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央媒看渭源】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山乡巨变 | 春风拂面日月新
民生
2024-11-27 11:33
甘肃
苦瘠甲于天下,曾经是甘肃很多地方的真实写照,元古堆村是,布楞沟村也是。
元古堆和布楞沟可谓是一对“难兄难弟”,因为它们有着相同的命运和境遇。
曾经,他们很苦、很难,也很穷,被世界关注。望天收,缺思路、缺钱、人畜都缺水。行路难、吃水难、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更难……高原旱地一片苍茫。
如今,他们感恩奋进,艰苦拼搏,经历着沧桑巨变,依然被世人瞩目。引来幸福水,打通致富路,共圆安居梦,扮靓小山村……陇原大地处处呈现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过去”全然过去,这片曾经被外国专家认定为“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的地区,真的换了人间。
水至福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元古堆和布楞沟的美丽蝶变,始于特殊的一天。
2013年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三,中国北方小年,辞旧迎新的好日子。
就是在这样的好日子里,习近平总书记顶着寒风霜雪,沿着崎岖陡峭、尘土飞扬的山路,踩着多年沉积、淹过脚踝的黄土,绕过九曲十八弯,先后来到了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和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布楞沟村,看望各族干部群众。
那一天,总书记给村民们带了年货。他对干部群众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一定会给乡亲们更多支持和帮助,乡亲们要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早日改变贫困面貌。
在元古堆,总书记亲眼看到了中国最落后地区老百姓最真实的生活场景,再一次感受到了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亲切勉励乡亲们,“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布楞沟,是党的十八大后总书记考察过的第一个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村,东乡语为“悬崖边”的意思。它的名称折射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群众生活的艰难,也让总书记亲身感受到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老百姓的生存现状。他叮嘱大家,“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
总书记的到来,犹如浩荡春风吹拂。
从那一刻起,因无路闭塞而困、因干旱缺水而苦、因产业匮乏而穷的元古堆和布楞沟犹如两株沉睡已久的幼苗踩着春天的节拍,一路生花!
正月里,春寒料峭,布楞沟的天空飘着雪花,但丝毫挡不住沉浸在龙年喜悦中的游客们争相参观体验村史馆和农事民俗文化的热情。
原来破旧的布楞沟村旧址,已经被改造成村史馆、民俗文化展示馆、水文化体验馆等,游客在了解布楞沟发展历史的同时,也能从中体验过去东乡族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习俗。
马春花是布楞沟村的一名讲解员,也是土生土长的布楞沟人。总书记来的那一年,马春花只有11岁,还在上小学六年级,她当时就读的小学仅有一间教室,不同年级的学生只能挤在一起上课,就连学校仅有的2名老师也没有办公室。至今,马春花仍然清晰记得布楞沟村当时的样子,看着如今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的新小学,眼里满是羡慕。
在马春花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一处干净整洁的小院,几根白色布袋一样的管子从屋顶接到院落中央的水窖和水缸,将雪水、雨水汇聚于此,这就是布楞沟人过去采集“望天水”的智慧结晶。“这个小院就是我们原来的家,现在被改造为水文化体验馆了,我们一家也早已搬到山下统一规划的新农村了。”马春花一边介绍自家小院的历史,一边回忆着布楞沟的过去,“以前村里最难的就是吃水,所以家家都用管子接屋顶的雨水、雪水储存到水窖里吃。”
