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精英年终大冲刺开车啦!
同时报名还可享更多优惠:
任选2套同报,再减200元!
任选3套同报,再减360元!
任选4套同报,再减520元!
任选5套同报,再减700元!
任选6套同报,再减900元!
1.1 技术路线
本文选取常发拥堵路段①作为研究对象,这些路段的拥堵具有一定的时空规律性,更能体现特定城市空间拥堵的一般性特征。研究思路如下:
首先,构建早高峰地面交通出行的时空轨迹数据集。以手机信令数据提取的出行OD作为交通发生量,基于交通拥堵态势数据中的车速信息,使用随机多路径交通流分配法②,模拟获得每个OD的时空轨迹。算法分3个步骤实现:(1)为每一个OD基于时耗计算10条最短路径;(2)以各路径与最短路径的时耗差作为阻抗,生成10条带有选择概率的时空轨迹;(3)根据概率随机选择1条轨迹作为结果。
其次,开展城市道路拥堵的总体溯源。筛选轨迹数据中集中遭遇拥堵的出行,定义为拥堵出行或拥堵人群。汇总所有拥堵人群经过拥堵路段长度的总和,定义为拥堵贡献里程,通过计算其在出发侧、到达侧的空间分布量和时间分布量,来刻画拥堵形成的空间、时间与出行人群的特征。
再次,解析具体路段拥堵形成的时空行为模式。本文从空间、时间、行为3个关键维度,对每条拥堵路段定量溯源并划分类型。
在空间维度,提出拥堵出行的出发地、到达地拥堵源概念,度量贡献路段拥堵的关键源头区域;对存在拥堵源的路段,针对性地开展源头管控将更有成效。在时间维度,定义拥堵时间集中度指标,度量路段流量的时变特征;高指标值表示拥堵存在明显的高峰时段,更适合采取错峰策略。在行为维度,定义拥堵主导人群指标,度量不同人群对路段拥堵的贡献差异;结合人群活动特征制定个性化引导策略,能够提高精准治理水平。
最后,对具体路段拥堵成因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典型的拥堵形成模式,并提出时空行为规划应对策略。
1.2 研究数据
拥堵态势数据方面,本文采用高德地图平台提供的交通态势API接口,获取上海市2020年11月2日—2020年11月6日(连续5个工作日)内早高峰时段(7:00—10:00,15 min间隔)的交通态势数据,其中包括拥堵路段名称、空间矢量、路况③、车流速度等字段信息。为了简化问题,本文假设在15 min内每一条拥堵路段的路况、车流速度不发生变化。
手机信令数据方面,本文采用联通公司提供的2020年11月上海市手机信令数据,使用1 km网格汇总拥堵数据对应时段内的出行OD数据。筛选联通公司平台定义的“地面交通出行”且距离大于3 km的出行作为研究对象,即机动车出行。在此基础上,按出行目的与规律性划分人群属性:将OD组合为“家—工作地”“其他地—工作地”的出行人群识别为通勤人群;将1个月内同一OD空间位置机动车出行次数大于3次的人群视为惯常人群。
出行时空轨迹数据集方面,为了验证交通分配结果的有效性,随机抽取1 000条轨迹作为实验组,以高德地图导航推荐轨迹结果作为对照组(每一组出发时间相同)。结果表明,出行时耗、距离的R2都大于0.9,在0.001水平上显著,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00 s、582 m;相似路段(容差50 m以内)总长度占比约80%,最远偏移距离的中位数仅为103 m,平均值为402 m。
2.1 常发拥堵的基本特征
2.2 拥堵溯源的OD空间特征
2.3 拥堵溯源的时间特征
2.4 拥堵溯源的人群特征
拥堵贡献的出发地分布
来源:笔者自绘。
3.1 空间模式解析
为厘清各拥堵路段贡献出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基于前文所定义的空间维度指标,对其来源与去向的集聚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58%的常发拥堵路段在出发侧存在拥堵源,55%的路段在到达侧存在拥堵源。进一步分析这些存在拥堵源路段的空间特征,发现其中超过90%的路段拥堵源呈现聚集特征,且拥堵源与拥堵路段的距离较近,说明路段的拥堵基本受到单一拥堵源的影响,且空间作用距离较近。
