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李松:图像的趣味与智慧——中国艺术中的“图-音-字”交叠

文摘   2024-12-31 21:01   北京  


— 主讲人 —

李松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元培学院导师


现代人流行的“语音梗”和谐音,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可以说,在拥有共同的语言和语音之上,通过图像的形式表现吉祥意愿,是中国艺术图谱里极具特色的一种“文化底色”。从文字的本意来看,“吉”“祥”主要有两个层面的意思,分别是禳凶祈福,预示未来。图像正是辟除邪恶和祈求福气的重要途径。在商代,进行重大事项前都要使用灼烧牛骨的方式来占卜,天通过图像和纹理来告知吉凶。汉代及早先的图像使用,更多是出自辟邪和禳凶的目的。比如青龙白虎图像的铭文常见有“左龙右虎辟不(羊)祥”句,“羊”通“祥”字,同音转换,即兼具祥瑞和辟邪的双重功能。


当然,吉祥图案也有动物、植物、神话人物和图案符号等多种元素也一直普遍存在在民间文化当中。但追溯历史,可以发现明代开始呈现突然蔓延昌盛之势而明代皇帝是推广吉祥图像的主要推手。从御容画像上,我们可以看到皇袍上描绘了许多丰富的图像,是十二章纹的完整表现。其中,十二章纹饰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涵:太阳、月亮和星辰,象征着普照万物的光芒;山峦,代表着稳重与坚定;龙的形象,展现了神秘与变化无常;华虫,即美丽的花卉和五彩斑斓的羽毛,象征着文采飞扬;宗彝,传达了敬奉与孝养的精神;藻类,象征着清洁无瑕;火焰,代表着光明与希望;粉米,暗示着滋养与丰饶;黼纹,象征着决断与果敢;黻纹,则代表着辨别是非、明察秋毫以及远离邪恶、追求善良。在这个时期,皇袍几乎成了国家吉祥图像的“广告牌”。皇家的重视、世代的传承、以及深厚的文化价值和道德寓意让吉祥图案的传播性和影响力更上一层楼。


明宪宗画像 皇袍上的图案均为吉祥图像

在现代生活中,吉祥图案的应用仍然十分广泛。以祝寿为例,我们可以探讨不同图像、文字和语言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和祝福。在祝寿图的场景中,会融入一些特定的意象,它们寓意与象征,是通过图像引发精神上的联想,传达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鹤因其长寿和优雅的姿态,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长寿的象征;桃则因其与神话传说中的仙桃联系,象征着长生不老;松柏则因其四季常青的特性,代表着坚韧和长寿。


文字字形有时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把字写出来,之后和某些吉祥寓意巧妙地吻合。比如“寿”字可以转化成符号图像,以字构图,形成寿字纹。还可以将寿字与其他吉祥图案的完美结合,与象征幸福和富贵的图案相互搭配,比如佛手、如意还可以利用利用代表长寿的松树图像来造寿”字图像还能够与语音相对应,比如蝙蝠(“蝠”谐音“福”)的使用先从图像出发,转换成文字名称,再理解谐音的含义,构建了一个复杂的文化表意系统。图像的意义成了一种精神符号,成了文化观念的一种符号表述系统。也正是世代对吉祥图案的欣赏和传承,使得这些寓意丰富的图像得以流传至今。


清同治 黄地红蝠金团寿字纹盖碗


本期“周三开讲”栏目,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艺术学院教授李松来为我们讲解关于“图像的趣味与智慧”的相关话题。李松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汉唐美术史,佛教美术史,道教美术史,主持了国家艺术学科重点项目“中国道教美术史研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艺术批评史”。


李松教授


2025年1月1日(周三)晚19:00-21:00李松教授将在北大学堂APP、官网及北大学堂视频号、抖音、快手、B站,以及凤凰网、风直播等其他平台进行主题为图像的趣味与智慧——中国艺术中的“图-音-字”交叠的在线直播讲座。直播结束后还可在北大学堂APP观看讲座回放。

吉祥图像是一个极有特色的系统,无论是宫廷艺术、宗教艺术、民俗艺术还是文人艺术,都大量使用了吉祥图像。通过图像的形式表现吉祥意愿,是中国艺术图谱里极具特色的一种“文化底色”。让我们在本周三晚跟随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松,聚焦视觉艺术,对其产生演变进行追踪与反思。


精彩内容,不容错过,快来预约直播吧!

↓长按识别二维码,预约更多平台直播↓


来源:北大学堂



云端讲座
全国学术云端讲座聚合平台。为学界皆知,10年历史的 “北大清华讲座” 公众号旗下姊妹号,主要负责北京以外的全国线上讲座发布和内容传播。汇聚,分享,交流,碰撞,北清团队倾情运营!欢迎报送高质量讲座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