“过路的客人哎,口渴坏,
干旱年,端不出一碗水来。”
因为缺水,东乡族“花儿”唱出了苦涩的味道。“宁给一口馍,不给一碗水”,是布楞沟乃至东乡县群众随口而出的一句俗语。
“过去,村里交通非常不便。我们吃水基本都是靠水窖收集雨水,或往返30公里到洮河人背畜驮,雇车拉一方水需要120块钱。平常都是接一盆水重复利用,洗完脸的水拖地、洗衣服,洗完菜的水储存起来浇菜地或者给牛羊喝……水比油贵啊。生个病都要到9公里外的乡镇卫生院……”回忆起以前的日子,早早就来到村史馆为游客介绍布楞沟巨变的马麦志感慨万千。他清晰地记得,总书记察看他家水窖水质,还亲自体验了村民日常吃水的艰难。
行路难,曾经是布楞沟村和元古堆村群众心中永远的痛。
说起雨水,曾经的元古堆人也是又爱又恨。
“现在,我们的雨鞋早就下岗了。”
“以前天干的时候,急吼吼盼着下雨。一下雨,村里所有的路又全是泥,水和着土的‘水泥路’,不穿雨鞋、不扶着墙都不敢走,每天都会有几辆农用车陷进泥浆里出不来,恨死个人啊。”元古堆驻村第一书记王涛说起那段艰难的岁月,只砸牙花子,“现在不仅雨鞋下岗了,挑水的扁担也下岗了,排队挑水成为历史啦。”
排队挑水,是元古堆人每天必须干的头件大事。
所谓挑水,就是在石头垒砌出的一个洞口处,有一汪泉水,这是元古堆人祖祖辈辈的救命水。“每天鸡一打鸣,村民们就要爬起来去‘抢水’,挑一担水来回40多分钟,去得晚了,出水量就越来越小,只能排队等着,盛一勺等几分钟,再盛一勺再等几分钟……”84岁的朱桂英老人盘坐在火炕上回忆着曾经吃水的艰难,每盛一勺水,都会梦想着有一天能像兰州城里一样用上方便干净的自来水。
水之金贵,对于布楞沟和元古堆人来说,不言而明。
靠水窖收集雨水、人背畜驮取水是陇原很多地区曾经的吃水方式。
布楞沟村村民迁入新居,用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过上了幸福生活。
2013年2月28日,苦瘠已久的布楞沟,迎来了希望的春天。安全饮水工程开工建设,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布楞沟村完成了人饮入户工程,埋设自来水管15公里,建成蓄水池7座,清澈的自来水流进了村民院落,布楞沟群众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2014年12月28日,元古堆村也正式通水了,12.4平方公里的土地“活”起来了,乡亲们奔走相告。全村13个村民小组447户1971人全都吃上了干净方便的洮河水,圆了朱桂英和乡亲们期盼半个多世纪的梦想。
吃水问题解决了,布楞沟用水文化体验馆的形式把曾经的吃水方式保存下来,就是要让布楞沟人永远记住“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
而元古堆人看着窗外的柏油马路,笑得合不拢嘴,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全村人不仅不用挑水,还将干净卫生的水接到厨房、卫生间,24小时有水吃。
水兴百业旺。通了水的10年间,元古堆的面貌每一天都在改变,每年上一个大台阶,朱桂英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感谢共产党,感谢总书记!幸福得很啊,无儿无女的都住上二层楼由党管上了,这么好的日子被我赶上了,可要好好活着呢。”苦了一辈子的朱桂英怎么也想不到,能在耄耋之年过上改天换地的好子日,她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余生,也时刻教育儿孙们要感恩,要踏踏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在她眼里,现在已经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今天的元古堆就像“小兰州”,璀璨而耀眼。
水来了,幸福感也来了。
布楞沟的水流进了大伙儿的心田,元古堆的水流向了美好的生活。陇原大地上,人人都在诉说变化、表达感恩,家家珍惜着水的甜,也铭记着水的源。
路通,天地宽
风起陇原,幸福花开。
“凤凰展翅着高飞哩,
喜鹊儿连着声叫哩,
幸福的花儿唱啊唱不完……”
——甘肃“花儿”
一首地方民谣唱出了当地群众如今的幸福生活,也憧憬着布楞沟和元古堆更加美好的未来。
站在布楞沟村南山喜鹊梁上俯瞰,一条宽敞笔直的折红二级公路穿村而过,如玉带般不仅将村子与大山外的世界连接起来,还解决了整个布楞沟流域6个乡镇、20多个村、2万多群众的出行问题。
