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药:俘获日本年轻人后,再瞄准中国,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将如何发展?

民生   2024-11-05 10:06   日本  

在现代的日本,战火不再仅仅指向硝烟四起,也可能以无声的方式进行,而掌控未来的武器却变成了玄妙的文化现象。譬如拜佛突然成为中国年轻人的潮流,寺庙里熙攘着年轻的朝拜者,而到了日本,00后的年轻人却另有选择——一剂中药才是新晋的潮流,只是,这剂中药在日本,得到了一个更贴近本土文化、更具儒家意蕴的名字——汉方。

汉方是什么?表面上看,它是经过日本本土化的中药,但在日本人心里,它已经是一种打破常规的神秘力量。很多人在西医束手无策的时候,转而选择汉方,居然药到病除,甚至连感情不顺也可以用汉方调理——仿佛一个疗程下来就能“烂桃花退散,真命天子出现”。这便是汉方在日本流传出的“神话”之一。

不过,汉方药的滋味却像中国的“豆汁儿”一样,难以下咽。日本人当然不甘心就此受苦,他们将自己创新的“联名文化”运用得淋漓尽致——把巧克力、奶茶等本不该和药搭边的食物与汉方药联结,像什么“汉方巧克力”“汉方冰淇淋”等,迅速打入年轻人的心。于是,汉方药品变得似乎没有痛苦门槛,越来越多年轻人也把它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掀起了不小的热潮。

然而,这股热潮真的意味着汉方药市场前景光明吗?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古老却时髦”的日本汉方药产业,以及它的“隐忧”。

汉方巧克力

汉方与中医

日本的汉方药,其实80%的药方都来自中国的经典医学书籍《伤寒杂病论》。但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汉方与中国的传统中医已大有不同。中医讲究因人施药,先要通过“望、闻、问、切”全面了解病情,再灵活组合药材,以达到最佳疗效。因此,中医相当依赖医生的经验。而日本的汉方则大不相同,它更像是标准化的西药:以“症状对应”来生产药方,病人只需比对症状即可选药,无需经过复杂的医生诊断。

这种简化的汉方体系并非日本本土的创意,而是历史的产物。早在秦朝时,中医随着徐福东渡开启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千百年来,中医一直在日本发展,而到了江户时期,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汉方开始脱离中国传统,形成了独特的日本式简化体系。

汉方在日本的兴起与危机

汉方最早随中医传入日本,可以追溯至秦朝时期徐福东渡。公元7世纪,中医在隋唐与日本的贸易往来中得以进一步传播,为彼时医疗匮乏的日本带来了全新的医疗知识。在随后几百年里,随着汉方在日本的普及,它逐渐发展为与南蛮医学、西洋兰学并列的医学体系。但真正推动汉方融入日本的,是江户时代的闭关锁国政策。在与外界断绝联系的几百年间,汉方在日本自成一派。日本医者对中医的四诊法(望、闻、问、切)进行了简化,改为固定药方的方式,病人可以根据症状自行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此一来,不仅简化了诊疗过程,也更符合日本民间医疗的需求。

但汉方在日本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掀起了一股全面西化的浪潮,汉方一度被认为是“封建落后的糟粕”,被排除在医疗体系之外。1883年,日本政府规定医师必须学习西医,禁止汉方作为治疗手段。汉方在日本几乎销声匿迹。然而,二战后,日本社会反思西方化的弊端,民族情绪高涨,汉方药重新被日本社会接纳,并逐步恢复了它的历史地位。1967年,日本政府改变了对汉方的态度,将汉方药纳入医保体系,大大促进了汉方在日本的复兴。随后,汉方市场迅速扩展,1976年汉方药正式进入日本医保目录,到1987年,汉方药市场规模突破了1000亿日元。

汉方在日本的鼎盛与“柴胡汤事件”

