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行动|江南古村焕新向未来

时事   2025-01-03 23:30   安徽  

来源:新华网 记者 吴万蓉

  时值冬日,地处皖南的芜湖市湾沚区红杨镇梅溪塘村仍一派生机勃勃景象,连片翠绿的茶树、古朴的徽派民宿,耳畔不时传来悦耳的鸟鸣,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航拍芜湖市湾沚区红杨镇梅溪塘村貌。新华网发(龙银海 摄)

  近年来,梅溪塘以打造珩琅山玫瑰谷项目为依托,从精准规划、产业融合、文化赋能等方面入手,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守住乡愁 激活“空心村”文化生态资源

  梅溪塘依傍珩琅山,背靠青弋江,因北宋文豪梅尧臣后代居所而得名。过去,这里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随着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留下的只有破败的房屋和闲置的土地。

  2016年,红杨镇成功招引北京京师中教集团在当地投资打造梅溪塘项目,把经营管理交给市场,用政策服务做好配套,通过实施精准规划和整体改造,改变了村庄的面貌。 

  经过改造后的梅溪塘村民居。新华网发(龙银海 摄)

  “我们从规划设计、建筑改造、文化提升等方面入手,在不改变村庄原有肌理的基础上,逐步恢复和保护村庄的传统风貌,让来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一种既熟悉又新颖的乡土气息。”芜湖珩琅山玫瑰谷项目负责人李航介绍。

  项目团队在改造过程中坚持“维持乡野、乡趣、原生态、继承传统文化”的原则,经过几年的努力,完成了包括房屋、道路、水电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改造。

  干净整洁的村容,青山绿水的村貌,文化广场、文化长廊等公共设施,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为便利的生产生活条件。村中的20余栋旧危房经过修复改造,也“变身”为80余间徽派风格的民宿,一次性可满足接待客户100人以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珩琅山玫瑰谷项目自建设以来,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与建设并重的原则,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构建生态保护区,以保护和扩大当地野生动物资源。

  如今,在梅溪塘不难发现松鼠、野鸡、野兔、刺猬等野生动物的踪迹,湿地和水塘中野生鸟类的身影随处可见,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生态福祉,也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

  “焕新”后的梅溪塘成为了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自然风貌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从一个沉寂的小村落逐渐成为周边许多城市居民的度假首选。自建成投入运营以来,全村旅游综合收入近2500万元。

  三产融合 以玫瑰产业为支点撬动经济振兴

  梅溪塘的成功转型离不开产业发展的推动。作为珩琅山玫瑰谷项目的核心区域,这里成片芬芳美丽的玫瑰,也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

  “睡前敷上一片面膜补水保湿,秋冬季节用来滋润皮肤再适合不过了。”在梅溪塘小镇接待中心,工作人员董学菁正向往来的游客介绍玫瑰面膜的使用方法,玫瑰谷的系列玫瑰深加工产品颇受人们欢迎。

  珩琅山玫瑰谷风光。新华网发(龙银海 摄)

  以玫瑰种植、加工为基础,珩琅山玫瑰谷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运营模式,将玫瑰产业与当地农业、旅游业深度融合,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我们不仅仅是在种玫瑰,更是在创造一个生态农业的产业链。”李航介绍,玫瑰谷通过发展以玫瑰为主题的休闲观光、研学和康养等多元化业态,进一步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打造了一个集农业、旅游、文化、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链。

  农文旅融合让乡村的经济活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通过民宿、农家乐等产业发展,我们不仅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还能经营自己的农产品和特产,很多村民也加入了其中,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芜湖珩琅山玫瑰谷民宿负责人钱进介绍,民宿吸纳了二十余位村民就业,人均综合年收入达6万元。

  在安徽省2023年长三角康养基地名单中,红杨珩琅山玫瑰谷•桥乐居康养基地已位列其中,2024年该基地再次入选长三角旅居养老地名单。“这显示了我们红杨珩琅山玫瑰谷•桥乐居康养基地在全域旅游、生态环境和康养服务等方面达到长三角地区较高的认可度和影响力。”李航说。

  “梅溪塘从昔日凋敝的‘空心村’,变身生机勃勃的‘民宿村’,这是红杨镇以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我们还将继续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让更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实现共同富裕。”红杨镇党委副书记孙成斌表示。

  文化赋能 让古村落成为研学教育“活课堂”

  漫步在冬日的梅溪塘,白墙黑瓦在蓝天下显得格外清新脱俗,徽派马头墙高高耸立,精美的木雕仿佛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风雪双羊路,梅花溪上村。”梅尧臣的这句诗,已成为这个古老乡村诗情画意的真实写照。如今,这份文化基因正在被进一步放大。 

  游客在梅溪塘采摘茶叶,感受茶文化魅力。新华网发(李航 摄)

  近年来,梅溪塘在积极保护并发扬梅氏一脉文化传承的同时,还与安徽大学合作共建徽学研学基地,与安徽艺术学院共建起非遗研究院,一批文学艺术界名家的大师工作室也纷纷落户梅溪塘。

  “我们不仅要保护这些传统文化,更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梅溪塘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不少艺术家和文化人才的加入,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创作灵感,也为村子注入了新的活力。”李航说。

  以徽派文化为基础,着力打造以徽派研学、国学教育、江南农耕文化、乡村文化等为一体的文化传承体系,开展青少年研学,国学课堂等常设活动,让当地文化发扬光大。这一文化赋能的过程,不仅让梅溪塘变得更具吸引力,也让乡村振兴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多元。

  近日,距离梅溪塘仅8公里的芜湖京师职业学校红杨艺术校区正式通过验收,获得批准增设,“学校将把人才、项目引入到乡村,将梅溪塘打造成产村人文融合,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精品示范村,通过教育和文化产业的双轮驱动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北京京师中教集团董事长吕向东表示,红杨艺术校区的建设将为当地全域旅游和文化艺术需求服务,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和智慧。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度挖掘本土文化,依托本地特色,全力破题民宿发展和研学产业,通过统一规划、连片打造,做好农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大文章,将红杨打造成为红色的故土、美丽的家园、共富的榜样,持续增强乡村振兴发展后劲。” 孙成斌说。

《淮南日报》视频版(2025年1月3日)

责编  童飞飞

初审  孙继奎

终审  沈国冰


     延伸阅读 ▼     

快讯!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2025年全省第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召开 任泽锋张志强陈儒江蔡宜骅时志远在淮南分会场出席

寿春县申县  “春申”源出新解——楚考烈王记事㊶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淮南日报
在这里看见淮南,更多资讯请下载观淮客户端。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