不仅是水和路,就连布楞沟和元古堆人原来住惯了的土坯房也变成了宽敞、明亮、安全的砖瓦房,黄泥墙、土坯房、穷山根、烂泥路……全都定格在了村史馆的老照片上。而这些变化都源自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的理念和饱含深情的话语,激励鼓舞着陇原广大干部群众奋发图强,苦干实干。
水路通了,旱路也通了。
一路通,路路通。
路通了,曾经的穷山沟生机勃发,一天比一天美。
“苦”尽“甘”来的元古堆和布楞沟,村强民富、景美人和,面貌一新、生机勃发,已成为全国乡村建设的典范,实现了由“远古”到“焕新”的蝶变、由“小康”到“振兴”的开局、由“农耕”到“农旅”的转型、由“渴望”到“神往”的转身。
看着村子一天比一天美,日子越过越红火,勤劳纯朴的老百姓一个都不想落在后面,“刺头”争了先进,曾经离开的人也陆续回来了。
马大五德就是其中一个。
40岁的马大五德是布楞沟的名人,16岁开始就跑运输,从事贩羊营生。那时,他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帮人养羊、收羊、卖羊。从小就有在家门口发展“羊产业”的愿望,奈何布楞沟太穷了,由于严重缺水,养殖业始终发展不起来。
2012年底,布楞沟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为1624元,远低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贫困面积高达96%,村里产业基本空白。
当时,布楞沟人基本靠天吃饭,因为村里没有产业,年轻人只好外出打工,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
那一年,总书记在布楞沟村向大家问好时,“好得很!好着呢!”不善言辞的乡亲们总是怕给党和总书记添麻烦,报喜不报忧。
2013年3月,布楞沟彻底告别了车拉、驴驮、人背的吃水历史,马大五德搞产业“发羊财”的愿望也有了梦想成真的希望。
喜欢养羊,而且会养羊是东乡族人的传统,更有“无羊不成家”的俗语,而“东乡手抓”羊肉品牌更是闻名遐迩。
2015年,随着布楞沟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离开家乡15年的马大五德携积蓄选择回家乡带领村民们抱团致富,并用短短7个月时间,建成了总投资450万元的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养殖专业合作社。
“办合作社,圆梦只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还是想带动村里的老百姓一起发展,增加收入。目前合作社带动26户村民发展规模养殖业,其中18户是原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马大五德说,入股的村民除了参与分红外,还可进入养殖场工作,获得相应的工资报酬,光分红每户每年就有4000多元。
脱贫致富的关键,往往在带头。经过几年的发展,马大五德的养殖场已经成为布楞沟村的支柱产业之一,不仅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还为村民们树立了致富的信心。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深才能叶茂,对于布楞沟和元古堆的发展前景来说,通过发展产业促增收是繁荣发展的根基,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村级发展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
2024年2月23日,陇中高原下了一场大雪,迎着鹅毛大雪走进元古堆,依然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美丽的村庄错落有致,色调一致的院墙质朴自然,宽敞的硬化道路四通八达,火红的灯笼挂满枝头,在皑皑白雪和金色阳光的映衬下,海拔2400多米的元古堆静谧祥和、幸福满溢,美不胜收。
在村主任郭连兵的带领下,乡亲们正在文化广场上热热闹闹地排练着即将参加全县展演的社火,欢天喜地的锣鼓声中,整个村庄呈现出现代气息与文明乡风结合的新农村新风貌。
除了社火表演和土味村晚,每年的腊月二十三,集体过小年,同吃一桌席、共庆幸福年也早已成为元古堆人感恩新时代最真挚的表达。
“驮粪碾场拉磨子,改不了犟驴尥蹶子。”
这是作家秦岭在《高高的元古堆》一书中,对郭连兵倔强性格的生动描写,也是村里人曾经对“刺头”郭连兵的真实印象。
1992年,高考失利后的郭连兵,只能选择在村里当一个个地地道道的“泥腿子”。就这样认命了?
