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坐”极易引起男性欲望?人教版新封面不雅姿势曝光:毒教材何时休?
文摘
2025-02-01 23:32
广东
打着教育孩子的名义到处举报,怼天怼地,但凡有这些家长不理解的,会歪曲的,都难逃魔掌。这不,最近家长们的目光,转移到流传千年的古诗词上。意思是因为喜欢枫叶,所以把车停下来,欣赏作者喜爱的枫叶景色,并发出感叹,这晚秋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这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必学的一句古诗词,一句咏流传的经典。他们认为,停车代表了车震,坐爱更是谐音,这句诗,性暗示满满。这么“污”的诗句,居然还出现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课本里,教坏孩子,污染了孩子纯洁的心灵,这可怎么行!于是,为了“自救”,这群家长,开始了他们的骚操作。有人提议,把原诗句改动一下,把“坐爱”改成“坐赏”或者“由爱”。若教科书上的古诗词都要遵从这批家长的逻辑,那孩子们真的不用读书了。人家杜牧说停车,这些家长们倒好,非要开起车来,开不了也得尬开。你永远不知道一句正常的话语会被天才般的家长曲解成什么意思。这到底是在保护孩子,还是在剥夺着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呢?还记得去年新版教科书的插画出炉后,也引起了不少家长的热议。在二次元文化里,“鸭子坐”这个姿势,被赋予了不太好的意味。我觉得,对孩子们的课本有所质疑是好事,但是找茬式的质疑,就大可不必了。毕竟,当你想要在鸡蛋里挑出骨头时,意味着这个鸡蛋,今天就必须有骨头。觉得插画里的坐姿不雅,并不是插画不雅,而是看插画的人不雅。教材的选文、封面都能被“鸡蛋挑骨头”,正儿八经的性教育科普书籍就更不用说了。性教育专家刘文利,花了十年时间,编写了《珍爱生命——幼儿性健康教育绘本》。并解释道,这是对女性的不尊重,以及压迫,也是对男性的限制。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社会性别已经落后,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性教育,不应该只是生理卫生课,还应该有平等尊重和爱。而且,她坚持使用生殖器官的学名进行解答,没有用任何比喻,并搭配非常形象的图片为孩子解答疑惑。然而,这样高含金量的教材,一上线就遭到了大量网友举报。一些家长认为,书中的插画“下流至极,会危害社会”,文字又说得太赤裸,大人看了都脸红,孩子看了更不得了。更有甚者,掐头去尾,只截半张图,发到网上,嘲讽道:好好一本性教育教材,硬是成了一些人眼中的黄色读物。这位老师,在怀孕期间上课,看同学们对此好奇,于是借此机会向同学们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该家长认为,自己的女儿才9岁,老师不应该教给孩子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管老师怎么解释,该家长都不接受,并扬言“要找你们校长”。虽然现在大家已经认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但“羞答答”的性教育并未顺利落地。反倒是更“钻牛角尖”,谐音也好,专有名词也罢,只要有一丁点和「性」联系的可能性,都要扼杀在摇篮里。在百度上搜索「家长建议删除」,可以看到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诗经》、《陋室铭》、《水浒传》、《岳阳楼记》……它们都是经过时间的考验的,无一不是我们文化里最璀璨的精华,无一不曾光耀了时代。时光不曾埋没它们,我们却要掩去它们的光泽,多么可笑。我们这一代,看着这些经典的、优秀的、传承已久的古典文学长大。中华文化的深邃隽永和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都烙印在我们的血液里。今天举报这个,明天举报那个,我们的下一代可以看到的经典越来越少。孩子的心性还不成熟,父母想要为孩子构筑一个相对纯粹、真善美的世界,也是人之常情。但,带着显微镜找茬,凡是跟男女之事稍微带点关系的,都上纲上线批判,然后一刀切,让孩子不再读、不再看。就是矫枉过正了,让孩子们活在真空里,长大后很难有面对人生的风雨的勇气。真实的世界是光明与黑暗共存,还有不可道明的灰色地带。请相信孩子,相信他们能从书里学到智慧,且会有足够的能力去分辨善恶。这样,哪怕我们生活在一个不那么诗意的年代,至少还有诗歌,让我们的心间常驻诗意。
零度三刻
这里是零度三刻,分享黑科技,实用干货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