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河湟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协同空港社区警务组民辅警在新区海东西站旁的曹家堡路上开展街区违停车辆集中整治行动,交通小喇叭宣传队走上“严管街”开展流动宣传提示。
随着新区产业布局日益成熟、人口聚集效应越发显现,如何让新区市民出行畅通、停车便捷、驾车安全,成了河湟公安积极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季度以来,河湟公安分局紧扣大防区警务运行模式改革和秋冬季道路交通安全大整治行动,围绕新区交通安全、事故预防、交巡融合、隐患治理等方面,创新交警勤务工作机制探索新区融合警务新路径,守护新区群众出行安全。截止目前,新区初步实现“二降二升”,即交通事故数、街面违法警情数同比分别下降13.09%、26.8%,事故快处率、街面见警率稳步提升。
转岗交流扛起责,河湟警务起涟漪
80后河湟新区交警大队大队长马智明表示,面对形势和工作任务,我们年轻干部既要善于挑担子,还要勇于革新知识理念,牢记分局领导嘱托安排,真正把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主动融入“新警务理念”和市局大防区警务运行模式改革中,以河湟交管警务机制创新驱动战斗力蓄势增能。
交警融合警务即是河湟公安优化整合交警、警务工作组、派出所等力量的一次尝试,也是河湟公安推行主动勤务、预防勤务、交叉勤务、协作勤务的一次具体实践,旨在整合警力资源,在“专业+机制+大数据”牵引下,逐步强化辖区突发事件处置、街面巡逻防控、道路交通保障、街面警务处置力度。
今年8月份市局集中对分局各所队9名副科级干部开展转岗交流,让广大年轻干部在不同岗位接受历练、经风雨、壮筋骨。“转岗后,固有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被打破,迅速转变思路、融入大局、发挥价值,显得格外重要!”从市局办公室挂职到分局的张明成副局长这样说道。
马智明从法制转任交警担任大队长后迅速扩充专业知识及法理实务,凭借派出所及法制工作深厚功底,以自学+培训+带班方法研究道交法、道路安保、事故预防处理等业务,积极与分管领导研究讨论交警部门新质战斗力,不断增长服务保障支撑基层交管工作的本领。
据了解,河湟公安分局年内转岗交流党员民辅警21人。其中分局交流民警11人,辅警6人;市局挂职2人、转任4人,干部队伍“造血”“输血”功能日臻完备。
勇于实践想实招,融合警务见雏形
“夏秋季节,交警部门承担安保任务繁重,偶发事故警情,警力捉襟见肘,真是力不从心。”长期在交警战线摸爬滚打的副大队长王月感触颇多。
如何处警更迅速、勤务更高效、工作更科学?机关警力可以支援派出所,交警系统是否可借鉴?这些问题一致拷问着分局领导及交警民辅警。
“干中学、学中干!”“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借助市局防区制改革推行一年之机,河湟公安交警队伍将日常业务与秋冬季道路交通安全大整治行动相结合、与市县区交警部门“减量控大”捆绑作业相统一、与基层社会治理相贯穿。分局班子成员说干就干、知行统一,广泛收集听取所队意见、社区街道建议,深入研究讨论制约队伍发展和影响业务的短板弱项,把一体化警务、联勤联动模式纳入交警执法办案及道路安全保卫全环节,形成常规工作交警主导,临时特殊警务分局机关警力动态补充交警、辖区派出所警力协助交警、支队警力增援交警、相邻县区警力互补交警,交通“义警”助力交警“融合警务”新模式。
11月18日,分局交警大队接园区紧急通知,要求落实2处安保点近38公里左右城乡路段安保。勤务时间紧、任务重,河湟交警果断启动融合警务模式,立即布置大队现有7名警力,积极声援市局交警支队派出6名警力支援。同时社区警务组闻令而动,近30余名安保警力火速抵达安保点位,短时间形成优势集约警力,形成指挥顺畅、调度有力、衔接有序工作局面。
大队警力1分钟集结、社区警力5分钟赶赴、支队警力30分钟到位,河湟公安融合警务以“小改造”优化“微循环”,实现了处警更迅速、勤务更高效、调度更灵敏。
交警支队支队长星国华表示,基于大防区警务机制交警条线主动推行市县区捆绑作业机制,河湟交警推行的“融合警务”因地施策、张驰有度,互补联动成效也正在形成。
科技赋能全链条,优化服务保安全
河湟 · 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