认命,可就不是郭连兵了。
为了生计,他贩卖中药材,率先试种地膜小麦,当过“三轮货郎”,啥新鲜就“玩”点啥。就因为不按规矩出牌,敢闯敢试、还没摸着石头就想过河,一度成了村民眼里的“刺头”和“犟驴”。
可往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多都是像郭连兵一样的“犟驴”。
“我是和总书记握手时间最长的,好几天舍不得洗手,大家伙儿都争先恐后地摸我的手沾沾喜气和福气呢……”回忆起11年前,总书记慰问乡亲们的情景,郭连兵不知道多少次从梦里笑醒,当时总书记就帮我算好了我的当归生意经,“一公斤2元,一吨两千,五吨还一万呢。” 总书记用左手压着右手指说。
说起总书记带来的福气,郭连兵可沾了不少。
从那天起,他就一门心思琢磨着通过进一步发展中药材加工生意“发药财”,驴脾气也变得温和了许多,整天乐呵呵的,感染了村里很多年轻人。
2013年3月,郭连兵和村里17名村民一起远赴福建省蓉中村参观学习一个月。这是郭连兵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住宾馆,第一次看大海,第一次坐轮船,第一次进大学校园,第一次接触电子商务……
太多的第一次,让郭连兵大开眼界,仿佛这人世间所有的福气一股脑儿全都砸向了自己,接也接不完,而这“泼天的机遇”更像千年石头开了花,闪着耀眼的金光,点燃了他心里那团致富奔小康的“小火苗”。在学习期间,郭连兵就积极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之后顺利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回来后,他陆续领办了渭源县兴元苗木繁育专业合作社、百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这些增收明显的“绿色银行”,吸纳362名村民参与,累计为380户贫困户和农户分红132万元。
犟驴,终于犟到了该犟的地方。
一时间,郭连兵从被人瞧不上的“刺头”一跃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致富“领头羊”,格外受人尊重。
2014年初,郭连兵走马上任,被推选为元古堆村委会主任。憋足了“牛”劲的他,早已将原本“一人发家”的理想,变成了“全村变富”的责任。
危房改造、道路建设、电网提升、元古堆小学搬迁,修建敬老院、村史馆等27个重点项目陆续开建,村里到处都是工地和忙碌工作的运输车、翻斗车、压路机……“我每天两只脚跟着四个轮子打转转,忙得顾不上吃饭。”郭连兵笑着说,最忙的时候“三过家门而不入”,但累并快乐着。
2018年,元古堆整村脱贫,并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示范村之一。在郭连兵和全村老百姓的共同努力下,中药材、百合等产业发展越来越红火,467户村民全部入股村办企业,沿着村里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稳步增收。2023年底,元古堆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6477元,比2012年底的1465元增长了11倍,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达到了100万元。人均纯收入持续增加,直接带来村民幸福感的提升。
靠着一根绣花针,越来越多的东乡族妇女实现了从“家庭主妇”到“新时代绣娘”的完美蜕变。
如今,高高的元古堆上,每一个山头、每一条道路、每一栋房屋和那467户幸福的人儿,都成为了别人向往的秀丽风景。
向新向质而行
初心如磐,不负重托。
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举全省之力攻坚克难,让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陇原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
布楞沟和元古堆的奇迹,也再一次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
一张蓝图绘到底,脱贫奔小康的元古堆和布楞沟,一刻也未敢停歇,向新向质而行,继续演奏着自己独有的华章。
产业是乡村发展的“主心骨”,没有产业兴旺,就没有生活富足。在元古堆,也在布楞沟,土特产变成金疙瘩,庄稼汉变身职业农民,全村已从农耕向农旅转型。
人勤产业旺。年味还未散尽,70岁的韩生荣就开始打听当归、黄芪的收购价格。从脱贫户到中药材种植户,这几年,韩生荣家的日子蒸蒸日上。
临近甲辰龙年,百合和中药材的价格尤其诱人,元古堆人又一次赶上了好时候。
百合是元古堆的特色优势产业。乘着乡村旅游的“东风”,加速了元古堆百合“出山”的步伐,形成了完整的百合种植产业链和供应链,热销全国。
然而,穷怕了的元古堆人,过上好日子以后仍然很低调,从不愿露富,但韩生荣脸上的灿烂笑容道出了实情。他家6口人,种了百合、当归、党参、黄芪,加上小麦、油菜、大豆等粮食作物,每年仅地里的收入就能卖到10多万元。儿子儿媳一直在砖厂打工,韩生荣除了经营土地,还在村里的旅游公司当保洁,每年有6000多元的工资,老伴在旅游旺季还能做上一手好菜打理农家乐,生活那叫一个攒劲!
