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岁月里,我会竭尽全力,证明自己无愧于这项殊荣。”昨天,2024年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颁授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满头华发的马克·戴勒贝什教授作为代表的一席发言,赢得全场掌声。
三十一年前,马克·戴勒贝什培养的一名中国学生回到上海工作,以彼时先进的分子遗传学技术造福患者。怀着热爱医学的拳拳之心,马克也跟着学生飞越大洋,开启了一场持续30年的中法人才交流事业。此次,包括马克在内共有50名为上海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外籍人士获“白玉兰纪念奖”。作为上海最重要的对外表彰项目,“上海市白玉兰友谊奖”和“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设立至今已三十五载,共有1877名外籍人士获奖。近年来,市政府外办聚焦外事服务“五个中心”建设、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开展了多方面实践探索,激发在沪外籍人士投身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参与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热情与意愿,也激励更多外籍人才、外资企业和国际机构来到上海、留在上海、融入上海,并坚定看好上海未来发展。“经过了这么多年,我可以骄傲地说,上海就是我的家。”昨天,欧菲集团亚太区首席运营官兼执行董事西蒙尼·泰泽有两件喜事,一则是他获得了“白玉兰纪念奖”,二则其小儿子迎来9岁生日,“我的两个孩子中文说得比我还溜,让我非常骄傲”。2008年,年轻的西蒙尼·泰泽和妻子一起来上海寻求发展机会,“那时我有各种各样的想法,特别希望在职业上获得成功,上海这座城市有无限的可能性,让我飞速成长”。光阴荏苒,如今西蒙尼已是集团企业的掌舵者。他所在的欧菲集团是一家来自意大利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在中国有7个工厂、2000余名员工,“我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在工商业、物流、创新等方面取得日新月异的进展,我认为上海是外商投资正确的方向,集团将研发生产都放在上海。”“二十多年前,我就坚定看好上海,现在如此,将来更是。”埃顿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联合总裁艾文是今年“白玉兰纪念奖”获得者中在沪居住时间最长的一位,“我在这里住了二十七年。”他喜欢浦江两岸的风景、便利的生活;他认同政府制定各类政策所释放的明晰信号,给予企业投资兴业的信心。据悉,今年以来,上海外事工作围绕国家战略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全方位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制定外事工作服务“五个中心”建设25个方面的任务举措,进一步提升外事工作对本市招商引资的贡献度。1994年,马克·戴勒贝什第一次来上海,“浦东还是农田,去杨浦要坐船”,彼时的上海与发达国家繁华都市有不小差距,但他“被上海的城市文化所吸引”。自那以后,他每年都会回到上海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法语班学生授课,坚持无偿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工作,积极联络其他法国院校、专家来沪协助医学教学及研究。三十一年来,马克每年至少来沪四次,累计无偿在沪工作时间达1500余天。年逾古稀的他想坚持下去,“中国的医学生是顶尖优秀的人才,我是一名老师,我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在马克的努力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法国合作迅速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初已与法国13所大学签订了双边交流协议;2008年马克牵头开创了中法合作科研硕士联合培养;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法国一流高校共同开展的“八年制临床医学法语班本博连读项目”成为国内首个医学博士中外合作项目;至今有逾400名法文班学生通过该项目赴法进行为期一年的住院医师工作和学习,他们的临床技能和国际视野得到了切实提高,涌现出不少医学领域的领军人才。作为中法交流亲历者与推动者,马克欣喜地感受到自己的同路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法国学生想来中国,每年到上海的医学院夏令营名额有15个,但报名的有一百多人”。不少获奖者也带来了自己的家人。一家人或着正装或身着民族服饰,共同见证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在上海,我找到了工作,认识了我的夫人,上海是一个让我相信明天会更好的地方。”意大利德恩瑞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驻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中国欧盟商会副会长、上海董事会主席代开乐这样感慨。科世达(上海)管理有限公司科世达亚洲区副总裁兼财务总监罗茂天补充道:“我的孩子在这里过得开心、安全,有全球化的视野,也可以学习任何感兴趣的语言和学科。”西蒙尼·泰泽的岳父岳母特地从意大利飞来上海参加活动,得益于144小时免签政策,两位老人此前已在上海和周边游玩了数日。“上海对意大利人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西蒙尼说,144小时免签政策也对远在欧洲的企业家、游客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更方便地考察工厂、拜访合作伙伴,或是寻找新的商业机会,“更多跨国企业来上海布局,也有助于上海和世界建立更深联结”。为了更好吸引外资、优化涉外营商环境、促进国际合作和人才流动,切实打通外籍人员在沪工作、生活方面的“小微堵点”,上海持续发力,推出一系列便利举措。譬如,上海两大国际机场9月底设立“口岸式”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累计接待业务咨询办理超10.6万人次,进一步释放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红利;包括酒店入住、看病就医、景点预约、交通出行、常用App使用等方面的“堵点”也一一打通,外籍人员在沪出行、支付便利进一步提升。 文丨本报记者 周辰 实习生 刘畅
图丨上海市政府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