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晚,经纬学习发展中心板图板画技能培训第四期在十号楼南楼116教室顺利开展。本次课程由龙泉老师讲授,授课内容为热力环流示意图、三圈环流示意图、理想大陆气候分布示意图和洋流模式图。
龙泉点评同学们的板画
龙老师先讲解了水平地面上的热力环流示意图画法。第一步:受热地区,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在高空堆积,形成高气压。第二步:相对受热少的地区,空气收缩下沉,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第三步:近地面,受热地区由于空气上升,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相对受热少的地区,近地面由于高空空气下沉,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第四步:高空,空气由受热地高空(高压)流入其余两地高空(低压)。第五步:近地面,空气由相对受热少的地区(高压)流入受热地区(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示意图
在水平地面热力环流示意图的基础上,绘制三圈环流示意图。画出地球和赤道、极点。由于赤道更热、极点更冷,赤道上空空气上升,极点上空空气下沉,用垂直于地面的箭头表示。注意由于对流层的厚度差异,赤道上空的箭头稍长于极地上空的箭头。
龙泉绘制三圈环流示意图
赤道的高空气压大于极地的高空气压,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以北半球为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气流运动至北纬30°时堆积下沉(表示下沉空气箭头的延长线指向地心),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地区地表气压较低,副热带地区地表气压较高,形成低纬环流,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来自极地的气流和来自副热带的气流在北纬60°附近相遇,气流被迫抬升,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上升气流在高空分流,向副热带以及极地流动,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注意安排三圈环流示意图中箭头的顺序,气压带用粉笔侧边绘制。
三圈环流示意图
在气压带之间用虚线标出气压梯度力方向,空气水平运动由高压指向低压,由于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风的偏转角度也越大。
先画出理想大陆的框架,以北半球为例,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绘制理想大陆气候分布示意图。先画大陆西岸的气候,再画大陆东部的气候,最后是大陆中部。
一般情况下赤道低气压带对称分布在赤道两侧。北半球夏季时,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冬季时南移。无论赤道低气压带北移或是南移,赤道附近有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此处气流以上升为主,赤道附近海平面宽广,充分的水汽上升遇冷凝结,易成云致雨,且赤道地区太阳高度角较大,因此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龙泉绘制的行星风带移动示意图
接着绘制大陆西岸的理想气候分布图。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受东北信风或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气候高温少雨,为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冬季受海洋吹来的暖湿西风影响降雨较多,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雨较少,属于冬雨型,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形成地中海气候。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的地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注意如果是亚欧大陆,则大陆东部受千岛寒流影响,大陆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因此同纬度地区西海岸比东海岸温度更高。
龙泉绘制理想大陆气候分布示意图
在理想大陆北部以稍微倾斜的直线划分出极地气候区域。接下来绘制东海岸的理想气候分布图。大陆东岸受盛行西风影响较小,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绘制季风气候区时使用斜线,因为这种季风气候只在亚洲比较典型。最后绘制出大陆中部深居内陆、降水稀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理想大陆气候分布示意图
洋流大部分是风海流,其受到行星风带的影响较大,在绘制洋流模式图时,我们可以参考三圈环流示意图。
龙泉绘制洋流模式图
第一步,画出理想的海洋,海洋周围是陆地。
第二步,画出风海流。第一,画出赤道洋流,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吹拂到赤道几乎偏转成东风,受偏东风影响,大洋东侧的水流流向西侧,形成南赤道洋流和北赤道洋流。第二,画出西风漂流(南极洲附近的西风漂流非常强大,一直环绕地球一周)。这两条洋流的形成主要受偏西风吹拂影响。第三,画出从极地流出的洋流。
第三步,画出补偿流,注意赤道部分海水存在无风带,且由于海平面高度差异,需画出赤道逆流。最后画出完整的中低纬环流与中高纬环流。
洋流模式图①
洋流模式图②
本期板图板画技能培训到这里就结束啦!
欢迎大家关注和参与下期课程。
城环学院经纬学习发展中心
图文丨刘誉钟
编辑丨唐妤婕 刘誉钟
审核丨李志雄 王曼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