到教育像一场慢性炎症, 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学生内心的疲惫和大学时代的严苛压力,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底色。


虽然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应该对学生有所约束,但是我们把孩子的每分每秒都盯得很紧,约束他们每个动作神态,他就能好了吗?


事实上,他可能不仅没如我们预期的上升,反而会带来一系列更严重的后果。


过度“关注”

是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的


之前网上有过一个小调查,问孩子们的烦恼。有几条留言挺有代表性的:


“为什么我一被父母盯着,就做不下去题了?”


“父母扒门缝偷看时,我就装出一副认真看书的样子,其实什么也没学进去。”


在环境心理学里其实证明了这点:人,需要一定的空间距离。


当个人空间距离被大幅缩短时,人的内心就越不安全,越倾向于逃避。


一个人做什么都很自在,可只要一被别人注视,就会觉得哪里都不对劲儿,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涉及到一个心理学概念——“自我客体化”,就是说人被凝视的时候,心理上就自动沦为了别人的客体和工具。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会感觉父母把自己当做一个学习的工具,而学习更多是为了父母,而不是自己。



到最后他不知道自己爱好什么,未来有什么追求,内心一片迷茫。


不光如此,从心理学层面来说,这种“注视”容易让人产生被监控感,还会把别人关注的行为看成是自己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事。


这种心理暗示,就解释了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厌烦父母,讨厌学习的。


他表面上顺从父母,看着很乖,但内心无比抗拒父母的“监控”和压迫。


在孩子眼里,父母是主宰他一切的人生之王,稍有偏池就会被指责,一来二去就产生了逆反心理,自驱力也消失殆尽。


这种不请自来的“关注”,对孩子来说,实际是一种“干扰”。



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咱们父母,教育都是需要保持一些空间感的,就像周国平所说:


爱,可以亲密,但不能无间。


在《超级育儿师》里有个叫龙威的孩子,在体育方面是个牛娃,拿到了当地青少年溜冰的总冠军。


但这个朝气蓬勃、充满自信的少年谈起学习的时候,就立马萎了。



妈妈爆料说四年级往后,孩子几乎每门功课都不交作业,考试零分。


视频里妈妈全程着急上火,起初是几句简单批评,然后叉着腰指责,问了孩子几遍还不会的时候,就用小鞭子抽他。


育儿师说,龙威写起作业来战战兢兢,没办法接收有用的信息,因为他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害怕上了,生怕不小心犯错会被妈妈骂。



作家尹建莉曾说:

“家长陪孩子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而孩子骨子里是不喜欢监工的。”


过度陪伴往往造就了一个怪圈:越盯孩子越出错,父母生气孩子又自责,久而久之,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不高,慢慢变得厌学。


陪两个女儿一路走来,我最深的感受是,可以盯,但不可过度。


想让孩子找回自身的主角感,正确的打开方式不是“用力”,而是“用心”。


 1)做60分父母,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知乎上曾有一个热度很高的提问,“家里有一对满分父母,是什么体验?”


下面有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


“在这样的家庭里,感觉压力特别大,绝对不能出任何差池,所以自己也从不尝试做没把握的事。”




如果孩子每天都忧心忡忡父母去纠正他的错误,去干预他的选择,又要时刻应对家长的暴脾气,他怎么把心思都集中在学习上呢?


从孩子的视角来看,每天只有被安排、被催促、被纠正,他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一切学习的动力就都来自于父母的外部驱动了。


我们不必对孩子的管教做到面面俱到,而是要相信他有自我纠错修正的能力。


就像李玫瑾教授曾说: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我们要改变所有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同事一样尊重对待。


如果你不会随意责骂同事、挑他毛病、干涉他的交友、不翻他的手机和记录本,那么也请同样对待孩子。


尊重是彼此的,当孩子得到尊重时,也会慢慢对你打开心门。


其实,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做个什么样的人。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不是监工一样存在的父母,而是开明共情的父母。


给孩子一个游刃有余的空间,唤醒他内在的自我驱动力,他才会更加专心的做好每一件事。



 2)陪伴时“有效闭嘴”,让孩子在试错中自我成长。


不少孩子是这样的,老师让他看完书写篇读后感,他一回来就把任务扔给父母:


妈,这书我看完了,不会写;妈,我这里和那里都没明白;妈,接下来怎么办?


之前网上有个很流行的“不要喊妈”的段子:


“不会写的字,先查字典,不要喊妈。”


“不会的题目,多读几遍认真分析,不要喊妈。”


“有困难,请第一时间尝试自己解决!”


其实,我们不必每时每刻把视线都集中在孩子身上,更不必对孩子的需求事事回应。


而是要把属于孩子的问题还给他,鼓励他独自尝试和复盘,在试错中自己成长。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把几个孩子留在一个空房间里,里面只摆放了椅子和普通的日用品。


起初,孩子们觉得有些无聊,可没多长时间他们就把这些当成了玩具,还玩起了角色扮演的游戏。


你要相信孩子的潜力和创造力,他有能力用自己的思维,去解决和处理好问题。


 3)用充足的“边界感”唤起孩子的自觉性。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提到过“浆糊逻辑”,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就像浆糊一样,混乱一团。


若父母用这种浆糊一样的爱去爱孩子,会让孩子慢慢丧失原有的能力。


曾在知乎上看过一个30岁的海龟,分享了被母亲掌控的人生。


他独自在国外留学8年,可每次回家妈妈还是要管他如何洗手,擦手用哪条毛巾。


每次儿子交了新的女朋友,妈妈总要审问一番,然后就“鸡蛋里挑骨头”:这个瘦了、学历不高,那个胖了、家境一般。


一旦他和女友出现矛盾,妈妈就催促分手,还叨唠“这个坎,你心里肯定过不去。”


当他反抗“能不能别干预我的情感”,母亲又会责骂他“真是有了媳妇忘了娘”。


每次受了女友和母亲的夹板气,他都左右为难,长期下去失去了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心理学家李雪说,“父母控制欲的手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将在那里体会到痛苦。”


我们说了很多次“父母的爱指向分离”,不是劝大家放弃对孩子的监督,而是提醒父母给孩子足够的空间。


边界感说白了,就是明确哪些事由爸妈负责,哪些事孩子可以自己做主。


但凡不涉及原则的事,就让孩子多拿主意,无论是吃穿旅行,还是学什么、怎么学。


当孩子意识到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时,学习和生活,于他而言就都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对于孩子来说,我们父母要做到陪伴却不打扰,关注而不控制,这样的陪伴才会让孩子更有幸福感和安全感。


-END-
本文转载自小树妈妈(ID:chengzhangshu9)。最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公众号,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宝爸宝妈,你所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


每日美图分享
设计者:by 无牌设计狮(小红书同名)


PS:我们分享的美图,都是由尖叫团队超“油菜花”的设计小哥哥小姐姐们制作的。如果喜欢,可以随手下载来做壁纸或者分享到朋友圈(未经授权,请勿商用哦)

推荐阅读

尖叫童年
我们不仅学习做父母,更需要学习做孩子的亲密朋友,在玩乐中引导他们探索、观察和思考。 尖叫童年满世界地收集各种玩法和游戏(涉猎自然、科学、艺术、英语、旅行等),拉近和孩子间的距离,实现真正有质量的亲子陪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