元古堆村村民韩生荣(左)向本刊记者讲述村里的发展变迁。王首航/摄
二三十斤当归装满一背篓,再带上两块干馍馍、一壶山泉水,天不亮就出发,一走就是2个多小时,终于赶到集市开市前抢了个好位置,吆喝一天,卖到天黑才回家。以前,和韩生荣一样的元古堆人每天奔波于家和集市之间,换取那“几两碎银”养家糊口。“那时候,当归1斤卖1块多钱,每天能赚二三十元,收入相当可观了,但就是产量太低,成本和代价高。”世代务农的韩生荣,背背篓卖药材的日子一过就是几十年。如今,1斤当归180元仍舍不得卖,还在等待更好的价格。
从韩生荣家出来,一路可见松林鹿苑、萌宠乐园、乡村会客厅、一片陡坡被改造成的花海。全国人大代表、元古堆村党支部书记董建新边走边说,“等我从北京参加完‘两会’回来,这儿要种万寿菊,那儿要种大蔓樱……每到夏天,热闹极了,村里的乡宿可是一房难求啊,你们要来可得早预定呢。”
手持烟火,也能心怀诗意。
过去11年,元古堆尝试引进过数十个小产业,推广之前,董建新和郭连兵带头尝试,终于找到了适合本村发展的特色种养业和乡村旅游业。那就是以“农”字为招牌,抢抓渭源县打造全域乡村旅游的发展良机,在“娱、行、吃、住”上下功夫,建成游客集散中心、乡村汇客厅、小鹿山房、文创驿站等基础设施工程,打造红火花海、松林鹿苑、萌宠乐园等旅游网红景点,以村办企业为主体,通过流转农户闲置房屋和旧宅基地打造精品民宿、农家乐,兴建星空屋,对马铃薯、百合、羊肚菌、藜麦等特色农产品进行包装,打造“红火元古堆”品牌系列产品,稳稳地端牢了生态旅游这个金饭碗。
11年来,元古堆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努力改变家乡面貌。2023年,元古堆全年接待游客5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00多万元,并成功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荣膺首批省级“和美乡村”。
生活好了,心气足了,追求品质生活的要求也更高了。
一只东乡羊,经过1个小时的车程,自布楞沟抵达兰州。从当地屠宰到“飞”上兰州火锅店餐桌,全程仅需2个多小时。兰州市民当天便可品尝到东乡羊肉的原鲜原香。而此前,由于交通不便,布楞沟的优质有机羊肉“藏在深闺无人知”。
2016年3月1日,一辆满载东乡手抓羊肉的冷藏车,从布楞沟村出发,经过60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于3月3日凌晨抵达首都北京。这对马大五德及布楞沟所有养殖户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开始,也标志着布楞沟的羊产业已然蓬勃兴起。如今,“东乡手抓、布楞沟羊肉”品牌名扬全国,随着冷链物流技术的不断更新,进一步缩短了布楞沟羊肉通往全国各地的时间距离。
马牙古白是布楞沟村民,也是村里第一批开农家乐的人。玻璃钢棚、遮阳网营造一方荫凉,庭院干净整洁,几盆翠绿鲜艳的蝴蝶兰在门口笑迎八方客。30岁的马牙古白忙着和主厨对着菜单,媳妇忙着给客人添茶倒水,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东乡手抓羊肉、东乡平伙、鸡尾宴、地锅锅等东乡特色美食最受欢迎,游客在参观旅游的同时,也能品尝到地道的东乡风味。
“以前村里穷得留不住人,我一直在外面打工。现在,村里大变样了,赶紧回来办起了农家乐。去年春节期间,一个月就赚了10多万元。”说起返乡创业,马牙古白自信满满,刚买不到一个月的奥迪A6小汽车就是自己当老板赚的“第一桶金”,着实有点沉甸甸的。谈起未来,马牙古白认为,除了扩大规模,多带动就业之外,农家乐提质升级将是更好的走向。
生活富裕是和美乡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优势产业发展是全面推进致富增收的关键举措。布楞沟早已有了乘势腾飞的基础,乡村红色旅游、农家乐、休闲农业、传统种养殖业,业业兴旺……
从理想到现实,从“落后”到“跟跑”,陇原儿女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让古老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迈上了重焕荣光的新征程。
登高望远,继往开来。元古堆和布楞沟的宏伟蓝图已一步步落笔成为美好现实,走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兄弟俩”,步履铿锵!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第09期
编辑
|漆曼莉
责编
|
侯丽花
编审
|李 涛
监制
|张安军
往期回顾
■
定西市道路结冰黄色预警
■
