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一名记者
“记者节”怎么过
TA们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
“跟新闻一起过!”
跟新闻在一起是记者们的工作常态
今天我们来听听记者周汨
讲述新闻采访背后的故事
👇
我在望城当记者
作者:周汨
深秋,湘江缓缓北流,低吟历史的回声,夹带凉意的晚风,掠过两岸璀璨灯火。身处繁华望城的一隅,记录,是我与这座城市的特殊连接。
我在望城当记者三年有余,不过是同行中最普通的一员。从纸媒到全媒体,从省媒到区县媒体,2021年底,我选择留在望城,成为一名基层记者,以微薄之力点一盏灯,发一分热。
这些年,我千百次踏足这片热土,行走在田野乡村,穿梭于城市街巷,试图在日常点滴里采撷触及人心的温情瞬间,在历史脉络间唤醒文化记忆,在平凡人生中汲取“非凡”的精神力量。
今年7月,香炉洲大桥通车,当我再次踏上这座气贯长虹的大桥,脚下是平整坚实的宽阔大道,抬眼是一江两岸风光无限。
我的思绪又飘回到争分夺秒的1000多个日夜:30号主墩钢围堰封底时,建设者们昼夜奋战60小时;主塔下横梁及首段主梁浇筑时,施工作业持续41小时;大桥合龙之际,项目团队连续48小时采集分析数据,最终实现毫米级高精度对接……
“上了工地,就没有假期”“我和我的手机每天都是24小时待机”……曾经,我一次次头戴安全帽,深入施工现场,一字一句记录下建设者们真实的声音,如今成为这座大桥从无到有,一步步跨越湘江的最好见证。
大桥之下,大泽湖畔,海归小镇、研发中心拔节生长,优质企业生根开花,智慧产业园和现代化工厂如雨后春笋,望城正以惊人的速度向智能制造转型,勇攀科技创新高地。
智慧工地上,建筑机器人“搬砖盖房”;智慧工厂里,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每一次走进企业的采访,都让我深深折服于前沿科技的魅力与创新的活力。
一位定居望城的博士人才在接受采访时对我说:“曾经,我觉得只有在一线城市才能实现价值,从来没想过原来在望城也有追求事业和生活的天地。”
望城产业崛起的背后,是城市价值体系的重塑。人们选择扎根在这里,不仅因为政策和机遇,更因为他们在这片土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而这种变化,不只是城市版图的扩张,更是一种精神回归——人们逐渐明白,理想生活不仅是“走出去”,也可以是“留下来”。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回归家乡寻找新的生活出路,他们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种地创业,这是一次带着诗意与创意的颠覆,在广袤大地播种希望与未来。
“这片山水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地方,现在我们用新的方式把它分享给外面的人。”与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对话时,他们都曾无比坚定地吐露心声:值得,所以不后悔。
高标准农田里,丰年如画;荷风莲影中,虾肥鱼欢;青山绿水间,花果飘香。乡村振兴是产业、经济的复兴,更是思想与生活方式的转变。望城的乡村不再是留不住人的地方,而是年轻人梦想落地的新土地。
在基层当记者,历练的机会数不胜数。慢慢地,我开始近距离感受到这座城市历史的脉动。
靖港古镇就是我翻开望城历史的第一页,古朴的粉墙黛瓦、绵延的青石板路、饱含乡愁的家乡味道,是一代又一代望城人生活的印记。
在多次深入古镇的采访中,有一位七旬老人的话让我记忆犹新,他说:“现在的古镇留着一些老房子,也多了许多新铺子,就像人年轻时和老了后一样,两种样子都是真实的。”与时代同行的豁达态度让我茅塞顿开,历史与现代并非对立,城市发展的背后,是尊重历史的同时展望未来,是在新与旧之间寻找平衡点,在变迁中延续精神与记忆。
可以说,每一段奔波的路程,每一次与人交谈的经历,都是我与这片土地的深度对视,也让更多人看到这座城市的深情与辽阔。望城的故事不仅关乎它如何崛起,更深刻映照出时代大潮下无数普通人寻找生活理想的缩影。
记者的笔下,不止于新闻。在未来,当城市的面貌再次更新,我们笔下的文字也许会成为不起眼的片段。但我相信,那些朴实的情感与生命的张力,将始终是这片土地的灵魂所在。
文字 | 周汨
编辑 | 刘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