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内蒙古夫妇地里干活捡到金器后上交,专家大喜

文摘   2024-07-20 08:34   中国澳门  

    1981年秋天,内蒙古草原上的一个小村庄里,发生了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村里的李大叔和王婶子在地里干活时,意外发现了一件闪闪发光的金器,这个发现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也为我国考古界带来了一次重大突破。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李大叔和王婶子正在自家承包的地里忙活。秋收在即,两人正为来年的收成发愁。就在李大叔挥锄头的时候,忽然听到"叮"的一声,锄头似乎碰到了什么硬物。

    李大叔好奇地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开泥土,一件金光闪闪的物品映入眼帘。他惊呼一声,招呼王婶子过来看。王婶子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跑了过来。

    两人小心翼翼地将这件金器从土里挖出来,仔细端详。只见这是一件形似鹿角的金器,通体金黄,做工精美。鹿角上还点缀着叶子形状的金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李大叔和王婶子从未见过如此精美的物件,一时间惊喜交加,不知所措。

    正当两人低声讨论这件宝贝的来历时,邻家的小芳恰巧路过。小芳是个聪明伶俐的姑娘,听到李大叔和王婶子的谈话声,好奇心驱使她走近查看。看到小芳来了,夫妻俩慌忙将金器藏到身后,支支吾吾地打起了哈哈。

    小芳敏锐地察觉到两人的异常,追问道:"大叔婶子,你们藏了什么好东西啊?"李大叔摆摆手,笑着说:"没什么,没什么,就是地里挖出来的破铜烂铁。"王婶子也附和道:"是啊,没什么值钱的。"

    小芳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深知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她想起老师曾经讲过,如果发现疑似文物的东西,应该及时上报。于是,小芳对李大叔和王婶子说:"大叔婶子,如果真的是文物的话,可要上交给国家啊。这可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呢!"

    李大叔和王婶子听了小芳的话,面面相觑。他们本想私藏这件金器,或许能换些钱改善生活。但小芳的话让他们意识到,这件金器可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经过一夜的思考,第二天一早,李大叔和王婶子就找到了村长,如实报告了他们的发现。村长立即联系了当地文物部门。不到半天时间,考古专家们就风尘仆仆地赶到了现场。

    专家们小心翼翼地检查了这件金器,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激动地说:这是一件极为珍贵的文物啊!从造型和工艺来看,很可能是南北朝时期的金步摇,是贵族女子的头饰。这种文物存世量极少,对研究那个时期的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在专家们的建议下,文物部门对李大叔和王婶子发现金器的地方进行了全面勘探。令人惊喜的是,他们又陆续发掘出了一批金银器具。这些文物的出土,为研究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李大叔和王婶子的诚实行为得到了各方的赞扬。文物部门不仅给予他们丰厚的奖励,还特意颁发了荣誉证书。村里人也纷纷称赞他们的义举,连小芳都因为提醒他们上交文物而受到表扬。

    这件被命名为"马头鹿角形金步摇"的文物,如今被永久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见证历史的重要实物。这件文物的发现和保护,让我们得以一窥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工艺水平,为中国考古史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大叔和王婶子的故事,也成为了当地文物保护教育的生动教材。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文物保护,人人有责"的理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犀利姐聊文物
岁月悠悠,古董如诗,时光印记着历史的精华。 古董文物是桥梁,让我们一窥古人的智慧生活,领略历史的深邃与奥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