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昌俊做客法眼会客厅
嘉宾:青海省司法厅宣传工作处处长 麻昌俊
主持人: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陈雪薇
主持人:麻处长,您好!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2024年我省在推进法治青海建设和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亮点工作。
麻昌俊:2024年,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法治青海建设,助推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取得新成效。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我省在法治青海建设中重点做了哪些工作?
麻昌俊:一是推动成立青海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基地,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理论实践中心。联系法院、检察院召开首次交流会商会,推动“院厅”良性互动。二是推动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领导干部年终述法和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工作均实现全覆盖,“专题述法+领导点评”模式和市县层面常态化述法工作得到中央依法治国办宣传推介。三是认真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严格执行繁简分流、听取意见、听证、办案全过程调解和解等要求。指导出台青海省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健全完善行政复议案件调查取证等工作制度。全省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387件,受理1209件,同比提升202%,超过同期法院受理一审行政诉讼案件数量,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主持人:请问,省司法厅在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麻昌俊: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一是推进优化营商环境领域立法工作。充分发挥地方立法对营商环境发展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持续加强营商环境“良法”供给。完成《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促进条例》《青海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青海省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青海省税费服务和征管保障办法》等7部省级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的审查修改。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力度,审查省政府转送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34件,以法治支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二是持续深化行政执法“1+3+N”制度体系建设,联合出台《青海省优化营商环境督查激励实施办法》《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指导全省32家省级行政执法部门建立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印发《青海省司法行政机关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规则》,制定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进一步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三是以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助推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主动对接经营主体,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和民营企业公司律师试点工作,为依法治企提供新动力。建立健全“万所联万会”机制,完善涉外经济合作、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律师服务团机制,88家律师事务所与119家工商联所属商协会、43家县级工商联进行法律服务对接,开展全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活动,常态化开展企业“法治体检”,举办“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厅级干部法治讲座,以高质量法律服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请问,省司法厅在推进平安青海建设中重点做了哪些工作?
麻昌俊:对标对表“两年成效显现”目标任务,严格落实省委关于平安青海建设“十个一”工作要求。一是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指导制定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优化提升三年行动指导意见和提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服务质量的意见,持续推动全省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功能提质增效。扎实开展“排患解纷防风险 强基促稳保平安”专项行动,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累计排查矛盾纠纷22万余次,调解矛盾纠纷3万余件,调解率达99%。二是强化重点人群管理服务,认真履行重点人群专项组组长单位职责,召开专项组会议,安排年度重点工作。部署全省社区矫正质量提升两年行动,开展社区矫正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和社区矫正对象普法宣传教育,累计开展教育学习112万余人次、公益活动5.7万余人次、网上巡查10.9万余人次、走访排查2.2万余人次。三是提升法律服务质效,积极引导生态环境、涉外经济合作、知识产权等法律服务团开展专项法律服务。组织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推出“高效办成一件事”,200项公证事项实现“一证一次办”,75%的公证事项5至10个工作日内办结,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