7家医院被点名通报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ODM0MDE5Ng==&mid=2650594414&idx=1&sn=e52ed3f8aacdcead36d84fff3417784a
爱渭源
聚焦时政要闻,发布权威资讯,关注社会热点,反映百姓心声。
最新文章
县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会议召开
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研讨会议
关于定西市公安局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和看护队员资格复审及体能测评的通知
【推动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关于征集殡葬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举报线索的公告
定西⇌渭源城际公交开通线上“点对点”下单服务
【做强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北寨镇:中药材产业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放假通知!不调休
【央媒看渭源】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山乡巨变 | 春风拂面日月新
关于2025年度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甘肃考区定西考点工作安排的公告
道路结冰,注意安全!甘肃最新路况及管制信息→
招聘公告
拟认定名单公示
【主动创稳促发展】渭源县开展冬春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
渭源县教育局关于2024年拟推荐评审高级职称人员公示
雪后大降温!前方“ 高冷”预警🥶🥶🥶
注意!甘肃这些路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渭源:守护最美“夕阳红” 让“养老”变“享老”
职工医保“家庭共济”全国已覆盖!什么是“家庭共济”?如何办理?
年假可以跨年休吗?权威解答来了
2025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专业统一考试考生指南
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关于干部任前公示的公告
渭源雪韵 勾勒生态绮美画卷
准考证打印通知
梯田落雪!渭源这雪景只在画中见过
渭源公路段:以雪为令除冰雪 为民服务保畅通
【省媒看渭源】奋楫扬帆风正劲 勇立潮头逐浪高——渭源县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关于干部任前公示的公告
关于对李青鹏等同志任前公示的公告
招聘公告
定西市总工会关于2024年度市本级申报中央财政职工困难帮扶项目拟救助对象进行公示的公告
落雪见初心 保畅我先行——渭源公路段全力以赴清雪保畅通
受大雾、降雪影响,甘肃这些路段交通管制
定西市道路结冰黄色预警
7家医院被点名通报
招聘公告
微信新功能上线!
全省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建议名单!渭源入选的有→
寒潮来袭!甘肃部分地区气温将降至-18℃
唐冰峰主持召开全县经济运行暨项目建设推进会议
重要提醒!事关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
进一步放开限制!农民工城镇落户有新政→
“红色印记”——重走长征路焦仁书画展开幕
重要提醒!这几笔钱和你有关,年底前千万别忘!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渭源:冬季火热忙增收
节目预告 | 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今日聚焦》将播出定西市委书记汪尚学专访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基层巡回宣讲走进渭源
渭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对拟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名单公示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重要公告!
甘肃省政府印发重要通知
今日小雪 ▏落雪为念,唯愿君安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