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代表们积极传递百姓心声,为我县高质量发展建真言、献良策。今天,摘登部分代表在优化营商环境、教育、养老等方面的建言献策。
浦江老龄化问题伴随经济发展而加剧。老年人收入提升、消费观念更新,对健康、娱乐、教育等高品质生活需求增加,为银发经济提供了市场驱动力。浦江地处浙江中部,人文、生态环境优越,农业、轻工业基础良好,为银发经济与文旅产业融合提供了空间。同时,浦江经济实力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养老设施、医疗保险投入增加,为银发经济奠定物质基础。
建议为老年群体量身定制消费产品和服务。结合我县的地方特色,如茶文化、书画文化、乡村旅游等,为老年群体量身定制产品。例如,推出符合老年人口味的保健茶、养生食品等,发展符合老年人喜好的书法字画等。
开发老年人专属旅游和休闲产品。开发适合老年群体的旅游产品,如康养旅游、主题旅游、老年人文化旅游等。利用浦江的山水资源,提供健康休闲、老年人健康养生等方面的旅游产品,进行私人定制的养老服务,增加上山文化体验游、观赏非遗浦江迎会、登山摄影、剪纸、麦秆画等具有个性化的传统文化服务。
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通过老年人以旧换新适老化改造建设,提供无障碍设施,发展老年人居家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特别是针对农村老年群体,依托当地理发店、助浴连锁店等爱心合作,促进老人购买这些商户更优惠的集体服务,政府也可以给这些合作的爱心机构和商家给予财政支持。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出台为我县营商环境优化带来挑战与机遇。深入学习贯彻相关法律条例,清理修订相关文件,完善问题解决机制,推进综合监管与公平竞争审查,让公平竞争成为我县营商新名片。
建议完善政策机制,优化法治环境。要深入学习贯彻相关法律条例,清理修订营商环境文件,完善涉企问题解决机制,推进“综合查一次”“双随机、一公开”,确保公平竞争。加强公平竞争审查,推行“柔性执法”,让公平竞争成为我县营商环境的名片。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行政效率。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企业成本。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市场壁垒,推动“非禁即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加大保护力度,建立快速维权机制,提供便捷服务。营造鼓励创新的创业环境,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设立维权援助中心,维护企业权益。加强政企沟通,提升服务质量。建立政企沟通机制,畅通诉求反映渠道,推动政府服务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加强数字化改革,实现“一网通办”和“15分钟便民服务圈”,加强政府诚信建设。
成立专门机构,提供保障支持。设立专门机构,提供全方位服务,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加强合作和信息共享,组织教育培训活动,提高企业家的公平竞争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多渠道宣传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培育公平竞争文化,提高全社会认识和参与度。
我县城区现有中小学和幼儿园20余所。近年来,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周边交通安全状况得到一定改善,学生安全出行得到了较好的保障。但随着城区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部分机动车或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个别商贩随意占道经营等,导致学校周边时常出现交通拥堵,对交警、城管等部门日常执法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
建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公安交警、教育、住建等部门应联合调研,设立临时停车位供家长接送学生使用,并规定免费停车时段,其余时间严禁占用。同时,拓宽人行通道,增设路灯、减速标志、警示灯、隔离带等设施,提醒司机和行人注意安全。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公安交警应加强护学岗工作,招聘交通协管员维护秩序,查处车辆随意停放、占用临时停车位和占道经营等行为,保障学生安全和道路交通秩序。
强化宣传教育力度。加大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让学生和家长学习法律法规,树立文明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养成良好交通习惯。加强对护学岗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教育,提升护学岗执法人员素养;优化护学制度,激励护学岗执法人员主动介入校门口的交通疏导和安全管理,避免形式化。
打造“书画教育高地”与
“中医养生+乡村游”特色发展路径
我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誉为“书画之乡”和“文化之邦”,将书画之乡的优势进一步融入教育体系,打造教育之乡,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书画文化,更能通过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更多人才流入、培养本地人才,为县域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建议强化书画教育体系建设。制定从幼儿园到中小学乃至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书画特色教育课程体系,编写具有浦江特色的书画教材,确保书画教育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定期举办书画教育研讨会、教师培训活动等,邀请国内外知名书画教育专家来我县讲学、交流,提升本地书画教师的教学水平。搭建线上线下交流平台,引进教育大咖助力人才培养,弘扬传统经典文化。
推动“中医养生+乡村游”深度融合。打造县内特色医疗,推广全民中医,组织医务人员学习《黄帝内经》,推广中医治病、预防和养生理念至千家万户。同时,规划建设“中医养生+乡村游”特色旅游线路,设置中药材种植观光园、药膳餐厅等体验节点。引进中医人才,加强人才培养,并与中医药院校合作。鼓励开发药食同源产品,加强质量监管与品牌培育,通过展销会、电商平台推广特色产品。
加大书画教育、“中医养生+乡村游”的政策扶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师资培训、设施建设、项目开发等,同时强化宣传推广,通过多渠道打造浦江文化旅游品牌,提升其在区域及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推进基层减负 提升治理效能
基层一线,乡镇(街道)的基层干部面临着海量且琐碎的行政事务,存在形式主义的检查考核,以及不合理的任务摊派现象。这些“负担”直接影响了基层干部开展诸如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等实质性工作的开展,偏离了乡村振兴中对农村真实发展和农民幸福提升的追求,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的有效实施。