基于拥堵出行首末点分布的异同,将常发拥堵归纳为4种典型的空间形成模式。其中,同O不同D型占25%,主要分布于大型居住片区通往就业中心的主次干道上,在外环内呈片状聚集分布,郊区则较为分散;不同O同D型占22%,主要分布于就业中心片区的主次干道上;同O同D型占33%,在空间邻近前二者且呈片状聚集、连续分布的特征;不同O不同D型占20%,主要分布于高速、高架等城市结构性通道上。可以看出,不同等级道路因其服务对象、交通功能的差异,在拥堵的空间组织逻辑上也有所不同。
常发拥堵空间模式的空间分布
来源:笔者自绘。
3.2 时间模式解析
3.3 行为模式解析
典型拥堵路段的各类人群占比图
来源:笔者自绘。
4.1 拥堵形成主要模式
为了提出缓堵应对策略,需要综合归纳拥堵路段的空间、时间、行为模式。因此,将3个维度的不同模式交叉分析,拥堵路段可以被分为32种模式。
一方面,从路段长度占比看,最高的4类分别是“尖峰—同O同D—惯常通勤主导”(以下简称“时空集中型”)、“尖峰—同O不同D—惯常通勤主导”(以下简称“出发集中型”)、“尖峰—不同O同D—惯常通勤主导”(以下简称“到达集中型”)、“厚尾—不同O不同D—随机非通勤主导”(以下简称“时空分散型”),各占23%、12%、9%、9%,合计54%,即这4类拥堵的时空行为模式可以解释早高峰大部分路段的拥堵成因。
另一方面,从3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出发同样可以归纳出这4种主要模式。尖峰型拥堵通常与惯常通勤主导型拥堵相关联,且在此基础上根据空间特征的具体形式,演化出时空集中型(同O同D)、出发集中型(同O不同D)、到达集中型(不同O同D)3种类型。其中,时空集中型可被认为是出发集中型、到达集中型的特殊形式,同时具备出发集中型、到达集中型的相关特征。厚尾型拥堵通常与不同O不同D型、随机非通勤主导型拥堵相关,定义为时空分散型。
从空间分布来看,出发集中型拥堵主要分布于中环外大型居住片区;到达集中型拥堵主要分布于中环内就业中心片区;时空集中型拥堵则与出发集中型、到达集中型拥堵分布特征相似,主要在居住—就业复合片区内聚集成片分布;时空分散型拥堵主要分布于结构性交通廊道内的快速路上。
4.2 不同拥堵模式的规划应对策略
基于对拥堵时空行为模式的理解,可以针对性地制定缓堵对策,以提高时空行为规划的可实施性:
(1)拥堵贡献的空间集中度越高,对拥堵贡献的出发、到达空间进行干预的潜力越高,越适合进行空间规划以实现源头管控。
(2)时间集中度越高,表明越有可能通过时间规划管理措施来降低拥堵波峰。
(3)惯常通勤人群因受到较强的时空约束,宜采用“自上而下”的措施改变其出行选择,而随机非通勤人群敏感性较低,可通过引导使其优化自身出行行为。
因此,对于4种主要拥堵模式,根据其空间、时间、行为特征,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划策略。
本文从时空行为视角分析上海市早高峰拥堵的形成模式,建立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和交通态势数据的出行轨迹还原方法,对拥堵进行溯源并归纳了拥堵形成的时空模式,基于时空行为规划框架制定了缓堵应对策略。一方面,刻画了上海市早高峰拥堵形成的特征,另一方面,解析了具体道路拥堵的时空行为模式。在实践方面,本文为拥堵治理提供以下参考:一是为城市交通体检提供普适性的数据与方法框架;二是为精细化的拥堵治理提供切入点;三是为交通规划方案提供缓堵潜力评估。
详情请关注《上海城市规划》2024年第2期《时空行为视角下上海市早高峰拥堵的形成模式与规划应对》,作者:涂鸿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晏龙旭(通信作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王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数字规划研究中心;胡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骆晓,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文转载自:上海城市规划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