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腾研读书对谈预告

学术   2024-09-24 17:47   北京  


为什么会有这次对谈?

在2024年的腾讯科技向善创新节上,我有机会分享了一个观点《为什么创新不能被规划?》。其中的内容是基于自己这些年对全球创新区的观察和研究思考,讨论了为什么一些创新集中产生的地区不是规划出来的?为什么很多规划的创新区实际却没有什么创新活力?到底什么样的城市空间能激发创新产生?

事实上,在准备此次分享的内容之前,我一直有个模模糊糊的感觉,就是创新无法被规划,但因为自己本身的专业背景是城市规划——这个“规划性“很强的专业,导致一直不敢下这样的结论,就像是自己要把自己的专业推翻了似的。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对创意、创新和创造的自由探索》这本书。书中介绍到,人类历史上的很多伟大的成就都不是规划出来的,而很多时候,努力向着规划的方向使劲儿,似乎也难以成就一开始所希望的伟大。

我找到了共鸣,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而且有趣的是,这本书的两位作者曾经是OpenAI的研究员,他们刚好是在ChatGPT 问世之前在 OpenAI 从事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算法研究。也是在那时,发现了“伟大不能被计划”这个有点反直觉的观点。要知道引爆全球生成式 AI 变革的企业,正是 OpenAI。正是他们所在的这个团队,在这个时代做出了伟大的成就,而他们居然说伟大不能被计划!

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学规划的人就不能反思规划的价值呢?也许创新真的不能被规划呢?于是当得知有了科技向善大会的分享机会时,我一个晚上就写好了演讲稿,简直是下笔如有神。

在演讲和文章发布之后,确实引起了专业圈的关注和讨论。

但我更意外的是,时隔大半年,翻译这本书的中译出版社,有编辑看到了我的这篇文章,联系说,觉得这篇文章让她非常感动,问我是否想就创新的话题与这本书的作者本人直接交流。我当然说很愿意,于是就有了明天即将上线的对谈直播。

你看,这一切也不是规划出来的。

好了,这就是这次对谈的缘起了。


草拟的对谈问题

明天的对谈直播,我准备了以下这些问题:

1、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其实是个复杂的巨系统,里面存在很多随机的事件,如果我们没有明确的目标或规划,可能很多时候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回头看似乎好像也没有做成什么事。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目标和规划这些概念在现实中非常受欢迎的原因。但另一方面,我也确实认同真正推动创新和成就伟大的成就,并不是一开始计划出来的,也有很大的偶然性。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事情应该追随目标?什么样的事情应该追随直觉?

2、对普通人来说,如果不想成就伟大,也对创新这些高大上的目标没什么兴趣,只想过上一个自己喜欢的体面生活,是不是就遵循目标、按部就班就可以了呢?目标思维为什么会阻碍我们向着心中的方向前进?

3、如果目标不是最好的指南针的话,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来做选择?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下一步要做的事可以成为我们实现愿望的踏脚石呢?书中提到了一个建议是,有趣和新奇可以成为帮你做判断的依据。这个想法是从人工智能的算法研究中找到的灵感,但为什么也可以成为我们前行的依据呢?追随有趣和新奇,为什么比追随目标要更好?

4、有没有一种可能,每个人心底的冲动和欲望,才是驱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底层动力?而通过设定目标,来让大家克制冲动和欲望,只是为了从社会组织层面来规范个体的行为,让个体能够更多地协作起来,产生组织层面的成功?那么是不是目标对一个团队、一家公司或一个机构实现愿景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5、在组织发展方面,OpenAI 是如何管理的?我之前看到有文章说 OpenAI 早期研究员的方向都是很自由的,甚至对各位研究员的要求,是发一个有影响力的博客文章。那么在 OpenAI 有没有自上而下的目标规划?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是如何结合的?对于企业来说,除了目标管理之外,还有更好的管理组织方式吗?

6、 二位在书中提到,“目标驱动的公司往往因为在几年或几十年内没有退出创新的产品而萎靡不振“,同时也给到了一个公司发展的建议:”根据当前所处的位置,决定应该去哪里,往往比根据想要去哪里来决定前进的方向要更明智。所有人都有能力将现在转化为未来,但没有人可以将未来变成现在。”对一个成熟企业的创新发展,二位老师有什么建议吗?

7、如何看待有组织的科研和创新?这种模式在哪些方面有效,在哪些方面无效?如果请你们帮忙设计一套激励创新产生的环境或系统,你们会如何设计?

8、我们正在迈向智能变革的奇点时刻,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一次的变革?你们认为当前最有趣最新奇的 AI 技术或产品是什么?

9、你们觉得在智能时代,在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 AI 助理的时代,我们是否需要担心被机器超越,或被机器替代的问题,人与 AI 的协作会有一种理想状态吗?对此,你们持乐观态度,还是悲观态度?在这个背景下,又该怎么重新看待目标思维?

10、离开 OpenAI 之后,二位老师做了哪些新的尝试?写这本书的过程和其后收到的反馈,有没有给你们带来更进一步的想法和启发?
同样喜欢这本书的朋友们,你如果也有想问两位嘉宾的问题,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们,有时间我们一起来问问两位老师。


对谈嘉宾简介

肯尼斯·斯坦利(Kenneth Stanley)是一名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研究员(专注于开放式发现)、作家和企业家。他是科普书籍《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对创意、创新和创造的自由探索》的合著者,并就这一主题发表了广泛的演讲。他最近共同领导了OpenAI的open-endedness团队。在此之前,他是佛罗里达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教授,也是几何智能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该公司被优步收购,并成为优步人工智能实验室的雏形),在那里他领导核心人工智能研究。肯尼斯还发明了几种流行的人工智能算法,包括增强拓扑的神经进化(NEAT)、HyperNEAT和新奇性搜索等(在《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中有详细介绍)。他目前正在建立一个开放式的、专注于偶然性的社交网络,名为Maven,网址为https://www.maven.ly/
乔尔·雷曼(Joel Lehman),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研究员,目前在领导Carper AI 的开放性研究。此前,他曾在 OpenAI 和肯尼斯共同领导一个研究团队,是 Uber 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创始成员,Geometric Intelligence(被Uber收购的初创公司)的第一位员工,也是哥本哈根信息技术大学的助理教授。他与肯尼斯合著了《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讲述了人工智能搜索算法对个人和社会成就的影响。他的专业研究重点是:机器创造力、进化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安全性。

腾研对谈人
袁晓辉,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对经济和社会影响、创新驱动的城市规划、智慧城市发展等。清华城市规划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UC Berkeley访问学者,世界经济论坛AI Governance Alliance专家成员,中国城科会城市大数据专委会委员,曾创办量城科技任CEO,并担任国内外多个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曾出版《科技城规划》等4本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先后参与全国主要城市的产业创新、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相关研究课题和多个城市数据平台的开发工作。曾获得深圳开放数据应用创新大赛冠军、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二等奖,研究成果获得新华社、路透社等多家媒体的报道。

9 月 25 日(周三)上午 10:00-12:00,腾讯研究院视频号,英语直播,后期加中英字幕的回放,也会发布在腾讯研究院视频号上。我们到时见!



推荐阅读

袁晓辉:《为什么创新不能被规划?》

👇 点个“在看”分享洞见

腾讯研究院
腾讯公司设立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依托腾讯公司多元的产品、丰富的案例和海量的数据,围绕产业发展的焦点问题,通过开放合作的研究平台,汇集各界智慧,共同推动互联网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致力于成为现代科技与社会人文交叉汇聚的研究平台。\x0d\x0a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