随着日本经济腾飞,汉方也迅速崛起,成为医疗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方药的多样化逐步发展,日本的医药公司如株式会社津村等,更是依托政府的支持迅速发展,成为汉方药领域的巨头。津村旗下的“小柴胡汤颗粒”成为最受欢迎的汉方药之一。然而,1990年代初,“小柴胡汤事件”令汉方药的声誉大受打击。研究指出,小柴胡汤与其他药物同服可能引发严重的副作用,包括导致肺炎甚至死亡,这一事件在日本社会掀起了轩然大波,汉方药的可信度大大下降,销量锐减。

但在事件的调查过程中,日本政府确认小柴胡汤本身无害,其副作用是由于叠加使用所致。政府随后加强了对汉方药的管理与监管,制定了更加严格的销售和使用标准。1992年起,日本汉方药的市场份额逐步恢复。2001年,日本将汉方药列为医学教育的必修科目,使得所有职业医生都必须熟悉汉方,这一举措进一步巩固了汉方药在日本的地位。

汉方在现代日本的潮流化

汉方药在日本市场逐渐成熟,受到年轻一代的青睐。现代日本的汉方药不仅是一种传统医疗方式,还发展出了许多年轻人喜爱的形式,比如汉方巧克力、汉方冰淇淋等产品,这些创新的组合极大减轻了汉方药的苦味,让汉方药在日本成了“无痛苦信仰”。日本年轻人热衷于用汉方调理身体,甚至用于调节情感状态,例如被称为“驱散烂桃花”的药物,许多日本年轻人深信这些药物能让他们的感情生活更顺利。这些现象让汉方药成了日本的网红产业之一,并在年轻人中引发了汉方热潮。

但从整体上看,汉方在日本的市场规模仍然较小。尽管有年轻人热衷,但汉方药在日本医药市场的比例不到2%。与中国中药占中国医药市场25%的占比相比,日本的汉方药市场相对微小,且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对于汉方巨头津村来说,这种市场局限性愈发显著,促使它开始向中国市场扩展。

汉方药企的中国策略

津村作为日本汉方药的龙头企业,早在1991年就开始在中国建立种植基地,为日本提供汉方药的原材料。2021年,津村在中国的销售额达到了99.8亿日元,占公司总收入的8%。随着日本市场的逐渐饱和,津村希望在未来十年内,实现收入的50%来自中国市场。

为此,津村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战略计划。津村在中国的第一步是发展原材料市场,通过在中国建立山药等药材的种植基地,以此供应中国的中药市场。此外,津村还加大了研发投入,2021年用于研发的预算达到了3.66亿人民币,专注于质量控制和生药栽培等领域。这笔投入在中药市场中排名前列,凸显了津村对于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视。

为了进一步融入中国市场,津村也积极展开收购行动。2022年8月,津村与中国的健民集团签订了成立合资公司的意向书,表明其对中国市场的深入参与。此外,津村还计划并购其他中国老字号中药企业,以求快速打开市场。这些举措显示出津村希望在中国中药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决心。

不见硝烟的战场

在国际化背景下,日本汉方药正在追逐更大的市场空间。汉方药在日本发展已有千年历史,但其药方、种植、加工等关键环节仍依赖中国资源。日本的汉方药在中国市场的扩展计划,既是中日医药文化交流的延续,也是全球中药行业发展的一部分。

未来,汉方药或将继续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日本年轻人中流行,而中国市场也有可能为其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津村等企业正借助汉方药的全球化趋势,不断探寻新的发展路径。

或许,这将又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文章转自网络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公众号除注明原创外,其它均来自网络,不代表小编本人观点,如有不实,给你造成了负面影响,请给我留言。



如何星标置顶

为了不错过小编发的资讯

大家动动小手指星标一下吧

这样就会在众多订阅号里第一眼看到我们啦

↓↓↓↓↓

東京国際旅行社
在日华人都在关注的企业级日本新媒体,365天不间断,分享日本的流行时尚,趣闻,新闻实事看点,用独特的视角带你了解真实的日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