为切实减轻农村基层负担,建议简化行政流程与事务:上级部门在布置任务和要求报表统计时,应充分调研农村实际需求和工作难度,精简不必要的环节和内容,提高行政事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优化文件传达方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式,便于基层干部快速理解和执行。建议改革检查考核机制:建立以农村实际发展成果和农民满意度为核心的检查考核体系,减少形式主义的考核指标,注重对农村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增长、农村环境可持续改善等实质性内容的考核评估;整合各部门的检查考核资源,实行联合检查考核制度,减少检查次数,提高检查质量,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给基层带来的困扰。建议杜绝不合理任务摊派:上级部门在制定任务指标和安排工作时,要充分尊重农村基层的主体地位和实际情况,遵循乡村发展规律,确保任务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建立任务摊派的科学论证机制,对于涉及农村的重大任务和项目,要经过充分的调研、听证和专家论证,广泛征求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防止不合理任务的盲目下达。
以高质量村庄规划助推乡村振兴
农村村庄规划是乡村发展的头等大事之一,村庄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前提,是指导乡村发展建设的基本依据。
当前,大部分村庄规划能满足农村农民建房的基本需求,但是由于产业布局缺失,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甚至有些村庄因区域、重大项目等外部因素的原因导致村庄规划缺失或无法落实。主要表现在:现行的村庄规划其编制水平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不能很好地针对各地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与人文环境进行规划,导致规划的可操作性不强。特别是新一轮“三区三线”划定后,现行村庄规划新增宅基地大部分被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农户无法申请宅基地,急需新的村庄规划。还有一些村庄因位于开发边界线内,无法编制村庄规划。
要以高质量的村庄规划,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以村庄规划为工作抓手,多措并举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针对纳入城镇开发边界线范围的行政村,建议有关部门研究推出合适政策,满足因村庄规划缺失无法审批的农民宅基地建房和集体产业用地需求。
此外,扎实做好农村村庄规划工作,相关政府部门和乡镇(街道)行政村应加强联系,整体统筹落实推进,在规划编制方面,按照村庄实际需求,充分挖掘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提早谋划布局农村产业用地,划分出适宜不同产业发展的功能区域,实现居民生活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保障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土特产展销中心 让农产品“出村进城”
乡村旅游与特色农业正不断兴起,我县作为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区,独特的土特产品不仅承载着地方的历史记忆,更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乡村活力的宝贵资源。
2024年12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要让当地的农副特产“出村进城”,更好地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建立土特产展销中心无疑是一个有效的载体。
杭坪镇的高山蔬菜以其纯净无污染、口感鲜美著称,香榧、大米和鲜花更是远近闻名;花桥乡的豆腐皮细腻滑嫩,高山茶叶清香四溢,蜂蜜甘甜醇厚,米糕软糯可口;前吴乡的吴莱状元面历史悠久,拉飞南瓜香甜软糯,瓜田溜达鸡更是生态健康的代表;檀溪镇的一根面工艺独特,灰汤粽风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建议为浦江优质农产品提供一个集中展示的舞台,打造向外界展示浦江文化底蕴、提升旅游吸引力的绝佳窗口,拓宽销售渠道,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既提高产品知名度,又增加农民收入。
让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
近年来,我县通过“三大工程·十大行动”、新时代“千万工程”,持续发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但面对浦江庞大的农业主体,仍存在科技创新不足、资源利用低效、产业模式传统、助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创新和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通过科技创新和机械化提升农业效益与效率,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园区和示范基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
针对全县18万亩高标准农田,编制县级农田版图,推广应用轮作、间作种植模式,以资金补助、项目支持等方式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资源循环利用等土壤改良与治理手段,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推动农业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建立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附加值特色农产品,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销售渠道,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设立农业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增加投入,推动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发展,加快农业创业创新孵化园及农业产业大脑建设,制定并落实农业用地优惠政策,促进农业创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建设集农业生产、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互动体验区,以“无门票”为亮点,引导旅行社将花卉未来农场、农业观光园等列入旅游路线,定期举办农业节庆活动,宣传当地农产品和特色文化,提升区域吸引力和知名度。
通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小微企业,支持农民创业和就近就业,加强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分梯度培育现代“新农人”,建立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指导、政策解读和农产品助销服务,帮助农民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增收目标。
更多权威资讯,请下载诗画浦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